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贫血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汪磊 梁琳 +6 位作者 罗润琪 梁瑞英 胡丹丹 司红彬 丁家波 邸文达 汤新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50,共10页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CI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之一,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虽然已有部分地区以活疫苗进行CIA的临床预防,但其安全性问题及病毒培养和生产效率低...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CI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之一,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虽然已有部分地区以活疫苗进行CIA的临床预防,但其安全性问题及病毒培养和生产效率低是制约活疫苗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笔者从引起CIA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CIAV)的病原学与流行特征、传统疫苗与新型疫苗激发宿主的免疫应答特征与免疫保护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剖析现有疫苗的优缺点,结合新型疫苗的理论与技术优势,提出CIA高效疫苗的研发方向,为CIA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 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感染与免疫 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魏涛 李博文 +3 位作者 吴鸿雁 张莉莉 王晓娟 王德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1-1599,共9页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二元应对水平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量表对201对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进行调查。结...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二元应对水平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量表对201对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进行调查。结果: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二元应对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夫妻高应对组(62.7%)、夫妻一般应对组(31.3%)和夫妻低应对组(6.0%);家庭人均月收入、婚龄、流产次数、病人及配偶焦虑水平和亲密关系是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二元应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病人和配偶二元应对水平中等且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病人和配偶的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二元应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 孕产妇 配偶 二元应对 潜在剖面分析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解慧梅 殷韶杰 +5 位作者 贾青辉 张君胜 周海云 穆晓惠 李卫晴 程念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04-2914,共11页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眼方式接种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为10^(-4.67)/100μL的IBV-QX株病毒液,0.25 mL/只。攻毒后24 h给药,四黄散低、中、高剂量组雏鸡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分别给予浓度为1 g/mL的四黄散药液2、4、6 mL,早晚给药,2次/d,连续给药24 d,对照组和病毒组饮用超纯水,每日观察临床症状。给药24 d后雏鸡全部进行剖检,采集气管、肺脏和肾脏样品,分析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结果】病毒组雏鸡给药第3天时出现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和腹泻等症状。给药第7天时,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临床症状逐渐减轻,给药第8天时,四黄散中、高剂量组雏鸡呼吸困难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未见气管黏膜层呼吸上皮大面积脱落、肺泡塌陷和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炎症渗出及坏死等病理变化;四黄散中剂量组雏鸡气管黏膜层完整,可见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肺泡结构完整,肾小球结构完整,偶见炎性细胞聚集。盲肠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盲肠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四黄散各剂量组和对照组菌群构成相似度高,不存在明显差异;病毒组与四黄散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菌群聚落显著分开,差异明显。门水平上,病毒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四黄散中剂量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Inconstantimicrobium菌属明显高于病毒组。【结论】四黄散可有效改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中剂量(0.4 g/只)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黄散 治疗效果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mRNA疫苗转录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4
作者 卢娜 高钰 +3 位作者 赵嘉伟 苏迪 陈家磊 罗忠礼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3-81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合适的非编码序列、信号肽序列和poly A尾部。将构建完成的目的序列克隆到pBluescript II KS(+)载体上,经过载体的线性化单酶切后,在体外进行转录,合成编码FIPV N基因的mRNA,并经过加帽、纯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通过体外转染试验验证抗原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在小鼠体内接种FIPV N-mRNA疫苗后,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琼脂糖凝胶试验表明,设计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成功制备出稳定单一的mRNA序列。转染进细胞后,可在12~24 h内稳定表达目标抗原蛋白。ELISA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了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其特异性抗体、IL-4、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lispot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组脾细胞分泌的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以FIPV N蛋白为抗原的体外转录载体所转录的mRNA疫苗,在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效引起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FIPV N-mRNA疫苗有望成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潜在候选疫苗,mRNA体外转录载体的制备为传染性疾病mRNA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炎 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 mRNA疫苗 体外转录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S和3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及其S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5
