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幂指数模型模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传播梯度的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海春
傅俊范
+1 位作者
潘荣光
李金堂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6,共3页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不同的发病梯度,利用SAS统计软件构建了该病害传播梯度的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幂指数模型可以模拟该病害传播动态,同时推导该病害在一个月最远传播距离为16m,两个月最远传播距离为28m。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传播梯度
幂指数函数
最远
传播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2
作者
张英俊
闫薇薇
+2 位作者
谢斌红
张睿
陆望东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3-2210,共8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N-OWOD)网络模型。针对未知类召回率偏低的问题,提出梯度区分性表征模块(GDRM),即利用反向传播的梯度差异区分未知类别和背景,以提高未知类召回率;此外,引入基于图分割的框聚类(GSBC)算法将物体边界框的确定建模为图分解问题,从而减少冗余的边界框,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量;针对未知类误识别的问题,采用基于特征范数的分类器(FN-BC)选择性能最优的卷积层识别已知和未知类别,以达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在M-OWOD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优对比模型相比在T1、T2、T3任务中GDFN-OWOD的未知类召回率分别提升了1.1、2.1、0.9个百分点,而绝对开集误差(A-OSE)分别降低了35.1%、28.7%和12.2%。可见,与现有的OWOD网络模型相比,所提网络模型有效缓解了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反向
传播梯度
图分割算法
特征范数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田间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伟
赵亚男
+5 位作者
韩翠仙
王奥霖
袁军海
杨旭光
范洁茹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1,共5页
2015年度采用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对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传播的初步研究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病菌分生孢子捕捉量比较低,但随着菌源中心病害的逐渐加重,病菌分生孢子在距菌源中心20 m和40 m远处捕捉量随之增大。线性弧度相关分...
2015年度采用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对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传播的初步研究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病菌分生孢子捕捉量比较低,但随着菌源中心病害的逐渐加重,病菌分生孢子在距菌源中心20 m和40 m远处捕捉量随之增大。线性弧度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距菌源中心北向20 m和40 m处的孢子捕捉量与风向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距菌源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孢子捕捉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在相同方向上,距菌源中心20 m处孢子捕捉量显著高于40 m处孢子捕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病菌孢子捕捉量
病菌
传播梯度
流行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
被引量:
20
4
作者
傅俊范
白元俊
+1 位作者
薛敏菊
牟连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播梯度观测结果,拟合了病害传播梯度模型。田间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1.67%~36.95%,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流行动态
产量损失
传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随钻测井数据有损压缩算法改进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山
赵小勇
+3 位作者
付华才
连太炜
张正炳
罗明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76,共7页
常规随钻测井一般采取泥浆脉冲传输技术,泥浆脉冲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受限于自身的编码、解码及算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钻井工程数据传输需求,而常用于随钻测井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当原始数据变化...
常规随钻测井一般采取泥浆脉冲传输技术,泥浆脉冲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受限于自身的编码、解码及算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钻井工程数据传输需求,而常用于随钻测井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当原始数据变化剧烈时,部分解码数据误差较大,导致该部分解码数据不可信;另外,其压缩倍数较低。由于数据压缩技术有助于在保持泥浆脉冲传输技术硬件不变和信号传输速率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其数据等效传输速率,文章对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做了改进,将非均匀量化与均方根传播梯度下降法相结合,有效减小了解码数据的误差,并利用Huffman编码对非均匀量化编码结果做进一步压缩来提高压缩倍数。经过生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电阻率数据和伽马数据的等效传输速率达到1.588 bit/s和1.782 bit/s,高于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的1.164 bit/s和1.163 bit/s,压缩倍数分别达到了2.73倍和3.06倍,高于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2.00倍。同时,解码数据与采集数据信噪比分别达到27.97 dB和26.62 dB,高于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23.66 dB和19.15 dB。由此可见,本文改进算法在有效提升了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压缩倍数的同时减小了解码数据误差,对于提高泥浆脉冲传输技术在同样硬件条件情况下的等效传输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差分脉码调制
HUFFMAN编码
数据压缩
泥浆脉冲
均方根
传播梯度
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注意力图的孪生网络视觉目标跟踪
被引量:
5
6
作者
齐天卉
张辉
+1 位作者
李嘉锋
卓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57-1566,共10页
在视觉跟踪应用中,目标外观通常由包含目标的矩形区域来建模,这种矩形化边框的描述方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背景干扰,并随着场景变化导致跟踪关注点的模糊及歧义,进而产生跟踪漂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注意力图的孪生网络视觉...
