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株结构蛋白表达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周宗安 王永山 +4 位作者 邓小昭 刁振宇 高健 张建昌 罗函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了解不同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株 (ICBDV)结构蛋白表达的差异。 方法 :将在不同时间、地域 ,从鸭、麻雀及传染性腔上囊病发病鸡群中获得的 18株 ICBDV,分别用 SPF鸡、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增生 ,经氯仿处理后 ,采用聚乙二醇沉淀、... 目的 :了解不同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株 (ICBDV)结构蛋白表达的差异。 方法 :将在不同时间、地域 ,从鸭、麻雀及传染性腔上囊病发病鸡群中获得的 18株 ICBDV,分别用 SPF鸡、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增生 ,经氯仿处理后 ,采用聚乙二醇沉淀、超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 ,并对纯化病毒进行 SDS- PAGE分析。 结果 :病毒主要分布于 40 %蔗糖层 ;鸡源、鸭源、麻雀源 ICBDV在 SDS- PAGE中均出现 5条特异的蛋白带 ,各蛋白带的电泳迁移率毒株间差异不明显 ;15株鸡源 ICBDV结构蛋白 VP2 在不同毒株表达量有较大差异。 结论 :不同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株结构蛋白 V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结构蛋白VP2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腔上囊病四联灭活疫苗(LaSota株+M41株+Z16株+HQ株)的免疫效力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换河 王美红 +9 位作者 秦利华 贾德卿 谢丽航 李玉梅 申进军 王宁 王峰 白慧敏 章寒琼 王泽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5,共4页
两批实验室试制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腔上囊病四联灭活疫苗(LaSota株+M41株+Z16株+HQ株)、两批同批毒液生产的各单苗、一批国产四联灭活疫苗、两批进口四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1~28日龄的SPF鸡,进行免疫... 两批实验室试制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腔上囊病四联灭活疫苗(LaSota株+M41株+Z16株+HQ株)、两批同批毒液生产的各单苗、一批国产四联灭活疫苗、两批进口四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1~28日龄的SPF鸡,进行免疫效力的比较。两批实验室试制四联苗的效力检验均达到"试行规程"要求。与同批生产的各单苗免疫效力相当。其中新城疫抗体与两批单苗相近,高于国产同类苗及两批进口同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与两批单苗、两批进口同类苗的差异不大,但高于国产同类苗;减蛋综合征抗体与两批单苗相近,略高于国产同类苗;传染性腔上囊病抗体与两批单苗相近,明显高于国产同类苗,略高于两批进口同类苗。传染性腔上囊攻毒的结果显示,两批实验室试制四联苗均10/10保护,国产同类苗7/10保护,两批进口同类苗10/10、9/10保护。表明四联苗中各种抗原成分彼此间没有干扰,且鸡腔上囊病抗体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力试验 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减蛋综合征 传染性腔上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洪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11期114-114,共1页
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为特征的急性或者亚急性病毒传染病,腔上囊最先被解剖学家法布里休斯所发现,因而又被称为法氏囊,此病也称作传染性法氏囊病,此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疫病... 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为特征的急性或者亚急性病毒传染病,腔上囊最先被解剖学家法布里休斯所发现,因而又被称为法氏囊,此病也称作传染性法氏囊病,此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对养鸡场的危害极大。本文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简要阐述一下此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防控措施。1流行特点传染性腔上囊病流行范围较广,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腔上 马立克氏 流行范围 饮水免疫 中枢免疫器官 传染 临床症状 球虫感染 出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综合防治
4
作者 谢长庆 《家禽科学》 2014年第8期35-37,共3页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nfectious bursdl disease,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在美国的Gumboro最先发现,它主要侵袭3~10周龄的雏鸡,尤其是4周龄内的小鸡。病鸡群的死亡率达5%~30%。本病毒损害的器官主要是...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nfectious bursdl disease,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在美国的Gumboro最先发现,它主要侵袭3~10周龄的雏鸡,尤其是4周龄内的小鸡。病鸡群的死亡率达5%~30%。本病毒损害的器官主要是腔上囊,引起腔上囊充血、出血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腔上 尿酸盐沉积 接触性传染 腿部肌肉 传染性腔上囊病 母源抗体 饮水免疫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传染性腔上囊病的诊治
5
作者 张灵先 袁方 《河南畜牧兽医》 2005年第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鹧鸪 2004年7月 诊治 河南省 个体户 死亡率 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防制
6
作者 薄丽芹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9期23-23,67,共2页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性传染病,引起腔上囊的坏死和萎缩。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鸡单位多以暴发形式发生。近几年来,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症状、病变明显严重,发病率、死亡率高,造成由本病直接和间接引起的经济损失...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性传染病,引起腔上囊的坏死和萎缩。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鸡单位多以暴发形式发生。近几年来,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症状、病变明显严重,发病率、死亡率高,造成由本病直接和间接引起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生产效益,致使全国各地对本病的防制都十分重视,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成为当前对我国养鸡业威胁最大的疫病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和防制5个方面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进行综述,期望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临床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流行 临床症状 理变化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鹕传染性腔上囊病的防制
7
《农技服务》 2003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鹧鹕 传染性腔上囊病 防制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防治
8
