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空间嬗变下网络传播框架对主权的冲击及规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聂静虹 刘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175,共7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主权争夺的战场正逐渐扩张到网络空间。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理解网络政治传播框架的转变,重视网络空间的战略意义并进行有效规制,对于维护现代国家安全意义深远。本文结合框架效应理论,分析了国家空间嬗变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主权争夺的战场正逐渐扩张到网络空间。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理解网络政治传播框架的转变,重视网络空间的战略意义并进行有效规制,对于维护现代国家安全意义深远。本文结合框架效应理论,分析了国家空间嬗变下的网络信息传播框架及其对主权国家的冲击,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空间规制建议,包括在宏观层面优化各类主体的职能结构与功能互补,在中观层面加大"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监管的力度,在微观层面监测意见领袖言论,追踪研究青年网络舆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国家空间嬗变 网络传播框架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形成与传播框架分析——以“临武瓜农之死”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焦德武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25-31,共7页
文章以临武瓜农之死作为个案,考察了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的形成与传播的框架。文章认为,公众情绪作为集体行为与社会抗争的重要因素,在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公众通常话语共意、身份共意、情感共意等方式,构建起情绪传递的框架。
关键词 微博舆论 临武瓜农 公众情绪 传播框架 话语共意 身份共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情绪传播的“框架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云泽 王怀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59,共7页
大众情绪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框架效应”,即人们会基于社会公共价值、集体记忆、固化的情绪反应在公共事件中形成优先唤起的趋同性的集体情绪表达和道德评判。与个体情绪的产生机制不同,大众情绪不是简单的个体情绪的叠加,而是通... 大众情绪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框架效应”,即人们会基于社会公共价值、集体记忆、固化的情绪反应在公共事件中形成优先唤起的趋同性的集体情绪表达和道德评判。与个体情绪的产生机制不同,大众情绪不是简单的个体情绪的叠加,而是通过大众情绪传播框架的筛选,将典型的媒介中呈现的个体情绪汇流后,使其具备群体情绪体验代表性和价值判断代表性后形成的。大众情绪传播框架使大众情绪传播具有趋同性,当正面情绪被唤起和传播时,有助于形成团结的社区,促进社会道德向善;但当负面情绪被唤起和传播时,很容易造成舆论中的极化现象,使得信息传播通道壅塞,进而产生简化信息认知、窄化公共空间、激发谣言叙事等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情绪传播框架 社会集体记忆 社会公共价值 预见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化传播的观念塑造与价值引领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淑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9,共5页
仪式化传播将传播视为一种仪式化展演活动,在完成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传播活动的意义分享和信仰建构作用,强调传播活动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是对只强调信息传递与控制的传统传播方式的超越。通过调节时空偏倚、拓展认同时空... 仪式化传播将传播视为一种仪式化展演活动,在完成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传播活动的意义分享和信仰建构作用,强调传播活动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是对只强调信息传递与控制的传统传播方式的超越。通过调节时空偏倚、拓展认同时空、进行社会教化,仪式化传播能够实现整合思想观念、分享价值意义、构建社会共同体的目标。仪式化传播实践可以从设置传播框架、建构传播空间、选择传播语言三个维度上进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化传播 传播框架 传播空间 传播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到端的面向任务型对话系统多任务优化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逢达 邱梦璐 +2 位作者 李贤善 孙永派 杨智开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92-3599,共8页
在对话系统中的自然语言理解模块中存在着意图检测与插槽填充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即插槽信息的生成高度依赖于意图信息。然而,现有工作大部分将其视为两个独立任务实现,导致对话系统的准确率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对话系统中的自然语言理解模块中存在着意图检测与插槽填充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即插槽信息的生成高度依赖于意图信息。然而,现有工作大部分将其视为两个独立任务实现,导致对话系统的准确率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针对对话系统中意图检测任务与插槽填充任务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端到端的基于Stack-Propagation(堆栈传播)思想实现的网络模型。该模型在解码器阶段借鉴并改进了Stack-Propagation框架的思想,即将意图检测的结果加入到插槽填充任务的输入中,使用意图检测的结果去进一步指导插槽填充任务的进行。通过在斯坦福多领域对话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证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意图检测任务与插槽填充任务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还可以通过联合学习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最终有效提高对话系统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系统 意图检测 插槽填充 堆栈传播框架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与公民身份建构略论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劲松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6期41-44,60,共5页
塑造现代社会自觉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又是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新闻传媒作为象征性社会情境的主要构筑者,为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基本框架,可在培育公民权利意识、建构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中发挥积极效用。
关键词 新闻传媒 公民身份 公民权利 公民参与 传播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