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木材各向异性所导致的同一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源在不同方向上传播速率各异的问题,研究了同一AE源在4个不同方向上发出的AE信号波形特征和传播速率随角度变化的规律。首先,采用0.7mm铅芯折断方式模拟声发射源,在马尾松胶...针对木材各向异性所导致的同一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源在不同方向上传播速率各异的问题,研究了同一AE源在4个不同方向上发出的AE信号波形特征和传播速率随角度变化的规律。首先,采用0.7mm铅芯折断方式模拟声发射源,在马尾松胶合木表面沿纹理方向顺时针每隔15°,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 Hz的四通道高速采集系统收集原始AE信号。然后,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从原始信号中重构AE信号波形,根据小波变换原理和AE传感器的分辨范围,采用daubechies小波进行5层小波分解,在分析各层高频细节信号时频域特征的基础上进行AE信号波形重构。最后,利用信号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确定AE信号,通过2个传感器的时差,进而采用时差定位法计算AE信号的传播速度。对于不同方向的AE传播速率,通过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提出AE传播速度随角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展开更多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o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而引起的传播范围大、传播速率快且致死率极高的一类传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o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而引起的传播范围大、传播速率快且致死率极高的一类传染病,该病亦有猪蓝耳病之称。展开更多
在定容燃烧弹上研究了不同电场分布下直流电场(幅值U=10 k V)对当量比为1.0的CH_4/O_2/N_2预混扩展火焰传播和燃烧特性的影响效应,以更好地揭示电场空间分布对电场影响火焰效应的作用规律。改变点火电极两侧网状电极上的电压极性形成了...在定容燃烧弹上研究了不同电场分布下直流电场(幅值U=10 k V)对当量比为1.0的CH_4/O_2/N_2预混扩展火焰传播和燃烧特性的影响效应,以更好地揭示电场空间分布对电场影响火焰效应的作用规律。改变点火电极两侧网状电极上的电压极性形成了5种电场分布,即双网均加负电压(DN)、均加正电压(DP)、左侧加负电压右侧加正电压(RPLN)、左侧加负电压右侧接地(LN),右侧加正电压左侧接地(RP)。与未加电场时相比:DN、DP、RPLN均可显著促进火焰前锋面向两侧传播,RP和LN仅在其存在的一侧对火焰传播有促进作用,其中DN效应最强,使平均规范化火焰变形率提高30.01%。5种电场分布下电场均能使峰值压力时刻tp明显提前,使初始燃烧期tid和主燃烧期tmd缩短。RPLN使tp提前了6.97%。DN对tid效应最强,使其缩短了12.94%;其次依次为RPLN、LN、DP、RP。LN、DN、DP可使tmd比未加电场时分别缩短了7.25%、7.06%和6.49%。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木材各向异性所导致的同一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源在不同方向上传播速率各异的问题,研究了同一AE源在4个不同方向上发出的AE信号波形特征和传播速率随角度变化的规律。首先,采用0.7mm铅芯折断方式模拟声发射源,在马尾松胶合木表面沿纹理方向顺时针每隔15°,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 Hz的四通道高速采集系统收集原始AE信号。然后,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从原始信号中重构AE信号波形,根据小波变换原理和AE传感器的分辨范围,采用daubechies小波进行5层小波分解,在分析各层高频细节信号时频域特征的基础上进行AE信号波形重构。最后,利用信号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确定AE信号,通过2个传感器的时差,进而采用时差定位法计算AE信号的传播速度。对于不同方向的AE传播速率,通过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提出AE传播速度随角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文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o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而引起的传播范围大、传播速率快且致死率极高的一类传染病,该病亦有猪蓝耳病之称。
文摘在定容燃烧弹上研究了不同电场分布下直流电场(幅值U=10 k V)对当量比为1.0的CH_4/O_2/N_2预混扩展火焰传播和燃烧特性的影响效应,以更好地揭示电场空间分布对电场影响火焰效应的作用规律。改变点火电极两侧网状电极上的电压极性形成了5种电场分布,即双网均加负电压(DN)、均加正电压(DP)、左侧加负电压右侧加正电压(RPLN)、左侧加负电压右侧接地(LN),右侧加正电压左侧接地(RP)。与未加电场时相比:DN、DP、RPLN均可显著促进火焰前锋面向两侧传播,RP和LN仅在其存在的一侧对火焰传播有促进作用,其中DN效应最强,使平均规范化火焰变形率提高30.01%。5种电场分布下电场均能使峰值压力时刻tp明显提前,使初始燃烧期tid和主燃烧期tmd缩短。RPLN使tp提前了6.97%。DN对tid效应最强,使其缩短了12.94%;其次依次为RPLN、LN、DP、RP。LN、DN、DP可使tmd比未加电场时分别缩短了7.25%、7.06%和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