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督教内地会对近代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继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8,共5页
中国内地会在近代甘宁青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向甘宁青穆斯林传教的主要力量。内地会对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衰亡等阶段,对甘宁青穆斯林社会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推动了甘宁青穆斯林社会的革新运动。中国...
中国内地会在近代甘宁青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向甘宁青穆斯林传教的主要力量。内地会对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衰亡等阶段,对甘宁青穆斯林社会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推动了甘宁青穆斯林社会的革新运动。中国传道人参加了传教运动,且随着运动的进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教运动没有改造穆斯林,反而改造了基督教传教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内地会
穆斯林
甘宁青
传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十九世纪新教传教运动
被引量:
10
2
作者
龙秀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93,共8页
如何评价新教传教运动及传教士的行为,国内外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国外学者多是颂誉,强调其积极影响,认为新教运动给殖民地带去了近代西方文明,传教士是文明的传播者;国内学者则大多强调其侵略性一面,视传教为“殖民扩张的工具”...
如何评价新教传教运动及传教士的行为,国内外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国外学者多是颂誉,强调其积极影响,认为新教运动给殖民地带去了近代西方文明,传教士是文明的传播者;国内学者则大多强调其侵略性一面,视传教为“殖民扩张的工具”,传教士为“文化侵略者”。两种评价皆失之偏颇,其原因是未对新教运动的性质作全面认识。新教运动的特点表明它是一场民间的自发性行为,并不代表任何政府意图。但由于它发生在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故又具有强制输出文化的特征。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扩张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
传教运动
差会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美国对华传教活动探源
3
作者
何大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传教
活动
传教运动
美国
传教
士
新教
传教
士
东印度公司
基督教
英国教会
美中贸易
美国对华贸易
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说大乘佛教的兴起
4
作者
华山
《文史哲》
1962年第3期31-42,共12页
佛教中有所谓“大乘”和“小乘”两大教派,大乘教派是佛灭后(公元前486年)逐渐兴起的一个新教派,其正式形成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初纪。自此派建立,方将原始佛教(即佛陀的最初教义)以及部派分裂时代(约公元前四世纪至一世纪间)的佛教称为...
佛教中有所谓“大乘”和“小乘”两大教派,大乘教派是佛灭后(公元前486年)逐渐兴起的一个新教派,其正式形成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初纪。自此派建立,方将原始佛教(即佛陀的最初教义)以及部派分裂时代(约公元前四世纪至一世纪间)的佛教称为“小乘”。自此两派形成长期对抗形势,互相贬斥,纷争极烈。小乘以大乘为非佛说,大乘则卑视小乘,几同外道。这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佛教初轮入,即大小二乘同时并入,并且大乘教很快取得优势地位。在中国所建立的佛教各宗,多数属于大乘,小乘只有“毗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教
中国佛教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宗教
印度历
原始佛教
正式形成
公元前
传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督教内地会对近代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继华
机构
兰州大学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8,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近代甘肃基督教的本地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批准号:15YJC730002
文摘
中国内地会在近代甘宁青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向甘宁青穆斯林传教的主要力量。内地会对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衰亡等阶段,对甘宁青穆斯林社会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推动了甘宁青穆斯林社会的革新运动。中国传道人参加了传教运动,且随着运动的进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教运动没有改造穆斯林,反而改造了基督教传教士。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内地会
穆斯林
甘宁青
传教运动
Keywords
Protestant
China Inland Mission
Muslim
Gansu, Ningxia and Qinghai
Missionary Movement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十九世纪新教传教运动
被引量:
10
2
作者
龙秀清
机构
东北师大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93,共8页
文摘
如何评价新教传教运动及传教士的行为,国内外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国外学者多是颂誉,强调其积极影响,认为新教运动给殖民地带去了近代西方文明,传教士是文明的传播者;国内学者则大多强调其侵略性一面,视传教为“殖民扩张的工具”,传教士为“文化侵略者”。两种评价皆失之偏颇,其原因是未对新教运动的性质作全面认识。新教运动的特点表明它是一场民间的自发性行为,并不代表任何政府意图。但由于它发生在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故又具有强制输出文化的特征。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扩张的同时。
关键词
新教
传教运动
差会
文化冲突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美国对华传教活动探源
3
作者
何大进
机构
广州师院历史系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传教
活动
传教运动
美国
传教
士
新教
传教
士
东印度公司
基督教
英国教会
美中贸易
美国对华贸易
赴华
分类号
K7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说大乘佛教的兴起
4
作者
华山
出处
《文史哲》
1962年第3期31-42,共12页
文摘
佛教中有所谓“大乘”和“小乘”两大教派,大乘教派是佛灭后(公元前486年)逐渐兴起的一个新教派,其正式形成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初纪。自此派建立,方将原始佛教(即佛陀的最初教义)以及部派分裂时代(约公元前四世纪至一世纪间)的佛教称为“小乘”。自此两派形成长期对抗形势,互相贬斥,纷争极烈。小乘以大乘为非佛说,大乘则卑视小乘,几同外道。这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佛教初轮入,即大小二乘同时并入,并且大乘教很快取得优势地位。在中国所建立的佛教各宗,多数属于大乘,小乘只有“毗曇”
关键词
大乘教
中国佛教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宗教
印度历
原始佛教
正式形成
公元前
传教运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督教内地会对近代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述论
刘继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十九世纪新教传教运动
龙秀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期美国对华传教活动探源
何大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说大乘佛教的兴起
华山
《文史哲》
196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