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辉暖 赵德明 +1 位作者 杨建民 王秀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CJD 实验室检测 克雅氏 库鲁 退行性 进行性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动物 TSE 羊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太翔 赵德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期123-125,共3页
作者主要介绍了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该研究对清楚地认识和预防该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永婷 张映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流行病的人兽共患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未知功能的糖蛋白 ,命名为蛋白质感染颗粒 ,即朊病毒。它是一个超出经典病毒学和生物学的全新概念。朊病毒是有机体的正常细胞蛋白质错误折叠的产物 ...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流行病的人兽共患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未知功能的糖蛋白 ,命名为蛋白质感染颗粒 ,即朊病毒。它是一个超出经典病毒学和生物学的全新概念。朊病毒是有机体的正常细胞蛋白质错误折叠的产物 ,其扩增机制和致病机制不同于一般病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潜伏期长 ,传染性强且无法治愈 ,机体免疫系统对朊病毒不识别。目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诊断已达到分子水平 ,国际上主要利用抗 Pr P抗体、脑脊液中蛋白质的改变以及实时 PCR和质谱分析法等手段来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分子生物学 诊断 人兽共患 因子 症状 理变化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生海 殷宏 +5 位作者 张杰 刘永生 陈豪泰 马丽娜 马艳平 丁耀忠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也称为朊毒体病,是一种致死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神经元变性、消解,形成脑实质多孔性泡化,细胞的朊蛋白(PrPC)转变成朊毒体(PrPSC)是TSE的一个基本特征。本文就TSE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也称为朊毒体病,是一种致死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神经元变性、消解,形成脑实质多孔性泡化,细胞的朊蛋白(PrPC)转变成朊毒体(PrPSC)是TSE的一个基本特征。本文就TSE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方面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朊蛋白 朊毒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组织感染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庄丽萍 陶利明 王志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78-1081,1012,共5页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感染性 朊毒体感染 海绵状 组织 GSS综合征 克雅氏症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污染环境引发的风险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茜茜 周向梅 +1 位作者 赵德明 杨利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8,共4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又称朊蛋白疾病(Prion diseases),是一组能够感染人和动物的慢性、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体内正常的朊蛋白(PrPC)错误折叠成具有部分蛋白酶抗性的PrPSc引起的。该病可引起多种动物与人...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又称朊蛋白疾病(Prion diseases),是一组能够感染人和动物的慢性、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体内正常的朊蛋白(PrPC)错误折叠成具有部分蛋白酶抗性的PrPSc引起的。该病可引起多种动物与人发病,如人类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CJD)、格氏病(Gerstmann-Scheinker,G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污染环境 神经退行性疾 风险 引发 PRPSC 蛋白酶抗性 错误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果蝇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冬冬 杨利峰 +1 位作者 赵德明 周向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0-674,共5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又称朊病毒疾病,是一组能感染人类和动物的致死性传染病,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于细胞型朊蛋白(PrPC)发生错误折叠后形成的致病型朊蛋白(PrPSc)所引起。PrPSc的生物检测通常是将试验材料接种到哺乳类实验动物的脑组织或腹腔...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又称朊病毒疾病,是一组能感染人类和动物的致死性传染病,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于细胞型朊蛋白(PrPC)发生错误折叠后形成的致病型朊蛋白(PrPSc)所引起。PrPSc的生物检测通常是将试验材料接种到哺乳类实验动物的脑组织或腹腔,在动物表现明显症状时实施安乐死,整个过程繁琐且耗时,也越来越容易引起伦理争论。果蝇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具有易饲养、生命周期短及繁殖能力强等诸多优点,通过基因改造等技术可表现哺乳动物海绵状脑病的一些病理学特征。本文综述已发表的文献,概述了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果蝇模型的构建方法,以促进果蝇模型的应用,减少和替代部分高等实验动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果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特征性标识
8
作者 GINO MIELE 杨建民 郝永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特征性标识 造血细胞 基因表达 红细胞系 DDRT—PCR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氰酸胍处理检测牛海绵状脑病特异性PrP^(SC)
9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年第6期11-11,共1页
一种普遍存在的细胞蛋白(PrP<sup>SC</sup>)转化成与致病性有关的异构体PrP<sup>SC</sup>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如牛海绵状脑病(BSE)的一个特点,人们已经用蓄积PrP<sup>SC</sup>诊断BSE。瑞士研究... 一种普遍存在的细胞蛋白(PrP<sup>SC</sup>)转化成与致病性有关的异构体PrP<sup>SC</sup>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如牛海绵状脑病(BSE)的一个特点,人们已经用蓄积PrP<sup>SC</sup>诊断BSE。瑞士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定量ELISA法,这种方法通过P<sub>r</sub>P分子抗蛋白酶的核心内抗表位抗体测定患BSE动物正常对照动物脑组织PrP的数量。这种ELISA可以区分牛脑匀浆中的BSE—特异性PrP<sup>SC</sup>和PrP<sup>SC</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 硫氰酸胍 特异性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定量ELISA 抗蛋白酶 瑞士研究 动物组织 抗体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海绵状脑病和痒病的发生与诊治
