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塑传播研究范式: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被引量:
63
1
作者
胡翼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随着传播研究领域的极度膨胀,传播研究的碎片化显得越来越严重。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已经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明显特征。这是因为传播研究过于注重其应用与扩散的向面,而不重视奠定学科的理论根基。新媒体给传播研究带来了机遇,但目...
随着传播研究领域的极度膨胀,传播研究的碎片化显得越来越严重。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已经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明显特征。这是因为传播研究过于注重其应用与扩散的向面,而不重视奠定学科的理论根基。新媒体给传播研究带来了机遇,但目前两种新媒体研究的路径都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它们束缚了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新媒体通过其全新的互联网群体传播方式构建新的媒介环境,解构了大众传播的主导地位,显化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因而它就有可能帮助我们呈现反观世界的新思维和新视角,而这种透过新媒介反思人类存在的新视角一定是传播研究独一无二的贡献。传播研究只有重新理解传播及其技术是如何嵌入人的生活,重新界定人的存在及人与社会、物的关系,讨论传播与人存在的意义,才能有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传播理论,才能与哲学元理论发生关联,才有资格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研究范式
新媒体
传播
研究
结构功能主义
互联网群体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器行为范式:传播学研究挑战与拓展路径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洪忠
王競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机器行为在传播学中特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的传播学研究范式在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都受到了机器行为的挑战,以至于无法充分解释人机混合传播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根据周晓虹的社会...
机器行为在传播学中特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的传播学研究范式在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都受到了机器行为的挑战,以至于无法充分解释人机混合传播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根据周晓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划分方法,在“微观—宏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基础上新增“人—机器”维度,拓展出“宏观—自然主义—机器”“宏观—人文主义—机器”“微观—自然主义—机器”“微观—人文主义—机器”四种传播学研究的机器行为范式;同时结合机器行为学提出的机器行为“产生机制、发展、功能、进化”四种问题类型,推导出传播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
社会学理论
范式
传播
学
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效果研究与批判理论之间:默顿与早期传播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海龙
秦艺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在传播学史主流叙事中,默顿往往作为拉扎斯菲尔德的合作者被提及。但这一叙事遮蔽了默顿20世纪40年代对传播研究的知识贡献。以后来之见,默顿完全可以被视为美国传播学阐释主义范式的一个重要先驱。默顿对宣传、传播议题的关照远远超出...
在传播学史主流叙事中,默顿往往作为拉扎斯菲尔德的合作者被提及。但这一叙事遮蔽了默顿20世纪40年代对传播研究的知识贡献。以后来之见,默顿完全可以被视为美国传播学阐释主义范式的一个重要先驱。默顿对宣传、传播议题的关照远远超出了效果研究的视野,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美国传播学,也影响和启发了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乃至其他领域的研究。但默顿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游移,使其成为一个介于效果研究与批判理论之间的灰色人物,难以被任何一个范式的经典叙事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顿
《大众说服》
拉扎斯菲尔德
传播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塑传播研究范式: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被引量:
63
1
作者
胡翼青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文摘
随着传播研究领域的极度膨胀,传播研究的碎片化显得越来越严重。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已经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明显特征。这是因为传播研究过于注重其应用与扩散的向面,而不重视奠定学科的理论根基。新媒体给传播研究带来了机遇,但目前两种新媒体研究的路径都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它们束缚了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新媒体通过其全新的互联网群体传播方式构建新的媒介环境,解构了大众传播的主导地位,显化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因而它就有可能帮助我们呈现反观世界的新思维和新视角,而这种透过新媒介反思人类存在的新视角一定是传播研究独一无二的贡献。传播研究只有重新理解传播及其技术是如何嵌入人的生活,重新界定人的存在及人与社会、物的关系,讨论传播与人存在的意义,才能有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传播理论,才能与哲学元理论发生关联,才有资格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对话。
关键词
传播研究范式
新媒体
传播
研究
结构功能主义
互联网群体
传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行为范式:传播学研究挑战与拓展路径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洪忠
王競一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AZD072)的研究成果。
文摘
机器行为在传播学中特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的传播学研究范式在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都受到了机器行为的挑战,以至于无法充分解释人机混合传播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根据周晓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划分方法,在“微观—宏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基础上新增“人—机器”维度,拓展出“宏观—自然主义—机器”“宏观—人文主义—机器”“微观—自然主义—机器”“微观—人文主义—机器”四种传播学研究的机器行为范式;同时结合机器行为学提出的机器行为“产生机制、发展、功能、进化”四种问题类型,推导出传播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路径。
关键词
机器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
社会学理论
范式
传播
学
研究
范式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效果研究与批判理论之间:默顿与早期传播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海龙
秦艺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WXTD002)。
文摘
在传播学史主流叙事中,默顿往往作为拉扎斯菲尔德的合作者被提及。但这一叙事遮蔽了默顿20世纪40年代对传播研究的知识贡献。以后来之见,默顿完全可以被视为美国传播学阐释主义范式的一个重要先驱。默顿对宣传、传播议题的关照远远超出了效果研究的视野,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美国传播学,也影响和启发了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乃至其他领域的研究。但默顿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游移,使其成为一个介于效果研究与批判理论之间的灰色人物,难以被任何一个范式的经典叙事重视。
关键词
默顿
《大众说服》
拉扎斯菲尔德
传播研究范式
Keywords
Merton
mass persuasion
Lazarsfeld
paradigm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塑传播研究范式: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胡翼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器行为范式:传播学研究挑战与拓展路径
张洪忠
王競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效果研究与批判理论之间:默顿与早期传播研究
刘海龙
秦艺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