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视阈中的代际关系梳理与伦理主体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冉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俗语"富不过三代"表征着当代社会和公民恐惧财富流失的心态,占据社会资源的亲代对新近获得话语权的子代过度担忧;而在媒介传播时代,当代公民主体建构与媒介工具使用密切联系在一起,人具有着工具的替代属性,媒介工具也有了人... 俗语"富不过三代"表征着当代社会和公民恐惧财富流失的心态,占据社会资源的亲代对新近获得话语权的子代过度担忧;而在媒介传播时代,当代公民主体建构与媒介工具使用密切联系在一起,人具有着工具的替代属性,媒介工具也有了人的代际属性。但是在社会资源与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中,在场各代的代际冲突和未来一代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文化反哺和支持反馈已经开始被提及。因为媒介工具的使用是当代传播开启的前提,代际关系的梳理完全可以从传播伦理的角度开始去弥合。此种现象,无不表征了这个时代的代际问题,它意味着一些社会隐秘心理需要得到深层次的解决和释放,起点正是伦理主体的重构,而正向传播也应该得到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视阈 代际关系梳理 伦理主体重构 世俗理性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视阈下的美国影视剧制作
2
作者 杨楠 温济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7-38,共2页
美国影视剧的精良的制作与成熟的生产方式和传播理念上的优势是其称霸世界影视产业的重要原因。美国影视剧以多元化符号迎合广大受众,为市场利益而自觉追求更接近人性的个人主义。这种较通俗又极富感染力的意识形态能够最大化地调动来... 美国影视剧的精良的制作与成熟的生产方式和传播理念上的优势是其称霸世界影视产业的重要原因。美国影视剧以多元化符号迎合广大受众,为市场利益而自觉追求更接近人性的个人主义。这种较通俗又极富感染力的意识形态能够最大化地调动来自各个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同感,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影视剧 影视剧制作 传播视阈 传播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阈下翻译人才的能力要素与培养——任文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7
3
作者 任文 蒋莉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任文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副主席;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任文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副主席;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主持在研或已结项的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级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近20项。她主持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英译,率先在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开设“翻译与国际传播”专硕方向。本次访谈中,她谈到国际传播视阈下翻译与传播的关系、翻译人才的能力要素和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并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视阈 翻译与传播 翻译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的《唐山大地震》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云萍 刘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8-29,共2页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2010年7月22日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6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该片不但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可谓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堪称一部真正...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2010年7月22日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6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该片不但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可谓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堪称一部真正实现"双赢"的影片。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着重从传播者(导演和演员)、传播内容(影片本身)和传播受众(电影观众)三个方面探讨该片的成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视阈 《唐山大地震》 使用与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传播学视阈下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峰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157,205,共6页
电影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作品本身也在传达着其"国家意志"与"价值判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国产主流电影类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作品中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相对统一的价值... 电影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作品本身也在传达着其"国家意志"与"价值判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国产主流电影类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作品中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相对统一的价值观体系。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不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实质是国产主流电影的艺术水准及其所创达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得到广泛认可的体现。本文在传播学视阈下聚焦于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力图通过这一研究探索当下中国电影应有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 传播视阈 电影模式 价值观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我国慕课教育问题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奕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7,共6页
慕课的出现与发展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慕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其教育教学作用受到了一定质疑。在现有的研究中,很少存在从传播学视角探究慕课教育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相关成果。本文... 慕课的出现与发展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慕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其教育教学作用受到了一定质疑。在现有的研究中,很少存在从传播学视角探究慕课教育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相关成果。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视阈对慕课教育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控制、精准传播、模式结合、商业运作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升慕课传播的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视阈 慕课 教育传播问题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孤》:传播学视阈下艺术加工与创作原型的关系考索
7
作者 胡卡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0,共4页
《失孤》(彭三源)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上映之时,因直击社会痛点的寻子题材,以及刘德华、井柏然等偶像明星的加持而备受关注。时隔多年,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再度吸引了不少流量,这是因为剧中主人公原型郭刚堂终于寻子成功。艺... 《失孤》(彭三源)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上映之时,因直击社会痛点的寻子题材,以及刘德华、井柏然等偶像明星的加持而备受关注。时隔多年,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再度吸引了不少流量,这是因为剧中主人公原型郭刚堂终于寻子成功。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巧妙叠加,不免让人生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叹,影片因此有一个更具戏剧性的“续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孤》 刘德华 艺术创作 戏如人生 偶像明星 现实生活 传播视阈 人生如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的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君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1,共5页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是人类确立自我意识,人类社会活动得以建立共同的行动范式,具有共享的文化意义的前提,是人类历史文化赖以建立、生成和延续的基础。传播通过意义的构建活动,...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是人类确立自我意识,人类社会活动得以建立共同的行动范式,具有共享的文化意义的前提,是人类历史文化赖以建立、生成和延续的基础。传播通过意义的构建活动,建构人类社会文化。传播观念的变化、技术的革命、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人类文化的结构和形态。因此,对传播问题的考察,如果仅限于对信息传递的物理运动进行观察和描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回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去,考察传播的本质问题。所以,我们仍然不得不追问“什么是传播”这类基本概念的内涵,解答什么是“传播的意义”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传播的本质,以建立传播学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意义 意义构建 传播视阈 社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