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江育林 徐伯亥 +2 位作者 李伟 李正秋 胡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3-358,T001,共7页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酸、耐热。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为直径55—65mm的二十面体颗粒,无囊膜,具单层衣壳。经血清学鉴定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提示可能为IPN-Sp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鱼类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鱼类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晔 段宏安 +2 位作者 周毅 刘亭歧 姚燕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224-19226,共3页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方法。[方法]选取IPNV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与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IPN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探索定量RT-PCR反应条...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方法。[方法]选取IPNV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与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IPN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探索定量RT-PCR反应条件。[结果]当标准品浓度在102~106 copies/μl之间时,标准品浓度(X)与Ct的关系为Ct=-3.426 lgX+4.481,相关系数R2为0.999 8。该法对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和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CHSE-214)和虹鳟的核酸都没有扩增反应。[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鱼类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为伦 赵景壮 +3 位作者 卢彤岩 邵轶智 任广明 徐黎明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的死亡率高达90%的鲑鳟鱼病毒性疾病。该病分布广泛,流行于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等多个地区;传染性...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的死亡率高达90%的鲑鳟鱼病毒性疾病。该病分布广泛,流行于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等多个地区;传染性极强,病原极其稳定,幸存的鱼苗作为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性,对世界鲑鳟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毒病的最有效方式,但是,目前我国没有商业化的IPN疫苗。由于毒株存在变异及生物安全隐患,国外商业化的IPN疫苗无法直接引进应用。本文总结了IPN疫苗的研究进展,可为我国IPN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鳟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临床诊断及检测
4
作者 李月红 陈大方 +1 位作者 王雪发 扬剑波 《黑龙江水产》 2010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临床诊断 鲑鱼 检测 鲑科鱼类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几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5
作者 张文革 《科学养鱼》 2002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虹鳟鱼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 毒性出血败血 症状 流行特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虹鳟鱼病毒病(IPN)的分离和鉴定
6
作者 江育林 李正秋 《鲑鳟渔业》 1990年第1期87-87,共1页
<正> 1986年和1987年,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进口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急性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其主要症状为全身发黑,眼突出,腹部澎涨,鳍条和皮肤充血;在体内,肝、脾发白,消化道内无食物,常充满乳白色或黄色的粘... <正> 1986年和1987年,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进口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急性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其主要症状为全身发黑,眼突出,腹部澎涨,鳍条和皮肤充血;在体内,肝、脾发白,消化道内无食物,常充满乳白色或黄色的粘液。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冷水鱼细胞中引起细胞病变,病毒量可达10~θTCID50/0.1ml。感染了病毒的细胞用1%营养琼脂复盖后可形成直径1~2毫米的空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鱼 症状 分离 鉴定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
7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040085过氧化氢对大眼(鱼师)鲈血液学和血液化学参数的影响=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 ide on hematology and blood chemistry param- eters of walleye Stizostedion vitreum[刊, 英]/Tort M J,Wooster G A,Bowser P R //J.World Aq... 040085过氧化氢对大眼(鱼师)鲈血液学和血液化学参数的影响=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 ide on hematology and blood chemistry param- eters of walleye Stizostedion vitreum[刊, 英]/Tort M J,Wooster G A,Bowser P R //J.World Aquac.Soc..-2003,34(2) .-236-242 过氧化氢是当今治疗鱼病广泛使用的药物,对水体环境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过氧化 血液学 化学参数 水体环境 不利影响 药物 并发症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疫苗的选择和使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国强 陈万光 郭黛健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65,共2页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菌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菌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鱼类疫苗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免疫反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疫苗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暴发性出血 传染性 草鱼出血 人工免疫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疫苗的选择和使用
9
作者 郭国强 陈万光 郭黛健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0-51,共2页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茼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茼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鱼类疫苗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疫苗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暴发性出血 传染性 草鱼出血 人工免疫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