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模牛场传染性牛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庆 史文军 +2 位作者 林为民 石国旺 黄新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师市部分规模牛场疫病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揭示致病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师市范围内19个规模牛场,共采集健康牛血清样品2923份,鼻拭子1127份,分别进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实时荧光PCR检测和传染性... [目的]了解新疆师市部分规模牛场疫病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揭示致病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师市范围内19个规模牛场,共采集健康牛血清样品2923份,鼻拭子1127份,分别进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实时荧光PCR检测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ELISA方法检测抗原和抗体。[结果]实时荧光PCR检测抗原总阳性率为1.69%,其中:荷牛阳性率为1.83%,弗荷牛阳性率为1.57%,挪荷牛阳性率为1.66%;场群阳性率为78.95%。3个品系的犊牛、青年牛、后备牛、成母牛均检测到IBRV,不同品系牛之间不影响IBR的流行,3个品系牛之间抗原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LISA方法检测抗体总阳性率为53.71%,其中:荷牛阳性率为54.82%,弗荷牛阳性率为53.86%,挪荷牛阳性率为52.30%,场群抗体阳性率为100%,3个品系牛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师市模化牛场3个品系牛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牛场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 血清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进口种用奶牛中分离出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琼 李力施 +1 位作者 陈茹 林志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奶牛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泛嗜性 临床症状 IBR抗体 病毒分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健强 DavidT.Shen +2 位作者 D.Burger J.R.Gorham W.C.Davi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33-41,共9页
采用改进的融合技术得到318个杂交瘤细胞系。经ELISA筛选,这些细胞系所分泌的抗体均和病毒抗原发生反应。亚克隆出26个杂交瘤细胞系,制出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并采用ELISA、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SDS-PAGE、免疫印迹及病毒中和试验等对... 采用改进的融合技术得到318个杂交瘤细胞系。经ELISA筛选,这些细胞系所分泌的抗体均和病毒抗原发生反应。亚克隆出26个杂交瘤细胞系,制出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并采用ELISA、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SDS-PAGE、免疫印迹及病毒中和试验等对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作了鉴定。应用单克隆抗体对牛疮瘆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 I(BHV—Ⅰ)主要结构蛋白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SDS-PAGE 免疫印迹 病毒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马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的保存期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乐元 江焕贤 兰玉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进行了狂犬病毒 (巴黎株固定毒 )、伪狂犬病毒 (闽 A株 ,苏联株 )、马瘟病毒 (I,II,III,IV,V,VII型 )、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病毒 (Oregon C2 4 V株 ,NADL株 )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NU/6 7株 )的保存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 ,在 - 70℃... 进行了狂犬病毒 (巴黎株固定毒 )、伪狂犬病毒 (闽 A株 ,苏联株 )、马瘟病毒 (I,II,III,IV,V,VII型 )、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病毒 (Oregon C2 4 V株 ,NADL株 )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NU/6 7株 )的保存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 ,在 - 70℃以下温度保存 ,狂犬病毒巴黎株固定毒保存 1 0年以上 ,伪狂犬病毒闽 A株保存 1 1年以上 ,伪狂犬病毒苏联株保存保存 1 7年 ,马瘟病毒 I、II、III、IV、V和 VII型病毒保存 1 2年以上 ,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病毒 NADL株和 Oregon C2 4 V株保存1 6年以上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NU/6 7株保存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伪狂犬病毒 马瘟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保存期 种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5
作者 刘发志 陈毓川 +1 位作者 赵青松 刘方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IBRV) ,反复冻融 ,差速离心提取病毒 ,用TritonX_10 0溶解 ,超声波处理 ,制成IBRVTritonX_10 0亚单位抗原 ,经SDS_PAGE电泳 ,其分子量在 176kD~ 5 3kD之间 ,其中有 6条清晰的蛋白带。该抗原... 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IBRV) ,反复冻融 ,差速离心提取病毒 ,用TritonX_10 0溶解 ,超声波处理 ,制成IBRVTritonX_10 0亚单位抗原 ,经SDS_PAGE电泳 ,其分子量在 176kD~ 5 3kD之间 ,其中有 6条清晰的蛋白带。该抗原与一定比例的白油_司盘佐剂乳化 ,接种育成牛 ,经间接ELISA检测 ,可使接种的育成牛产生高效价的血清抗体 (OD4 92nm =1.5 7)。2种不同剂量 (80mg/头 ,40mg/头 )的IBRV亚单位疫苗接种育成牛 ,体内抗体效价相差不显著 ,抗体可在体内持续 12周 ,用IBRVTritonX_10 0亚单位疫苗 2次接种育成牛 ,其体内抗体效价显著高于用灭活疫苗 2次接种育成牛体内的效价。试验结果表明 :提取的IBRV多肽制作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且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亚单位疫苗 间接ELISA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进口种用奶牛中分离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琳琳 谢怀根 《中国草食动物》 2008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对2865头进口种用奶牛隔离检疫期间,从1头IBR中和抗体阳性奶牛中分离1株病毒。该分离株表现类似于IBR病毒特征的细胞病变(CPE),细胞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群落,在单层细胞上形成空洞,有时会发现有几个细胞核的巨大细胞。用特异性抗IBRV... 在对2865头进口种用奶牛隔离检疫期间,从1头IBR中和抗体阳性奶牛中分离1株病毒。该分离株表现类似于IBR病毒特征的细胞病变(CPE),细胞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群落,在单层细胞上形成空洞,有时会发现有几个细胞核的巨大细胞。用特异性抗IBRV阳性血清与之进行中和试验,发现IBRV标准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滴度为26.5,与对IBR标准株的中和抗体滴度相差不到一个滴度。调取IBRVLA株gB基因序列,设计出1对IBR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能扩增出与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IB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 血清中和试验 病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
