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一个新的H^1-Galerkin非协调混合有限元格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东洋 周家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对广义神经传播方程提出了一个新的H1-Galerkin非协调混合有限元格式.其逼近空间不需满足LBB相容条件,并且在不采用Ritz投影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插值函数得到了与以往协调有限元方法相同的H1-模和L2-模的误差估计.
关键词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 H1-Galerkin混合元 LBB条件 非协调元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新的混合三角形元格式 被引量:2
2
作者 石东洋 陈金环 林红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首先将一个各向异性线性三角形元应用到广义神经传播方程,建立了一个新混合元格式,利用单元上插值、平均值和导数转嫁技巧,在不需要引入传统广义椭圆投影的前提下,给出了相关未知量的L2-模误差估计;其次,将其推广到任意阶格式的情形.
关键词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 各向异性 新混合元格式 L2-模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广义神经传播方程非协调元超收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志林 陆风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讨论了变系数广义神经传播方程在半离散格式下的一类非协调有限元逼近,利用平均值技巧、单元的正交性及相容误差比插值误差高一阶的性质,得到了最优的误差估计和超逼近结果,进一步地,通过插值后处理技术得到了整体超收敛结果.
关键词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 变系数 非协调元 超逼近和超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广义神经传播方程的有限元方法及其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志跃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647-654,共8页
对一类广义神经传播方程构造了一个全离散的 Galerkin近似 .定义了一种截断误差 ,并利用一种技巧构造性地得到了近似解的稳定性 ,从而证明了其收敛性是最优的 .
关键词 神经传播方程 Galerkin近似 稳定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拟线性神经传播方程的紧LOD差分格式
5
作者 高广花 王同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引入变量将方程从形式上降阶,提出了求解一类拟线性神经传播方程的紧局部一维(LOD)差分格式,并应用能量方法给出了格式的误差估计,得到该格式在L2模下具有O(Δt2+h4)的精度.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拟线性神经传播方程 紧LOD差分格式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层状多孔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方程的传递矩阵解法
6
作者 李晓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4,365,共6页
基于Biot理论,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是一个耦合问题。由于此模型的复杂性,难以给出高效的数值解法。为此本文提出了地震波在层状饱和多孔黏弹性介质中传播的一种实用求解方法,即在所研究的层状三维模型中,对时间域用拉氏变换,对空间... 基于Biot理论,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是一个耦合问题。由于此模型的复杂性,难以给出高效的数值解法。为此本文提出了地震波在层状饱和多孔黏弹性介质中传播的一种实用求解方法,即在所研究的层状三维模型中,对时间域用拉氏变换,对空间域用傅氏变换,将原问题变换为具有六个独立变量的常微分方程组,每个变量只是深度坐标和一个水平坐标的函数,进而得到关于每一层中波的传播问题的传递矩阵,再用数值方法求出传递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此算法的核心是首先求出在变换后的空间中的波场,然后用FFT方法进行傅氏和拉氏反变换得到在时间域的波场。文中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推导和数值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传播方程 黏弹性层状多孔介质 传递矩阵 固—流耦合模型 正演模拟 快速傅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λ模型的充填节理中P波传播规律分析
7
作者 柴少波 文成伍 +1 位作者 宋浪 徐盈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7,共10页
作为岩体软弱结构面,节理中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对岩体动力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特别地,充填节理因其厚度及充填材料特性,使得应力波传播规律变得复杂。现有关于充填节理中的波传播理论分析研究较少,且很少考虑接触界面的非线性变形特征。... 作为岩体软弱结构面,节理中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对岩体动力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特别地,充填节理因其厚度及充填材料特性,使得应力波传播规律变得复杂。现有关于充填节理中的波传播理论分析研究较少,且很少考虑接触界面的非线性变形特征。为此,采用g-λ模型来描述充填节理接触面法向变形行为,考虑节理充填层的影响,利用改进的时域递归法建立了应力波在充填节理中的传播方程,并对P波的透反射系数进行参数化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认为λ是关于节理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参数,随着λ的增大,节理刚度非线性增加的速度会增加;应力波的透反射系数对入射角的变化较为敏感,P波的反射系数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P波的透射系数变化较为平缓,而入射角继续增大时,P波的透射系数会陡降;整体来看,节理的初始法向刚度的变化对P波的透反射系数影响较大,而切向刚度的变化对S波的透反射系数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应力波在含充填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充填节理 g-λ模型 传播方程 透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961.78℃分温区90国际温标的传播不确定度方程 被引量:3
8
作者 傅广生 康志茹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5,共5页
通过直接对内插方程求导,获得了0.01~961.78℃分温区的传播不确定度方程。其灵敏度系数的基本结构与内插方程相同,仍然是组成原内插方程的基础函数的线性组合,但组合系数不同,且仍是一分段函数。
关键词 计量学 ITS-90温标 不确定度 传播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波方程与运动模糊图像恢复(英文) 被引量:18
9
作者 蔡利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6-471,共6页
首选讨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所导致的图像模糊的去除 ,包括运动方向和位移量的探测和原始图像的递推求取 ,然后推广到任意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上 .