作者 张婷 刘童通 +6 位作者 李春雨 姚孟 李炜 杨勃 孙子龙 牛胜 张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共8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属于冠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生的病原体。FIPV感染给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阐明FIPV遗传变异特征及主要抗原蛋白免疫原性对FI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扩增4株FIPV山西株S和3c基因,分析FIPV山西...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属于冠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生的病原体。FIPV感染给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阐明FIPV遗传变异特征及主要抗原蛋白免疫原性对FI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扩增4株FIPV山西株S和3c基因,分析FIPV山西株同源性和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4株FIPV山西株间S基因相似性为89.6%~91.9%,与已公布的Ⅰ型猫冠状病毒(FCoV)相似性为85.9%~92.7%。FIPV山西株间3c基因相似性为91.5%~95.3%,与公布的Ⅰ型FCoV参考株相似性为90.9%~95.9%。S、3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4株FIPV山西株均属于Ⅰ型FCoV。将表达、纯化的FIPV 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S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FIPV S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FIPV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刺突蛋白 3c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郭衍冰 侯绪森 +8 位作者 孙兴忠 王军富 王改丽 郝良玉 董航 王雪磊 刘杰 王楠 曹利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酶促恒温扩增 侧向流动试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国荣 李丰耘 王国成 《家禽科学》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化及出现呼吸型、生殖型、肾型等多种临床表现,且依靠临床诊断难以分辨,需要依赖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清学技术等实验室方法。可使用西药和中药缓解症状,采取提升免疫能力、改善饲养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综上所述,面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挑战,需加强IBV监控与饲养管理,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疫无常,有备无患?传染性疾病疫情反复对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建新 范秀成 +1 位作者 杨建华 张成虎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23,共12页
频发的传染性疾病疫情不仅容易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很容易引发消费者群体性的恐慌性购买。虽然已有研究探讨了传染性疾病疫情的严重性、持续性和干预性等因素对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的影响,但鲜少关注其反复性的影响。基于心理应激理... 频发的传染性疾病疫情不仅容易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很容易引发消费者群体性的恐慌性购买。虽然已有研究探讨了传染性疾病疫情的严重性、持续性和干预性等因素对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的影响,但鲜少关注其反复性的影响。基于心理应激理论与心理韧性理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查了传染性疾病疫情反复影响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的内在机理与边界条件,并采用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通过1个调查和3个实验,结果表明:(1)传染性疾病疫情反复确实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性购买,而且垂直性反复比水平性反复的影响更为严重;(2)心理应激与心理韧性会共同中介它们之间的影响,其中前者产生积极中介效应,而后者产生消极中介效应;(3)消费者结构化需求会对共同中介产生调节作用,即高结构化需求者更容易让心理应激中介效应占优,而低结构化需求者更容易让心理韧性中介效应占优。这些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完善重大公共危机理论和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消费者、厂商和监管机构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疾病疫情反复 心理应激 心理韧性 消费者结构化需求 恐慌性购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派 《养猪》 2025年第2期68-70,共3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系统性传染病。本文通过系统调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病时的病原特点、主要临床症状,分析了流行病学特性及流行趋势,并根据东北地区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防控对策。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趋势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海涛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期84-85,共2页
随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高度普及,传染性疾病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中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作为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该疾病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纤维素性胸膜... 随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高度普及,传染性疾病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中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作为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该疾病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对山羊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山羊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纤维素性 呼吸困难 集约化养殖 传染性疾病 可持续发展 高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考星对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富长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4期43-45,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猪肉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极大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普及使得饲喂与防疫工作更加专业、高效,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然而,养殖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增加了猪病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猪肉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极大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普及使得饲喂与防疫工作更加专业、高效,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然而,养殖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增加了猪病暴发的风险,其中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尤为突出。该病由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猪体内,在肺部和胸膜引发炎症反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若养殖管理不到位,该病将在猪群中迅速蔓延,对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替米考星 养殖成本 养殖数量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规模化养殖 养猪业 防疫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抗原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谢晶 于吉锋 +12 位作者 肖璐 吴学婧 叶勇刚 魏勇 李兴玉 曹冶 潘梦 毛从剑 杨竣雁 叶健强 曾子轩 康玮笠 康润敏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6期99-105,127,共8页