7
作者 李敬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0-61,共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肉牛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也被称为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后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会导致病牛合并多种其他类型病症,严重威胁牛的身体健康,为养牛户带来了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肉牛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也被称为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后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会导致病牛合并多种其他类型病症,严重威胁牛的身体健康,为养牛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全面、及时、细致地了解IBR病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 临床诊断 治疗措施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1型主要囊膜糖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翟璐 张海威 +2 位作者 涂伟 黄艳梅 宋佰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2,共5页
牛疱疹病毒(BHV-1)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的DNA病毒,可引起牛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和母牛流产。该病毒能在牛的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因此,对于该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BHV-1除了引起初始感染外,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继发感... 牛疱疹病毒(BHV-1)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的DNA病毒,可引起牛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和母牛流产。该病毒能在牛的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因此,对于该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BHV-1除了引起初始感染外,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继发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研究发现,病毒入侵牛机体时,病毒囊膜糖蛋白在病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对牛疱疹病毒1型主要囊膜糖蛋白(包括gB、gD、gN)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加以归纳总结,为该病毒的感染特性研究和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1型 囊膜糖蛋白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 感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 牛呼吸道疾病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宁夏固原市肉用流产母牛病原血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建亮 于有利 +2 位作者 郭亚男 王景松 李珂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为了明确宁夏固原地区肉用流产母牛4种流产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方法]试验选择宁夏固原市5个地区不同规模化肉牛养殖场,采集131份有流产史的母牛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流产相关病原抗体/抗原进行检测和分析... [目的]为了明确宁夏固原地区肉用流产母牛4种流产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方法]试验选择宁夏固原市5个地区不同规模化肉牛养殖场,采集131份有流产史的母牛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流产相关病原抗体/抗原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采集的131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109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83.2%。其中BVDV抗体阳性率为62.6%(82/131)、流产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59.5%(78/131)、IBRV抗体阳性率为13.7%(18/131),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0%(0/131)。结果表明,采集的131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109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83.2%。其中BVDV抗体阳性率为62.6%(82/131)、流产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59.5%(78/131)、IBRV抗体阳性率为13.7%(18/131),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0%(0/131)。109份阳性样品中,最多出现3种病原混合感染。其中单一病原感染阳性样品占42.2%(46/109),以BVDV感染比例最大,与流产衣原体阳性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2种病原混合感染样品占56.9%(62/109),以BVDV和流产衣原体混合感染比例最大,与流产衣原体和IBRV混合感染阳性率、BVDV和IBRV混合感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3种病原混合感染样本占4.6%(4/109),主要以BVDV、流产衣原体和IBRV混合感染为主。[结论]宁夏固原地区流产母牛均存在以上3种疫病感染,其中主要以BVDV和流产衣原体单独或混合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固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产衣原体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布鲁氏菌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