关键词 传播方程 运动模糊 图像恢复 频率域处理 空间域处理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传播波方程模糊图像处理的气固两相流颗粒速度测量方法
10
作者 宋鼎 彭黎辉 +1 位作者 陆耿 杨士元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1-43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气固两相流固体颗粒速度测量方法.通过控制CCD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获得颗粒的运动模糊图像,利用传播波方程方法估计出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长度,并根据透镜成像原理所建立的运动模糊长度与颗粒运动速度之间的联...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气固两相流固体颗粒速度测量方法.通过控制CCD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获得颗粒的运动模糊图像,利用传播波方程方法估计出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长度,并根据透镜成像原理所建立的运动模糊长度与颗粒运动速度之间的联系,最终获得颗粒的运动速度.在小型气固两相流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颗粒速度与用于实验对比的静电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固两相流 颗粒速度测量 运动模糊图像 传播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播波方程的图像恢复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艳春 蔡利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35,共6页
 图像恢复的质量评价可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在实际应用中,原始图像是未知的.对此,现有的客观评价准则还很不完善,所以最常用的还是主观评价方法.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引起的图像模糊,已经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波方程的恢复方法及其...  图像恢复的质量评价可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在实际应用中,原始图像是未知的.对此,现有的客观评价准则还很不完善,所以最常用的还是主观评价方法.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引起的图像模糊,已经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波方程的恢复方法及其恢复质量的客观评价准则.着重对该客观评价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报告与分析,验证其可行性、直观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恢复 图像质量 客观评价 传播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钻井回压压力波在井筒中传播的速度和时间规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闫铁 屈俊波 +2 位作者 孙晓峰 陈烨 潘一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7-84,共8页
控压钻井过程中当监测到井底发生气侵尤其是溢流时,通常通过调节回压泵和节流管汇阀门给井筒施加回压来重新构建井底压力平衡。但气侵后回压压力波到达井底的时间有一个明显的滞后,如仍认为井口回压瞬间加载到井底,由此计算得到的井筒... 控压钻井过程中当监测到井底发生气侵尤其是溢流时,通常通过调节回压泵和节流管汇阀门给井筒施加回压来重新构建井底压力平衡。但气侵后回压压力波到达井底的时间有一个明显的滞后,如仍认为井口回压瞬间加载到井底,由此计算得到的井筒相关参数与实际井筒流动参数必然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有可能造成井控失效甚至引发井喷。为此,基于整体平均气液两相流模型,以回压压力波在井筒中传播速度和时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环空气液两相流动的压力波传播方程,并引入气液相间作用力对方程组进行耦合求解。计算结果表明:(1)压力波波速随钻井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气率、虚拟质量力系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先急剧变化,之后变化幅度缓慢;(2)当含气率大于0.10或虚拟质量力系数大于0.20时,气液相间动量已充分交换,压力波波速的减小幅度变缓,趋于稳定。以四川盆地蓬莱9井为例,计算得到压力波单次传播的平均时间约为50 s,4个回合的总传播时间约为200s,占系统控制响应总时间的67%以上。结论认为,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压力波在环空中的传播速度及传播时间更加符合实际井况,可大幅度提升MPD钻井系统控压响应时间的准确性和自适应节流阀控制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MPD) 气侵 气液两相流模型 虚拟质量力系数 气液两相流 压力波传播方程 压力波波速 控制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拟双曲方程Hermite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洪亮 乔保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9,10,共6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一类广泛的非线性广义神经传播方程。首先,讨论其在半离散格式下解的收敛性;其次,利用插值算子与R itz-Volterra投影相一致的特殊性质得到了解的超逼近性质;最后,通过构造一个插值后处理算子导出了解的整体超收敛结果。
关键词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 Hermite元 半离散 超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非线性内孤立波在斜坡上的传播演化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郅长红 陈科 尤云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6-923,共8页
采用简化的变系数内孤立波传播方程来描述弱非线性内孤立波在不同坡度斜坡上的传播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弱非线性内孤立波在通过斜坡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裂现象,分裂为首波和尾波列.在通过斜坡的传播过程中内孤立波主要受到由... 采用简化的变系数内孤立波传播方程来描述弱非线性内孤立波在不同坡度斜坡上的传播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弱非线性内孤立波在通过斜坡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裂现象,分裂为首波和尾波列.在通过斜坡的传播过程中内孤立波主要受到由地形诱导产生的浅化效应和能量耗散作用.对于非线性较弱的内孤立波,地形导致的浅化效应占主导作用,振幅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而波速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在相同的地形条件下,随着初始振幅增大,振幅的增加量减小,波速的减小量增加.随着斜坡坡度的增大,非线性内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能量耗散作用逐渐大于浅化效应,使得内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先增大后减小.当经过临界点(上下层流体深度相同的点)后,内孤立波由下凹型转变为上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两层流体 变系数内孤立波传播方程 斜坡地形 浅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三阶拟线性双曲型方程初值问题
