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分法意义下的传播理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延明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迎面的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业已成为常态。媒介传播作为社会科学中理性与非理性交互碰撞的巨大信息场、舆论场、文化场和重要社交平台,被推到时代的C位,无可替代。借助“价值理性”和“工具理... 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迎面的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业已成为常态。媒介传播作为社会科学中理性与非理性交互碰撞的巨大信息场、舆论场、文化场和重要社交平台,被推到时代的C位,无可替代。借助“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二分法,廓清传播实践的路径最优化以及传播诉求的价值最大化,对当下媒介传播仍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法 传播理性 传播价值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乌合表达到理性传播——以群体心理学视角解析网络视频分享传播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长潇 刘瑞一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8,28,共4页
早期的播客是一群典型的乌合之众,过度娱乐化、炒作起哄等非理性狂欢行为在视频分享网站中大行其道。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演进,匿名的大众成长为公民,群体智慧取代了个体狂欢,视频分享及其传播发生了由内而外的蜕变。面对突发事件的第一... 早期的播客是一群典型的乌合之众,过度娱乐化、炒作起哄等非理性狂欢行为在视频分享网站中大行其道。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演进,匿名的大众成长为公民,群体智慧取代了个体狂欢,视频分享及其传播发生了由内而外的蜕变。面对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记录民间草根内容、群体围观提升了政府执政效率,视频分享正在成为个人或群体主动维权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理性与非理性的声音和形象仍将同时存在,但视频分享网站拥有更多理性公民的智慧表达将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合表达 公民智慧 理性传播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及其非理性探析——从“江歌案”引发的舆论高潮说起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峰 刘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1,共3页
社交媒体空间塑造了情绪传播的场景,体现出本我叙事、情绪狂欢及利益诉求的动机,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特征折射出情绪背后的意义建构、非理性危机和对理性回归的思考。
关键词 个人情绪 理性传播 “江歌案” 理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公开与媒体理性——试论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被引量:29
4
作者 方雪琴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83-185,共3页
信息公开是一柄双刃剑。媒体在有了充分自主权的同时,更应该负起对受众、对社会的责任,采取一种更具理性的态度去报道事实真相,讲究传播策略,科学引导舆论,促使政府和民众尽快地摆脱危机,在不知不觉中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 信息公开是一柄双刃剑。媒体在有了充分自主权的同时,更应该负起对受众、对社会的责任,采取一种更具理性的态度去报道事实真相,讲究传播策略,科学引导舆论,促使政府和民众尽快地摆脱危机,在不知不觉中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维护社会稳定。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客观的尺度,是媒体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应加快新闻法制建设,为传媒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宽松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传播 舆论引导 知情权 危机事件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传播形式的新向度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传统的"二分法"与"五分法"只是强调了传播主体是否在场的传播样式、视域及空间,界定了彼此相关类型的传播范畴,而尚未展示传播的向度和取向。换一种视角,以辩证统一、注重时空向度、关注主体行为和内心取向的思维... 传统的"二分法"与"五分法"只是强调了传播主体是否在场的传播样式、视域及空间,界定了彼此相关类型的传播范畴,而尚未展示传播的向度和取向。换一种视角,以辩证统一、注重时空向度、关注主体行为和内心取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界定传播形式是一种新的尺度,是对传播方式的新探索,是对传播分类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从传播的行为取向和施力程度上可将文化传播分为刚性传播与柔性传播,以传播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取向为尺度可把传播分为理性传播和情感传播,从传播活动的时间持续取向上可将传播分为韧性传播和间歇传播,以上三组方式是辩证统一的传播方式和开放式关联系统,是新的传播向度和结构形态。文本对传统的传播样式进行了剖析,并尝试建构新的传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理性传播 情感传播 刚性传播 柔性传播 韧性传播 间歇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ateral initial pressure on axisymmetric wave propagation in hollow cylinder based on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model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文韬 夏唐代 陈炜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753-760,共8页
Influence of identical applied initial pressures on the radial surfaces of a hollow cylinder which is compose of materials with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investigated.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p... Influence of identical applied initial pressures on the radial surfaces of a hollow cylinder which is compose of materials with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investigated.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problem were built up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piecewise homogeneous body model with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linearized theory of elastic waves in initially stressed bodies(TLTEWISB).With the method proposed previously,this problem was then solved numerically.Moreover,the dispersion group velocity of the lowest order mode with different initial pressures was also studi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initial pressure and the geometry parameters will induce considerable changes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dispersive relation between phase velocity and wave number in opposite trend(positive in initial pressure and negative in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l pressure TLTEWISB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model dispersive 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