10
作者 宋伟峰 姜宝华 沈维力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期102-102,共1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某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传染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貂传染性脑病和人的克一雅氏病、库鲁病等。家畜共同特征是潜伏期长,可达几个月至几十年,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姿势不稳,知...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某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传染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貂传染性脑病和人的克一雅氏病、库鲁病等。家畜共同特征是潜伏期长,可达几个月至几十年,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姿势不稳,知觉过敏,家畜痴呆等神经症状,病程发展缓慢,但全部以死亡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家畜 诊治 中枢神经系统 海绵状 神经症状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传染性羊痒病基因型的分布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妍 董志珍 +1 位作者 栾慎顺 陈本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2期45-47,71,共4页
引起羊痒病的病原朊蛋白是一种正常的唾液酸糖蛋白(PrPc)在三级结构发生改变后形成的异常蛋白(PrPsc)。该病的发生与绵羊朊蛋白编码基因PRNP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PRNP第136、154和171位密码子组成的PRNP基因型与绵羊对痒病的... 引起羊痒病的病原朊蛋白是一种正常的唾液酸糖蛋白(PrPc)在三级结构发生改变后形成的异常蛋白(PrPsc)。该病的发生与绵羊朊蛋白编码基因PRNP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PRNP第136、154和171位密码子组成的PRNP基因型与绵羊对痒病的抗病性的联系。根据已建立的一种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对羊痒病抗性基因进行筛选的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无角多赛特绵羊羊痒病基因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从品种选育水平上杜绝羊痒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痒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PRNP 羊痒抗性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朊病毒的传播与控制
12
作者 许欣怡 孙浩 +6 位作者 吴桐 胡小婕 王建 王贺飞 周贤 秦超 高彦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11-3419,共9页
朊病毒的传播可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迅速蔓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土壤是朊病毒的天然储存库.朊病毒通过动物排泄、尸体分解等途径进入土壤,与土壤组分结合.不同组分与朊病毒的结合差异明显,作用效应是同时且相互的,共同... 朊病毒的传播可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迅速蔓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土壤是朊病毒的天然储存库.朊病毒通过动物排泄、尸体分解等途径进入土壤,与土壤组分结合.不同组分与朊病毒的结合差异明显,作用效应是同时且相互的,共同影响着朊病毒在土壤中的传播.一方面,土壤颗粒和腐殖质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降低了生物可利用度,进而抑制了朊病毒传播.另一方面,蒙脱石和锰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活性和感染性,从而有助于朊病毒的传播.土壤中朊病毒的控制需在提升其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环境防治、酶处理以及堆肥等生物技术实现.未来对朊病毒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应更多考虑土壤化合物和原生微生物的特性对朊病毒的影响,从而推动原位朊病毒降解方法的开发,以控制其传播.本研究将为土壤朊病毒防治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传播 矿物质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朊病毒感染的牛、羊脑干朊蛋白的酶裂解
13
作者 JanP.M.Langeveld 常现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4期5-5,共1页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子—朊病毒 ,通常可以耐受蛋白水解和轻度的蛋白解离过程 ,利用 Bacilluslicheniformis PWD- 1株产生的细菌角蛋白酶 ,我们探索了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脑干组织的朊病毒蛋白能完全水解的条件。对脑干匀浆...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子—朊病毒 ,通常可以耐受蛋白水解和轻度的蛋白解离过程 ,利用 Bacilluslicheniformis PWD- 1株产生的细菌角蛋白酶 ,我们探索了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脑干组织的朊病毒蛋白能完全水解的条件。对脑干匀浆中朊蛋白的致病异构体 Pr PSC采用 West-erm blotting和多种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对脑干组织匀浆在 10 0℃处理后采用角蛋白酶裂解 ,可以使脑干中的 Pr PSC降低到免疫化学检测不到的水平。蛋白酶 K和其它2种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也有效 ,但是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没有效果。这种酶裂解过程可以促进医学和实验室设备朊蛋白去污剂的研制 ,该酶解方法对朊病毒失活效力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酶裂解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法定传染病及申报传染病
14
作者 顾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20期10-10,共1页
日本于1997年4月27日公布了经过修改后的新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并于1998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法定传染病26种,申报传染病70种。介绍如下: 一、法定传染病:牛瘟、牛肺疫、口蹄疫、流行性脑炎、狂犬病、水疱性口炎,裂谷热、炭疽、出血性败... 日本于1997年4月27日公布了经过修改后的新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并于1998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法定传染病26种,申报传染病70种。介绍如下: 一、法定传染病:牛瘟、牛肺疫、口蹄疫、流行性脑炎、狂犬病、水疱性口炎,裂谷热、炭疽、出血性败血症、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副结核病、梨浆虫病、微粒孢子虫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马鼻疽、马传贫、非洲马瘟、猪瘟、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禽霍乱、禽流感、新城疫、禽沙门氏菌感染、蜜蜂腐臭病。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出血性败血症 布氏杆菌 流行性 沙门氏菌感染 副结核 非洲猪瘟 日本 新城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典型和非典型瘙痒病治疗、控制措施