15
作者 刘法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55-59,共5页
本文考虑非线性粘弹性杆中波传播方程ρ_(lll)-ρ_(xxl)+αρ_(ll)=βσ(ρx)x,α、β>0的初值问题,得到了其初值问题整体光滑解的存在性定理。
关键词 传播方程 初值问题 整体光滑解 双曲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传播特性的配电网电压暂降随机预估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谢伟伦 薛峰 黄志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3-171,共9页
敏感负荷的大量投运使得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压暂降的快速有效预估成为当前电压暂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传播特性的配电网电压暂降随机预估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拓扑搜索电压暂降传播路径,通过序分量法... 敏感负荷的大量投运使得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压暂降的快速有效预估成为当前电压暂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传播特性的配电网电压暂降随机预估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拓扑搜索电压暂降传播路径,通过序分量法获得不同路径下电压暂降的垂直/水平传播特性。进而根据路径搜索结果建立故障源至负荷侧的配电网电压暂降传播方程。最后结合不同故障类型及线路故障率计算暂降凹陷域和相应预估指标。对某实例配电网系统开展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配电网 传播方程 凹陷域 随机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啁啾脉冲在二能级介质中的传播效应
17
作者 许康 阿布力米提.吾买尔 +2 位作者 张敏华 任立庆 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一级微扰近似下,研究了弱啁啾脉冲光场与二能级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了驱动场在这种二能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给出光场与二能级系统相互作用的密度矩阵方程,利用一级微扰近似得到密度矩阵方程的解.由光场传播的波动方程得到信号场振幅... 在一级微扰近似下,研究了弱啁啾脉冲光场与二能级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了驱动场在这种二能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给出光场与二能级系统相互作用的密度矩阵方程,利用一级微扰近似得到密度矩阵方程的解.由光场传播的波动方程得到信号场振幅所满足的方程,取一级近似得到传播方程的解析表述,给出介质中极化强度随时间的震荡过程和啁啾光场在二能级介质中的干涉效应.结果表明:信号场与输入场之间会发生干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方程 干涉现象 啁啾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行波解
18
作者 冯世全 许建楼 +1 位作者 魏世鹏 齐瑞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90-92,共3页
用最近提出的(G′/G)展开法,简单直接地求出了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和神经脉冲传播方程的含有两个任意参数的行波解。当参数取特殊值时,可得文献中的相应的特别结果。
关键词 对流-扩散方程 神经脉冲传播方程 (G’/G)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体内缺陷诊断用调制红外脉冲波的传播特性
19
作者 赵龙章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用热能波传播微分方程表达调制红外脉冲注入绝缘体内形成热能波传播的热不平衡状态以及绝缘体的热扩散系数,介质的密度,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绝缘体中的介质信息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动态响应确定绝缘体和缺陷层的温度分布,采取测量... 用热能波传播微分方程表达调制红外脉冲注入绝缘体内形成热能波传播的热不平衡状态以及绝缘体的热扩散系数,介质的密度,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绝缘体中的介质信息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动态响应确定绝缘体和缺陷层的温度分布,采取测量几种不同调制频率下光热辐射信号的振幅、相位以及增加脉冲热能波的峰值强度方法,联立得到相应参数值,确定出缺陷层的未知参数如位置、厚度、热导率、热扩散系数等.尤其适合于层状复合材料、带有表面涂层或镀层及胶合结构存在层间缺陷、空洞、裂纹的无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体 缺陷诊断 调制红外脉冲波 传播微分方程 动态响应 热扩散系数 力学性能 无损探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损失特征及其不确定性
20
作者 张泽乾 刘鹏 +5 位作者 刘浩 许浩 周婷婷 王淑 李娟花 孙丽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23-6936,共14页
准确量化活性氮损失是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管理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研究农业生产消费系统的氮损失特征,采用误差传播方程量化氮损失的不确定性,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其传播机制进行分析... 准确量化活性氮损失是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管理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研究农业生产消费系统的氮损失特征,采用误差传播方程量化氮损失的不确定性,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其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活性氮损失总量由2011年的(1841.0±150.4)Gg/a上升至2013年的(1874.1±154.2)Gg/a,随后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1636.4±144.6)Gg/a。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子系统是活性氮损失最大的两个源,10年平均占比分别为37.5%和31.0%。10年间,二者的活性氮损失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而居民消费和废物管理子系统活性氮损失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大气环境是系统活性氮损失最主要的汇,10年平均占比为52.2%。不确定性方面,系统活性氮损失总量的不确定性为8.1%—8.8%,其中,废物管理子系统和地表水环境活性氮损失分别为不确定性最高的源和汇。由人类活动水平数据和氮流参数引入的系统氮损失的不确定性分别为1.2%—1.3%和8.0%—8.8%,表明后者是氮损失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子系统和地表水环境损失对系统氮损失总量不确定性的贡献最大,分别为27.4%和50.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分氮损失通量及其不确定性两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氮损失总量的不确定性,且各组分氮损失通量是影响不确定性传播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损失的不确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氮流 氮损失 误差传播方程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