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播物质性视角下算法道德实践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莫莉
杨先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人类的道德实践离不开与“物”打交道的场景,“物”不仅为道德实践提供基础环境,也以自身行动逻辑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基于实践的关系本体论视角、着眼于人与信息技术交互中呈现的道德行为,是“传播物质性研究”的重要面向,也是将传播物...
人类的道德实践离不开与“物”打交道的场景,“物”不仅为道德实践提供基础环境,也以自身行动逻辑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基于实践的关系本体论视角、着眼于人与信息技术交互中呈现的道德行为,是“传播物质性研究”的重要面向,也是将传播物质性研究引入人的内在精神领域之体现。“算法强效果导向”“算法隐蔽”和“算法掌控”三种典范模式,用以解释人与信息技术交互中的道德行为,以及信息技术如何发挥物质性功能。为了进一步突出物的本体特征,论文采用意向性概念梳理算法意向性及对应能动性。研究发现,算法物质性作用发挥呈现出递进趋势:以物质维持作为提供行动网络的能量基础,进而实现媒介的中介作用、强化自身意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伦理
物质
性
意向
性
传播物质性
道德
物质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性的再生产:博物馆空间的文本生成与叙事旨归
被引量:
3
2
作者
闫志成
李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作为麇集民族物质文化精粹的场域,博物馆超越了空间艺术的表达局限,内蕴时间艺术的美学特质,是以自身物质空间为尺度的传播文本,传递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通过以恢弘为核心主题的差异化叙事,博物馆建筑赋形现代个体对中华民族...
作为麇集民族物质文化精粹的场域,博物馆超越了空间艺术的表达局限,内蕴时间艺术的美学特质,是以自身物质空间为尺度的传播文本,传递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通过以恢弘为核心主题的差异化叙事,博物馆建筑赋形现代个体对中华民族崇高形象的想象,相同主题文化器物的集中展陈,构筑了叙述璀璨民族文化特定组成部分的篇章。博物馆的建筑叙事与展陈叙事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推动了自上而下的民族性再生产。在与博物馆空间文本的日常互动中,大众践行着以选择民族、谈论民族、消费民族与表现民族为路径的读者叙事,促成自下而上的民族性再生产的实现。作为文本的博物馆空间是官方叙事与个体话语共建的产物,映射出日常生活中结构主义民族性再生产与个体主义民族性再生产的融合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空间文本
空间叙事
民族
性
传播物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物质性视角下算法道德实践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莫莉
杨先顺
机构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营销传播的伦理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BXW100)
广西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项目“计算广告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信息失序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4KY0004)的研究成果。
文摘
人类的道德实践离不开与“物”打交道的场景,“物”不仅为道德实践提供基础环境,也以自身行动逻辑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基于实践的关系本体论视角、着眼于人与信息技术交互中呈现的道德行为,是“传播物质性研究”的重要面向,也是将传播物质性研究引入人的内在精神领域之体现。“算法强效果导向”“算法隐蔽”和“算法掌控”三种典范模式,用以解释人与信息技术交互中的道德行为,以及信息技术如何发挥物质性功能。为了进一步突出物的本体特征,论文采用意向性概念梳理算法意向性及对应能动性。研究发现,算法物质性作用发挥呈现出递进趋势:以物质维持作为提供行动网络的能量基础,进而实现媒介的中介作用、强化自身意向性。
关键词
算法伦理
物质
性
意向
性
传播物质性
道德
物质
性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性的再生产:博物馆空间的文本生成与叙事旨归
被引量:
3
2
作者
闫志成
李琦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054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麇集民族物质文化精粹的场域,博物馆超越了空间艺术的表达局限,内蕴时间艺术的美学特质,是以自身物质空间为尺度的传播文本,传递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通过以恢弘为核心主题的差异化叙事,博物馆建筑赋形现代个体对中华民族崇高形象的想象,相同主题文化器物的集中展陈,构筑了叙述璀璨民族文化特定组成部分的篇章。博物馆的建筑叙事与展陈叙事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推动了自上而下的民族性再生产。在与博物馆空间文本的日常互动中,大众践行着以选择民族、谈论民族、消费民族与表现民族为路径的读者叙事,促成自下而上的民族性再生产的实现。作为文本的博物馆空间是官方叙事与个体话语共建的产物,映射出日常生活中结构主义民族性再生产与个体主义民族性再生产的融合交织。
关键词
博物馆
空间文本
空间叙事
民族
性
传播物质性
Keywords
museums
spatial text
spatial narrative
nationhood
materiality of dissemination
分类号
G260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播物质性视角下算法道德实践的扎根研究
莫莉
杨先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性的再生产:博物馆空间的文本生成与叙事旨归
闫志成
李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