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想象数字化:论当代西方“传播/数字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连水兴 柴云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转型,而且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性基础。英国左翼传播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在此背景下提出“传播/数字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该方案立足于当代传... 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转型,而且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性基础。英国左翼传播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在此背景下提出“传播/数字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该方案立足于当代传播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互联网平台的去资本化改造,以及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运用等实践,旨在超越全球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进而释放其被资本主义利润逻辑与剥削框架所束缚、压制乃至异化的潜能,并最终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为重构数字化时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传播社会主义 数字社会主义 互联网平台 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卡普《社会主义史》及其在中国的流传
2
作者 曾成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9,共9页
1920年10月,英国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订、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由新青年社出版,促进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该书记载了19世纪前期至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社会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历程,肯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1920年10月,英国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订、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由新青年社出版,促进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该书记载了19世纪前期至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社会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历程,肯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化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塑造了生动的社会主义运动人物群像。《社会主义史》在中国大受欢迎,具有适宜的传播土壤和时代条件,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营销推荐和引导阅读。《社会主义史》的输入,发挥了帮助共产党人确立信仰、奠定初心、探索道路的积极作用。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史》,走出《社会主义史》,共产党人坚定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也体现了该书流传中国的真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史》 柯卡普 社会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2年广州《民生日报》刊载的《共产党宣言》译文 被引量:17
3
作者 邱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5,共13页
1912年,一些同盟会员在广州创办的《民生日报》以《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为题连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的译文,此事在辛亥革命史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华传播史上都值得一提。该译文是陈振飞从日译本转译的,他是第一位真名实姓可考... 1912年,一些同盟会员在广州创办的《民生日报》以《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为题连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的译文,此事在辛亥革命史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华传播史上都值得一提。该译文是陈振飞从日译本转译的,他是第一位真名实姓可考的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中国人。这一译文把"资产阶级"翻译成"绅士",既是沿用了日译本的译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适应中国的现实。中国当时并未形成一个产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认定绅士阶层是共和国的敌人、社会改造的障碍,希望把新的思想武器用于同绅士的斗争。陈振飞的译文进一步证实广东是社会主义学说在华早期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日报》 陈振飞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社会主义学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