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传播矩阵法研究层状正交各向异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 被引量:21
1
作者 姚东华 汪宏年 +1 位作者 杨守文 杨海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26-3037,共12页
本文采用传播矩阵技术研究并建立了层状正交各向异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有效算法.首先通过Fourier变换将频率空间域中的Maxwell方程组求解问题转化为频率波数域中关于电磁场水平分量常微分方程组的定解问题.利用该方程组系数矩... 本文采用传播矩阵技术研究并建立了层状正交各向异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有效算法.首先通过Fourier变换将频率空间域中的Maxwell方程组求解问题转化为频率波数域中关于电磁场水平分量常微分方程组的定解问题.利用该方程组系数矩阵的本征值和归一化本征向量将电磁场分解成上行波和下行波模式的组合,推导出均匀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由任意方向磁偶极子产生的电磁波模式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叠加原理和边界条件研究了电磁波在层状正交各向异性地层中的反射和透射,给出各个界面上的广义反射系数和不同地层中电磁波振幅的递推公式,进而得到电磁波模式的解析解.为了有效确定频率空间域中的电磁场,采用二维Patterson自适应求积算法结合有限连分式展开技术计算傅氏逆变换.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考察了不同各向异性系数、不同井眼倾角以及仪器长度和工作频率变化等情况下的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多分量感应测井 传播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传播矩阵法研究层状交错地层中的多分量感应测井 被引量:11
2
作者 康庄庄 汪宏年 +2 位作者 王浩森 杨守文 殷长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77-4289,共13页
为了实现交错沉积等复杂环境中的电磁场数值模拟,本文在常规横向同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电导率主轴坐标系相对地层坐标系的层理方位角和倾角,建立了交错地层模型.并利用传播矩阵法建立了一维层状交错地层模型中的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响... 为了实现交错沉积等复杂环境中的电磁场数值模拟,本文在常规横向同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电导率主轴坐标系相对地层坐标系的层理方位角和倾角,建立了交错地层模型.并利用传播矩阵法建立了一维层状交错地层模型中的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响应的正演模拟算法.首先将频率-波数域中的电磁场分解为上行和下行模式波,给出了任意朝向的磁偶极子在无限大地层中模式波的解析解.进一步通过引入地层界面上的透射、局部反射以及广义反射系数矩阵,推导了一维层状地层中的模式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Gauss-Legendre积分实现了Fourier逆变换,得到了可用于多分量感应测井模拟的频率-空间域磁场并矢格林函数.最后,通过多个数值模拟结果考察了井眼倾角、层理方位角和倾角变化对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地层 传播矩阵法 各向异性 多分量感应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介质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二维SH地震波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彬 荣棉水 +2 位作者 孙伟家 黄建平 巴振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536,共12页
地球深部圈层及沉积盆地是一种分区非均匀介质系统,其中不规则地层边界(含起伏地表)对地震波的主要特征有显著影响,而地层的随机非均匀性则主要影响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特征.为了精确刻画不规则地层边界对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效应以及非... 地球深部圈层及沉积盆地是一种分区非均匀介质系统,其中不规则地层边界(含起伏地表)对地震波的主要特征有显著影响,而地层的随机非均匀性则主要影响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特征.为了精确刻画不规则地层边界对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效应以及非均质体散射引起的地震波衰减效应,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GGRTM)被提出并逐步发展成为继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之后的另一种复杂介质高精度地震波传播半解析求解方法.在已有的此类方法中,不规则边界均匀地层GGRTM法的优势在于对不规则地层边界的反射和透射效应的准确模拟,而非均质地层薄板化GGRTM法则能准确描述非均质体散射对地震波衰减的影响.本文吸收这两种已有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考虑非均匀介质、不规则边界的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混合方法,并将其用于对边界不规则、层内非均质的复杂模型的二维SH波场模拟.随后在本文方法与边界元法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方法的模拟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法是一种解决复杂模型高精度地震模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边界地层 随机非均质地层 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 混合法地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变厚壁矩形水池传播矩阵解法
4
作者 尉希成 周美玲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90年第1期22-29,19,共9页
本文讨论了池壁沿竖向厚度线性变化时,矩形水池整体空间分析的传播矩阵法。它以单元板弯矩分配法为基础,采用矩阵的计算方法求解。所以,此方法既具有概念清晰、步骤简单,又可应用微机求解,快速简便,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形水池 传播矩阵法 线性变厚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涂覆目标SBR算法与MPI并行加速技术
5
作者 吴扬 王思凡 +5 位作者 申子昂 贾浩文 祝强强 徐若锋 郭卿超 赵雷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4,共8页
为满足涂覆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RAM)的复杂目标电磁散射快速计算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的高效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广义传播矩阵法理论推导了金属衬底多层介质的反射系数,并... 为满足涂覆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RAM)的复杂目标电磁散射快速计算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的高效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广义传播矩阵法理论推导了金属衬底多层介质的反射系数,并将其与SBR法耦合,精确计算了多层介质涂覆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基于CPU平台的MPI并行加速技术,实现了SBR算法的高效并行。数值结果表明:所计算的二面角反射器模型和舰船模型RCS结果与商业软件FEKO结果之间吻合良好,其中二面角反射器的均方根误差小于3 dBsm;针对电大涂覆飞行器目标,各计算进程的并行效率均达到80%以上。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电大涂覆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为电大复杂目标隐身性能的评估计算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跳射线(SBR)法 广义传播矩阵法 MPI并行 雷达散射截面(RCS) 雷达吸波材料(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井间地震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钋 李幼铭 刘银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依据Biot理论,提出计算理论地震图的相应传播矩阵算法,并针对井间地震震源和检波器的不同配置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算法高频可达1000H2以上.文中算例说明利用震源和检波器相对于储油层的不同位置,可从反射震相记... 依据Biot理论,提出计算理论地震图的相应传播矩阵算法,并针对井间地震震源和检波器的不同配置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算法高频可达1000H2以上.文中算例说明利用震源和检波器相对于储油层的不同位置,可从反射震相记录波形上的差异,判定储油层存在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传播矩阵法 井间地震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粘弹性地基动力柔度的高效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怀海 林皋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1期96-102,共7页
本文推导了频域内应用Thomson-Haskell传播矩阵法求解粘弹性地基动力柔度的公式,采取可靠合理的方法消除数值计算中的指数溢出问题,根据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对无穷域波数积分的积分限作出了合理的取舍,较大地提高了... 本文推导了频域内应用Thomson-Haskell传播矩阵法求解粘弹性地基动力柔度的公式,采取可靠合理的方法消除数值计算中的指数溢出问题,根据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对无穷域波数积分的积分限作出了合理的取舍,较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算例表明这两条处理措施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地基 动力柔度 传播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地质的地震响应预测
8
作者 徐果明 陈金波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1-397,共7页
在美国加州特基平地进行的国际地震场地效应盲测试验中,用传递矩阵法及由此所发展的计算软件较成功地预测了特基平地试验点的地震动响应。盲测结果表明,表面地质模型参数对于正确的预测地表的地震动响应是十分重要的。比较预测资料和... 在美国加州特基平地进行的国际地震场地效应盲测试验中,用传递矩阵法及由此所发展的计算软件较成功地预测了特基平地试验点的地震动响应。盲测结果表明,表面地质模型参数对于正确的预测地表的地震动响应是十分重要的。比较预测资料和计算结果揭示,除了界面深度外,地震波的入射角、S波速度以及Q值等参数对于地震动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地质 地震波 地震响应 地震动 传播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