15
作者 童秋廷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7期103-104,共2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或朊病毒疾病是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细胞朊病毒蛋白(PrPC)的构象改变引起致病性形式(PrPSc)。朊病毒疾病可影响人和动物,共有18种不同的疾病,其中9种动物疾病,9种人类疾病。其特征是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肥大,海绵状...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或朊病毒疾病是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细胞朊病毒蛋白(PrPC)的构象改变引起致病性形式(PrPSc)。朊病毒疾病可影响人和动物,共有18种不同的疾病,其中9种动物疾病,9种人类疾病。其特征是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肥大,海绵状变性和PrPSc的积累,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9种动物疾病中,牛发生的名为疯牛病和非典型疯牛病L型和H型(L型和H型根据生物学和生化特征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毒蛋白 疯牛 毒疾 生化特征 神经退行性疾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太翔 张丽萍 +4 位作者 张金玲 田国宁 王炳军 田国华 韩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牛的海绵状脑病(BSE)的爆发让人们意识到要控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流行来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羊痒病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为此,不同国家的兽医当局都有针对痒病的根除计划,除了增强对动物的监管外,还要培育对痒病... 牛的海绵状脑病(BSE)的爆发让人们意识到要控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流行来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羊痒病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为此,不同国家的兽医当局都有针对痒病的根除计划,除了增强对动物的监管外,还要培育对痒病有抗性的羊。笔者主要综述了当前羊痒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痒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传播途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痒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柏林 宋晓晖 +4 位作者 胡冬梅 曲萍 孙雨 孔冬妮 王功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羊痒病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原模型,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和欧洲盘羊,羊痒病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快速、敏感、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对羊痒病的监测和防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羊痒病诊断方法包括免疫印迹... 羊痒病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原模型,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和欧洲盘羊,羊痒病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快速、敏感、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对羊痒病的监测和防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羊痒病诊断方法包括免疫印迹、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毒株鉴定。2012年,我国将羊痒病列入重大外来动物疫病监测计划。与其他的朊蛋白病一样,羊痒病是一种渐进性、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认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因子是一种编码宿主蛋白的PrPC转变为异常细胞型PrPSC沉积在大脑,导致疾病。论文对羊痒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诊断 绵羊和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太翔 张丽萍 +4 位作者 田国华 田国宁 王炳军 张金玲 韩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80-83,共4页
痒病是一类引起绵羊和山羊的神经退行性脑病,是目前世界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一种朊蛋白,它与宿主自身的正常朊蛋白在一级结构上是相同的,只是二级结构的构象有所不同。论文针对目前人们研究中发现羊痒病的病毒存在... 痒病是一类引起绵羊和山羊的神经退行性脑病,是目前世界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一种朊蛋白,它与宿主自身的正常朊蛋白在一级结构上是相同的,只是二级结构的构象有所不同。论文针对目前人们研究中发现羊痒病的病毒存在不同的毒株型,以及不同毒株型的分子特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毒株型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朊病毒研究进展:朊蛋白变构与辅助因子(Cofactor)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顺丽 贾万忠 伦照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关键词 辅助因子 毒研究 朊蛋白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特异性RNA PrP^Se disease 毒假说 抗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丽华 李晟阳 沈国顺 《现代畜牧兽医》 2006年第11期45-48,共4页
朊病毒(Prion)是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浸染因子,主要引起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疾病,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目前,由其引起的朊病毒病在世界多国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很大威胁。本文就朊病毒的研究历史、朊病毒蛋白... 朊病毒(Prion)是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浸染因子,主要引起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疾病,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目前,由其引起的朊病毒病在世界多国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很大威胁。本文就朊病毒的研究历史、朊病毒蛋白、朊病毒复制及其致病机理作了综述,并提出朊病毒研究中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PRION P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