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代中华“家文化”的内涵价值与传播样态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小玉 金圣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26,共5页
近年来中华民族延续千百年的"家文化"被人们有所忽视,媒体对中华"家文化"的报道立场与导向也出现偏差。为此,通过着重阐释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内涵价值,分析新时代中华优秀"家文化"的现代媒介... 近年来中华民族延续千百年的"家文化"被人们有所忽视,媒体对中华"家文化"的报道立场与导向也出现偏差。为此,通过着重阐释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内涵价值,分析新时代中华优秀"家文化"的现代媒介传播样态——PC端:族谱电子化、数字化,破解"家文化"流散难题;影像媒体:纪录片、影视综艺、公益广告等视觉图像让"家文化"表达形式活起来;移动端:移动短视频、自媒体电台、公众号平台等营造"家文化"包容开放的新生态,以期全面了解"家文化"的传承现状,并结合新时代的特征与需求,提出"家文化"的建构范式与传播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家文化 内涵价值 传播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图像传播的社交化生产样态与消费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崔林 朱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30,共7页
与大众传播时代图像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图像传播呈现出典型的社交化特征。网络图像传播的社交化是图像传播在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体现于图像本身以及图像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整个过程。就图像本身而言,网络图像的社交化... 与大众传播时代图像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图像传播呈现出典型的社交化特征。网络图像传播的社交化是图像传播在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体现于图像本身以及图像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整个过程。就图像本身而言,网络图像的社交化形式不断更新,带来新的观看方式,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样态;网络图像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过程的诸要素也发生了社交化转变,通过工具革新、主体重构与方式变化形成新的生产与消费机制。受此影响,网络图像传播在内容和技术上都体现出社交化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图像 图像传播 社交化 传播样态 消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即刻、空间萎缩:6G传播新样态与加速去同步化的社会风险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鸿军 李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时间和空间是理解社会的两个基本维度。6G传播环境呈现出时间即刻和空间萎缩的特征,这种时空偏倚结构为“此时此刻”化、全息化、去背景化和随机化等新传播样态创造了条件。然而,传播场域的加速度与其他场域的加速度难以同步,这将不仅... 时间和空间是理解社会的两个基本维度。6G传播环境呈现出时间即刻和空间萎缩的特征,这种时空偏倚结构为“此时此刻”化、全息化、去背景化和随机化等新传播样态创造了条件。然而,传播场域的加速度与其他场域的加速度难以同步,这将不仅促发新闻传播系统的多种去同步化风险,而且还会导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体在内的多层面的社会系统去同步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传播样态 时间加速 空间萎缩 去同步化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书:图书出版传播的“新”样态 被引量:6
4
作者 潘俊成 王江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38,共3页
融媒体书是在一种媒体的基础上,融入数种其他媒体形式的知识产品,是图书出版传播的新兴样态。在内容上,融媒体书拓展了传统图书内容的载体维度,重构了内容生产机制,增加了内容美学价值。在形式上,融媒体书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特... 融媒体书是在一种媒体的基础上,融入数种其他媒体形式的知识产品,是图书出版传播的新兴样态。在内容上,融媒体书拓展了传统图书内容的载体维度,重构了内容生产机制,增加了内容美学价值。在形式上,融媒体书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特征,比传统图书更具形式张力。在传播机制方面,融媒体书实现了矩阵化开发、社交化裂变和场景化传播,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为了进一步促进融媒体书的出版传播,出版机构应树立打造精品内容的意识,依托新技术不断优化出版模式,将精准导流作为传播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书 图书出版 传播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博物馆传播新样态及其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突发疫情倒逼博物馆传播方式快速变化。以传播和弘扬文化为使命的“云游博物馆”“云看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使得博物馆传播面临市场布局不平衡、与经济协调融合不深入、主阵地效应认识不到位、文化资源传播... 突发疫情倒逼博物馆传播方式快速变化。以传播和弘扬文化为使命的“云游博物馆”“云看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使得博物馆传播面临市场布局不平衡、与经济协调融合不深入、主阵地效应认识不到位、文化资源传播总体显示度不充分等诸多困境。文章总结博物馆传播实践,探究博物馆传播理论,从丰富文化资源服务供给层面建立多元化服务平台,提升运营能力,扩大服务公众覆盖面;通过提升文化传播全民参与度,提高博物馆文化资源普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构建常态化、可持续、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传播新样态,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以应对当下公众需求和新技术背景下博物馆传播模式的挑战,推进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传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的传播形态:思考与前瞻 被引量:6
6
作者 贾文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3,共8页
我国学界对于"未来的传播形态"的研究涵盖未来媒体发展趋势、未来新闻媒介样态、未来新型传播关系等领域。主要观点属于一边倒的媒介技术主义,缺乏对以开发虚拟空间为主的硅谷模式的批判,也忽视了对以开发通达实体空间为主,... 我国学界对于"未来的传播形态"的研究涵盖未来媒体发展趋势、未来新闻媒介样态、未来新型传播关系等领域。主要观点属于一边倒的媒介技术主义,缺乏对以开发虚拟空间为主的硅谷模式的批判,也忽视了对以开发通达实体空间为主,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一带一路"模式对形塑未来传播形态潜能的探讨。未来传播形态研究,除了沿着媒介技术主义的视角继续向广度和深度方向拓展,以媒介环境的发展与媒介样态的更新进步为基础,还应该加强以为实现新人文理想为目的"一带一路"模式在形塑未来传播形态过程中的作用。只有用技术与人文互为融合的研究视角才能准确判断未来的传播形态。只有用科技融入人文的实践模式才能打造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成的未来传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传播 传播样态 传播关系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新闻播音员与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角色统一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克萌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6期81-82,共2页
新闻栏目在各个广播电视媒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闻栏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身份确定和角色定位近年来一直是媒体和播音员主持人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单一的新闻栏目播音员或主持人已经难以适应新闻栏目发展... 新闻栏目在各个广播电视媒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闻栏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身份确定和角色定位近年来一直是媒体和播音员主持人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单一的新闻栏目播音员或主持人已经难以适应新闻栏目发展的要求,在二者之间找到区别和相通性,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栏目 传播样态 角色统一 矛盾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