为建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抗原的检测方法,利用ILTV gJ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1株用作捕获抗体,另1株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后用作检测抗体,采用棋盘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ILT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其进行了... 为建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抗原的检测方法,利用ILTV gJ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1株用作捕获抗体,另1株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后用作检测抗体,采用棋盘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ILT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显示:捕获抗体的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2μg/m L,酶标单克隆抗体的最适稀释度为1:4 000;临界值为0.295 6,当待测样品OD_(450 nm)值大于0.295 6且P/N值大于2时,判为阳性;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可特异性检测ILTV抗原,而对其他禽类常见抗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低检测限为49.4 ELD_(50)/0.1 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4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行业标准中PCR方法的符合率为93.7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ILTV双抗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ILTV抗原检测。该方法的建立为该病的检测、监测以及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传染性贫血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13
作者 王焱 马萍 《家禽科学》 2025年第8期65-67,共3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致使法氏囊淋巴细胞受损死亡,影响免疫细胞功能,造成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降、抗体减少。其强毒株致死率可达70%以上,对鸡群健康危害严重。鸡传染性贫血病则以雏鸡骨髓脂肪变性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致使法氏囊淋巴细胞受损死亡,影响免疫细胞功能,造成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降、抗体减少。其强毒株致死率可达70%以上,对鸡群健康危害严重。鸡传染性贫血病则以雏鸡骨髓脂肪变性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要特征,同样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虽然该病单独感染时死亡率不高,但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会显著提升。本文通过详细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传染性贫血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贫血病 混合感染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兰州地区猫传染性腹膜炎临床诊疗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宋世斌 李玩生 +2 位作者 陈国华 李亚兰 朱永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7期100-104,共5页
为调查兰州地区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病情况与猫的年龄、性别、品种、宠主护理、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应激情况、诊疗方法等的相关性,通过对兰州地区鑫世纪元、兰州宇瑞、百慈等多家宠物医院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FIP阳... 为调查兰州地区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病情况与猫的年龄、性别、品种、宠主护理、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应激情况、诊疗方法等的相关性,通过对兰州地区鑫世纪元、兰州宇瑞、百慈等多家宠物医院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FIP阳性病例的发病情况和诊疗过程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研究显示,FIP阳性病例在所有就诊病例中占5.80%,阳性检出率为56.17%;1周岁以内患猫发病率最高,占比41.76%;英国短毛猫、中华田园猫和布偶猫发病数量较多,分别占比32.97%、24.18%和12.09%。食欲差、体温升高、精神异常、体重下降、腹围增大为FIP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调查结果为兰州地区FIP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炎 统计与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毒TB Green嵌合荧光定量PCR法的建立
15
作者 李雪雁 刘琪 +5 位作者 梁慧仪 叶树才 黄晓声 贾晓菲 李琳 潘子强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毒(ISKNV)的快速检测方法,对ISKNV主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进行分析,依据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了定性和定量检测ISKNV的TB Green嵌合荧光定量PCR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 为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毒(ISKNV)的快速检测方法,对ISKNV主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进行分析,依据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了定性和定量检测ISKNV的TB Green嵌合荧光定量PCR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自行重组质粒标准品构建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R2值为0.997,线性关系良好;检测下限约为15.9 copies/μL,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30个样品扩增曲线基本重合;对草鱼呼肠孤病毒和锦鲤疱疹病毒及阴性对照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ISKNV TB Green嵌合荧光定量PCR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在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鳜鱼 MCP蛋白 荧光定量PCR 染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现状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邱梅 +2 位作者 解龙霄 蒋琳琳 李秋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主要靠疫苗进行防控。