在视觉跟踪应用中,目标外观通常由包含目标的矩形区域来建模,这种矩形化边框的描述方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背景干扰,并随着场景变化导致跟踪关注点的模糊及歧义,进而产生跟踪漂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注意力图的孪生网络视觉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关注于前景目标区域特征表达的孪生网络。该网络通过构建梯度注意力图损失函数项来引导网络训练,提升网络区分目标和干扰背景的能力。此外,嵌入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进一步强化目标的特征表达,自动发掘有区分的特征表示。在多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算法可完成实时的视觉目标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目标跟踪
孪生网络
梯度
引导反向
传播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适应编码的脉冲神经网络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驰
唐凤珍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3-597,共5页
脉冲神经网络(SNN)采用脉冲序列表征和传递信息,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相比更具有生物可解释性,但典型SNN的特征提取能力受到其结构限制,对于图像数据等多分类任务的识别准确率不高,不能与卷积神经网络相媲美。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自适应编...
脉冲神经网络(SNN)采用脉冲序列表征和传递信息,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相比更具有生物可解释性,但典型SNN的特征提取能力受到其结构限制,对于图像数据等多分类任务的识别准确率不高,不能与卷积神经网络相媲美。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自适应编码脉冲神经网络(SCSNN),将CNN的特征提取能力与SNN的生物可解释性结合起来,采用生物神经元动态脉冲触发特性构建网络结构,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替代梯度反向传播方法直接训练网络参数。所提出的SCSNN分别在MNIST和Fashion-MNIST数据集进行验证,取得较好的识别结果,在MNIST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了99.62%,在Fashion-MNIST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了93.52%,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
自适应编码
替代
梯度
反向
传播
漏电积分发放神经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幂指数模型模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传播梯度的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海春
傅俊范
潘荣光
李金堂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辽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6,共3页
基金
农业部国家粮丰工程项目(2004BA520A1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10100301)
+1 种基金
辽宁省科技攻关招标项目(99214001
2001214001)
文摘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不同的发病梯度,利用SAS统计软件构建了该病害传播梯度的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幂指数模型可以模拟该病害传播动态,同时推导该病害在一个月最远传播距离为16m,两个月最远传播距离为28m。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传播梯度
幂指数函数
最远
传播
距离
Keywords
Curvularia lunata
disease gradient
power funtion
the furthest distance of disease Spread
分类号
S43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2
作者
张英俊
闫薇薇
谢斌红
张睿
陆望东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西天河云计算有限公司
出处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3-2210,共8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3216)
吕梁市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重点研发项目(2022RC08)。
文摘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N-OWOD)网络模型。针对未知类召回率偏低的问题,提出梯度区分性表征模块(GDRM),即利用反向传播的梯度差异区分未知类别和背景,以提高未知类召回率;此外,引入基于图分割的框聚类(GSBC)算法将物体边界框的确定建模为图分解问题,从而减少冗余的边界框,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量;针对未知类误识别的问题,采用基于特征范数的分类器(FN-BC)选择性能最优的卷积层识别已知和未知类别,以达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在M-OWOD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优对比模型相比在T1、T2、T3任务中GDFN-OWOD的未知类召回率分别提升了1.1、2.1、0.9个百分点,而绝对开集误差(A-OSE)分别降低了35.1%、28.7%和12.2%。可见,与现有的OWOD网络模型相比,所提网络模型有效缓解了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反向
传播梯度
图分割算法
特征范数
卷积神经网络
Keywords
Open-World Object Detection(OWOD)
backpropagation gradient
graph segmentation algorithm
feature nor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田间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伟
赵亚男
韩翠仙
王奥霖
袁军海
杨旭光
范洁茹
周益林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966)。
文摘
2015年度采用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对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传播的初步研究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病菌分生孢子捕捉量比较低,但随着菌源中心病害的逐渐加重,病菌分生孢子在距菌源中心20 m和40 m远处捕捉量随之增大。线性弧度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距菌源中心北向20 m和40 m处的孢子捕捉量与风向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距菌源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孢子捕捉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在相同方向上,距菌源中心20 m处孢子捕捉量显著高于40 m处孢子捕捉量。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病菌孢子捕捉量
病菌
传播梯度
流行监测
Keywords
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
captured number of pathogen spores
pathogen dispersal gradient
disease epidemic monitoring
分类号
S435.121.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
被引量:
20
4
作者
傅俊范
白元俊
薛敏菊
牟连晓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科委资助
