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传播符号学的人文地理纪录片符号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大河之北》为例 |
朱宝强
郭洪渊
|
《传媒论坛》
|
2025 |
0 |
|
2
|
传播符号学视域下当代青年网络亚文化探究——以“电子木鱼”现象为例 |
吴易霏
朱晓凯
|
《传媒论坛》
|
2024 |
1
|
|
3
|
赛博时代与传播符号学的媒介转向 |
赵星植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4
|
中国式电影教育的传播符号深度解析 |
刘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5
|
河南卫视《何乐不为》栏目传播符号特征研究 |
郭缨
李娜
|
《电影评介》
|
2011 |
0 |
|
6
|
穿戴在角色身上的信息传达——浅谈《疯狂的石头》中角色服饰的传播符号意义 |
潘璐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2 |
0 |
|
7
|
传播符号学视域下网络电影的价值面向——以《灵魂摆渡·黄泉》为例 |
彭翠
毕光明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0 |
1
|
|
8
|
视听传播符号编码与解码的演进逻辑 |
徐凌
孙愈中
|
《新闻论坛》
|
2022 |
1
|
|
9
|
基于传播符号学的多维标识符号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
熊微
胡晨旭
|
《创意与设计》
|
2023 |
0 |
|
10
|
县级融媒体中心符号传播的价值和特征 |
卢剑锋
|
《中国传媒科技》
|
2024 |
0 |
|
11
|
广告摄影的商品符号传播探讨 |
王鹏
丁汶琦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24 |
1
|
|
12
|
数字时代故宫文创的符号化设计及传播研究 |
郑心怡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13
|
信息时代的视觉符号传播——解读纪录片《Helvetica》 |
洪缨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4
|
符号性视域下戏剧类微信公众号的艺术传播研究 |
王卫池
陈相雨(指导)
|
《艺术科技》
|
2021 |
1
|
|
15
|
蒙古族题材电视剧中的仪式符号传播——以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为例 |
陈煜
|
《阴山学刊》
|
2012 |
1
|
|
16
|
人民记忆的符号传播与精神寄寓的文化表达——再论“新写实” |
聂茂
|
《云梦学刊》
|
2006 |
0 |
|
17
|
传播学视阈下电影符号意义建构 ——以《楚门的世界》为例 |
王江珹
|
《传媒论坛》
|
2021 |
0 |
|
18
|
唐前姜尚形象接受传播考论 |
王渭清
赵磊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符号传播视角下参与式文创模式设计方法探索——以花砖文创服务设计为案例 |
周涛
孙超
卜俊
|
《设计艺术研究》
|
2022 |
4
|
|
20
|
体育媒介传播的转向与未来:从符号传播回归具身传播 |
于晓梅
张业安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