作者 何华先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1期40-41,共2页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和传播途径广等特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可感染不同品种的鸡,肉鸡的发病率高于蛋鸡,而且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由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以...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和传播途径广等特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可感染不同品种的鸡,肉鸡的发病率高于蛋鸡,而且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由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以法氏囊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容易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暴发,因此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药物治疗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供同行参考、交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法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腔上囊的功能及传染性腔上囊的诊治
9
作者 徐志彬 徐向晖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8期109-109,共1页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鸡群突然发病,高发日龄在20~60日龄,特别是30日龄多见。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为20%--30%。当有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该病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多数鸡群在发病...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鸡群突然发病,高发日龄在20~60日龄,特别是30日龄多见。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为20%--30%。当有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该病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多数鸡群在发病后6~7天疫情趋于平稳。鸡场一旦暴发该病,以后每批雏鸡均可感染发病。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瘫卧、震颤,排米汤样稀便,大多鸡群在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腔上囊病 诊治 功能 30日龄 合并感染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7期153-154,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养禽业中非常重要的疾病之一.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流行特征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法氏 防治 接触性传染 养禽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1
作者 曹建新 齐莹莹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0年第8期14-15,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鸡最易感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育雏阶段发病率最高,以20~40日龄多发。其特征为突然发病,病鸡腹泻、精神沉郁,法氏囊发炎、...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鸡最易感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育雏阶段发病率最高,以20~40日龄多发。其特征为突然发病,病鸡腹泻、精神沉郁,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该病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 一年四季 育雏阶段 40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12
作者 田丽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3期124-124,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 诊治 淋巴细胞 免疫机能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3
作者 于宏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1年第10期25-26,共2页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防治 免疫效果 传染性 机能障碍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肉仔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报告
14
作者 周印 唐红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11年第12期22-22,25,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本病是一种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的幼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地一养鸡场于2010年7月28日突发本病,经现场观察、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死鸡剖检病理变化和微生物学检查等确诊为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本病是一种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的幼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地一养鸡场于2010年7月28日突发本病,经现场观察、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死鸡剖检病理变化和微生物学检查等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笔者现将对其进行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诊治报告 肉仔鸡 传染性腔上囊病 急性接触性传染 传染性腔上囊病 流行学调查 微生物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15
作者 关永民 张永光 卢金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诊治 免疫效果 传染性 淋巴细胞 机能障碍 传染 养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断
16
作者 魏永春 位春艳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7期156-156,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特点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法氏 诊断 体液免疫 传染性 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及防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建辉 曹莉 林恰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第8期44-44,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鸡感染IBDV后粪便排毒的时间为两周。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法氏 防治 传染性 淋巴细胞 IBDV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报告
18
作者 李永明 王庆顺 鞠治云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7期163-163,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法氏 诊治报告 传染性法氏 时间 治疗效果 传染性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 2009年第10期23-23,25,共2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流行特点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接触性传染 淋巴细胞 肉鸡群 青年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应杨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6期135-136,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 综合防治 传染性法氏 传染性腔上囊病 传染性 诊断 免疫效果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