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娜 罗家有 +4 位作者 李辉霞 朱娜 奉琪 李雄伟 周海湘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1-687,共7页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为改善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编制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问卷对随机选择的8 465名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传染性疾病相关行...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为改善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编制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问卷对随机选择的8 465名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66.4%,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形成率分别为69.4%和6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吃食物前洗手、不在校外小摊上购买小吃、出现传染性疾病症状告诉老师以及生病告知学校老师等行为,小学生的形成率高于中学生,而上完厕所后洗手以及咳嗽喷嚏时用手帕(纸巾)或者手遮挡等行为,中学生的形成率高于小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和父母居住、父亲文化、母亲文化、母亲职业等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有关。结论: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形成率仍有待提高,且其形成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 家庭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