文摘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播梯度观测结果,拟合了病害传播梯度模型。田间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1.67%~36.95%,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5.38%。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流行动态
产量损失
传播梯度
Keywords
Curvularia lunata
epidemic dynamics
yield loss
分类号
S435.14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钻测井数据有损压缩算法改进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山
赵小勇
付华才
连太炜
张正炳
罗明璋
机构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声电复合传感机理的锚杆锚固结构荷载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编号:51978079)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编号:T2020007)。
文摘
常规随钻测井一般采取泥浆脉冲传输技术,泥浆脉冲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受限于自身的编码、解码及算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钻井工程数据传输需求,而常用于随钻测井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当原始数据变化剧烈时,部分解码数据误差较大,导致该部分解码数据不可信;另外,其压缩倍数较低。由于数据压缩技术有助于在保持泥浆脉冲传输技术硬件不变和信号传输速率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其数据等效传输速率,文章对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做了改进,将非均匀量化与均方根传播梯度下降法相结合,有效减小了解码数据的误差,并利用Huffman编码对非均匀量化编码结果做进一步压缩来提高压缩倍数。经过生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电阻率数据和伽马数据的等效传输速率达到1.588 bit/s和1.782 bit/s,高于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的1.164 bit/s和1.163 bit/s,压缩倍数分别达到了2.73倍和3.06倍,高于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2.00倍。同时,解码数据与采集数据信噪比分别达到27.97 dB和26.62 dB,高于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23.66 dB和19.15 dB。由此可见,本文改进算法在有效提升了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压缩倍数的同时减小了解码数据误差,对于提高泥浆脉冲传输技术在同样硬件条件情况下的等效传输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随钻测井
差分脉码调制
HUFFMAN编码
数据压缩
泥浆脉冲
均方根
传播梯度
下降法
Keywords
LWD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Huffman coding
data compression
mud pulse
RMSProp
分类号
TE2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注意力图的孪生网络视觉目标跟踪
被引量:
5
6
作者
齐天卉
张辉
李嘉锋
卓力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
出处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57-156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2018,6197101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市教委联合资助项目(KZ201810005002
KZ201910005007)。
文摘
在视觉跟踪应用中,目标外观通常由包含目标的矩形区域来建模,这种矩形化边框的描述方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背景干扰,并随着场景变化导致跟踪关注点的模糊及歧义,进而产生跟踪漂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注意力图的孪生网络视觉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关注于前景目标区域特征表达的孪生网络。该网络通过构建梯度注意力图损失函数项来引导网络训练,提升网络区分目标和干扰背景的能力。此外,嵌入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进一步强化目标的特征表达,自动发掘有区分的特征表示。在多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算法可完成实时的视觉目标跟踪。
关键词
视觉目标跟踪
孪生网络
梯度
引导反向
传播
注意力机制
Keywords
visual object tracking
Siamese network
gradient-guided backpropagation
atten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适应编码的脉冲神经网络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驰
唐凤珍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3-59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YFB13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03369)。
文摘
脉冲神经网络(SNN)采用脉冲序列表征和传递信息,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相比更具有生物可解释性,但典型SNN的特征提取能力受到其结构限制,对于图像数据等多分类任务的识别准确率不高,不能与卷积神经网络相媲美。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自适应编码脉冲神经网络(SCSNN),将CNN的特征提取能力与SNN的生物可解释性结合起来,采用生物神经元动态脉冲触发特性构建网络结构,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替代梯度反向传播方法直接训练网络参数。所提出的SCSNN分别在MNIST和Fashion-MNIST数据集进行验证,取得较好的识别结果,在MNIST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了99.62%,在Fashion-MNIST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了93.52%,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
自适应编码
替代
梯度
反向
传播
漏电积分发放神经元模型
Keywords
spiking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coding
surrogate gradient backpropagation
leaky integrate and fire(LIF)neuron model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幂指数模型模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传播梯度的试验
李海春
傅俊范
潘荣光
李金堂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张英俊
闫薇薇
谢斌红
张睿
陆望东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田间传播的初步研究
刘伟
赵亚男
韩翠仙
王奥霖
袁军海
杨旭光
范洁茹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
傅俊范
白元俊
薛敏菊
牟连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随钻测井数据有损压缩算法改进探讨与应用
宋山
赵小勇
付华才
连太炜
张正炳
罗明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多注意力图的孪生网络视觉目标跟踪
齐天卉
张辉
李嘉锋
卓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自适应编码的脉冲神经网络
张驰
唐凤珍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