本综述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回顾了胸膜肺炎相关疫苗的研究历程,为进一步研制安全有效...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主要靠疫苗进行防控。本综述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回顾了胸膜肺炎相关疫苗的研究历程,为进一步研制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张文 徐立蒲 +7 位作者 吕晓楠 潘勇 王小亮 曹欢 王静波 王姝 阴鸿达 王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敏感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最新推荐的IHNV RT-qPCR方法,根据IHNV N基因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经...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敏感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最新推荐的IHNV RT-qPCR方法,根据IHNV N基因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经FAM标记的Taq Man探针;根据本研究室建立的6种基因型IPNV(VP2基因)RT-qPCR方法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经VIC标记的Taq Man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IHNV的和IPNV双重RT-qPCR检测方法。分别以IHNV、IPN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cDNA以及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ISAV)的重组质粒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qPCR检测,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以终浓度分别为1.0×10^(1)拷贝/μL~1.0×10^(9)拷贝/μL pIHNV和p IPNV质粒标准品的混合物作为模板,采用建立的双重RT-qPCR方法扩增,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以3个不同终浓度的质粒标准品混合物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qPCR分别于同一时间和不同时间检测,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扩增IHNV和IPNV及二者的质粒标准品混合物,其他相关水生动物病毒均无扩增曲线,特异性较强;对pIHNV和pIPNV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均为1.25拷贝/μL,敏感性较高;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重复性较好。将本实验室保存的45份虹鳟组织上清液传1~2代后,取出现典型CPE的细胞培养物,采用本实验建立的双重RT-qPCR方法和国标中的IHNV RT-PCR及已报道的IPNV RT-PCR方法同时检测。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检出35份阳性样品,其中,IHNV的阳性检出率均为33.3%(15/45),IPNV的阳性检出率均为44.4%(20/45),3种方法的符合率均达100%。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同时鉴别检测IHNV和IPNV的双重RT-qPCR方法,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为IHNV和IPNV的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RT-PCR诊断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18
作者 王成丽 祝启成 +7 位作者 吴明慧 蔡敏欢 孙宇旭 高德翔 高峰 张杰 王文杰 静争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本文对两例疑似感染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死亡患猫,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原RT-PCR检测以及病理组织切片等方法进行确诊。首先,收集患猫腹水样品进行RT-PCR检测呈阳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两猫腹水样品均... 本文对两例疑似感染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死亡患猫,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原RT-PCR检测以及病理组织切片等方法进行确诊。首先,收集患猫腹水样品进行RT-PCR检测呈阳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两猫腹水样品均能扩增出417 bp大小的阳性目的条带,序列与猫冠状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发育树显示,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处于同一发育分支;再次通过病理组织切片镜检结果显示肝脏、脾脏、肾脏等被膜外均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并伴有炎性细胞、广泛性脂肪变性,心肌纤维发生颗粒变性等严重病理损伤。最终确诊2例患猫均感染了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且该病毒对猫多种主要器官造成了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炎 RT-PCR 系统发育树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
19
作者 潘勇 张文 +2 位作者 李英 梁金婷 徐立蒲 《中国水产》 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
我国的动物疫病名录中将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其对养殖虹鳟危害极大。本文在连续4年调查监测我国养殖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发生情况基础上,结合我国引进虹鳟养殖后IPN发生情况,总结了IPN在我国流行情况、流行特点... 我国的动物疫病名录中将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其对养殖虹鳟危害极大。本文在连续4年调查监测我国养殖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发生情况基础上,结合我国引进虹鳟养殖后IPN发生情况,总结了IPN在我国流行情况、流行特点,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控措施,以供我国水产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人员和广大虹鳟从业者开展防控工作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疾病 虹鳟 金鳟 防控措施 大量死亡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病毒病 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辉 刘丹 +8 位作者 刘敏 吴琼 李凌丹 宾晨 李伟 李国攀 陈红心 周启立 熊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荆州某鸡场出现了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用PCR初步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阳性;将阳性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至5代,收集出现痘斑和增厚的绒毛尿囊膜及尿囊液,对其进行PCR检测、病毒... 荆州某鸡场出现了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用PCR初步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阳性;将阳性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至5代,收集出现痘斑和增厚的绒毛尿囊膜及尿囊液,对其进行PCR检测、病毒滴度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到1株ILTV毒株,命名为JZCD202302株。参照GenBank公布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设计了gB、gC、gD、gE、gK、TK基因特异性引物,用MEGA6.0软件绘制了遗传进化树。gB-gC-gD-gE-gK-TK串联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澳大利亚疫苗相关野外重组流行毒株7b、ACC78、CL9和实验室疫苗重组株ILTV.157/19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