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
40
1
作者
胡翼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9,共6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的一些传播学者在余也鲁的倡导下拉开了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序幕。以西方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经验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二元框架就此形成。这一二元对立的框架成为此后各种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指导思想。然而,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的一些传播学者在余也鲁的倡导下拉开了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序幕。以西方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经验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二元框架就此形成。这一二元对立的框架成为此后各种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指导思想。然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来看,"中西二元框架"不仅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认识论悖论,而且它对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的理解是非学术化和教条主义的。其结果就是在各种非议中,传播研究本土化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与它当初的目标渐行渐远。其实,传播的本土化应当是一种多元化的学术自觉,它总体来说可以被形容为中国学者在与西方学术对话过程中的批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研究本土化
西方理论
中国经验
二元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26
2
作者
刘海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3-48,共6页
通过回顾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发展史、提问方式和本土化标准,本文试图将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话语中的学术问题从政治问题中剥离开,在学术层面上勾勒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背后的两对张力(应用与理论的张力、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张力),并进一步...
通过回顾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发展史、提问方式和本土化标准,本文试图将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话语中的学术问题从政治问题中剥离开,在学术层面上勾勒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背后的两对张力(应用与理论的张力、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张力),并进一步提出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四个行动路径。本文认为,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概念不应是单数而是复数,不应简单追求一个统一标准,而应提倡多个标准的竞争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研究本土化
本土化
的行动路径
应用与理论
特殊性与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化的“经”与传播的传播取向
3
作者
唐英
《当代传播》
2003年第3期45-46,共2页
国人重“经”,这既是一种学术传统,更是一种思维模式。本文力图从“经”的内化入手,简略探讨“经”在其语言观学术价值观以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传统的传播取向的影响。从而提出传统的传播活动不大重视语言本身的传播功能,但却有着法...
国人重“经”,这既是一种学术传统,更是一种思维模式。本文力图从“经”的内化入手,简略探讨“经”在其语言观学术价值观以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传统的传播取向的影响。从而提出传统的传播活动不大重视语言本身的传播功能,但却有着法古法上和阐释活动的信息加工和信息生成的自觉,同时还认为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有必要借鉴和整理“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
内化
传播
取向
传播
活动
研究
方法
传播研究本土化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
40
1
作者
胡翼青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9,共6页
文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的一些传播学者在余也鲁的倡导下拉开了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序幕。以西方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经验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二元框架就此形成。这一二元对立的框架成为此后各种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指导思想。然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来看,"中西二元框架"不仅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认识论悖论,而且它对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的理解是非学术化和教条主义的。其结果就是在各种非议中,传播研究本土化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与它当初的目标渐行渐远。其实,传播的本土化应当是一种多元化的学术自觉,它总体来说可以被形容为中国学者在与西方学术对话过程中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
传播研究本土化
西方理论
中国经验
二元框架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26
2
作者
刘海龙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3-48,共6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的政治传播与政治民主”(项目编号:10XNJ029)的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回顾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发展史、提问方式和本土化标准,本文试图将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话语中的学术问题从政治问题中剥离开,在学术层面上勾勒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背后的两对张力(应用与理论的张力、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张力),并进一步提出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四个行动路径。本文认为,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概念不应是单数而是复数,不应简单追求一个统一标准,而应提倡多个标准的竞争与对话。
关键词
传播研究本土化
本土化
的行动路径
应用与理论
特殊性与普遍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化的“经”与传播的传播取向
3
作者
唐英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系
出处
《当代传播》
2003年第3期45-46,共2页
文摘
国人重“经”,这既是一种学术传统,更是一种思维模式。本文力图从“经”的内化入手,简略探讨“经”在其语言观学术价值观以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传统的传播取向的影响。从而提出传统的传播活动不大重视语言本身的传播功能,但却有着法古法上和阐释活动的信息加工和信息生成的自觉,同时还认为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有必要借鉴和整理“经”
关键词
“经”
内化
传播
取向
传播
活动
研究
方法
传播研究本土化
传统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
胡翼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
刘海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化的“经”与传播的传播取向
唐英
《当代传播》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