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下刺: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基于Reddit评论区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丽 满运玖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7,共12页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发现,翻译困扰和认知层次是影响海外读者接受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海外读者往往被网文中的外在文化符号吸引但对其中大众文化的草根特性深刻拒斥,对...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发现,翻译困扰和认知层次是影响海外读者接受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海外读者往往被网文中的外在文化符号吸引但对其中大众文化的草根特性深刻拒斥,对深层文化价值则视而不见,即中国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形”与“质”的割裂。建议提升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注重文化适应性,提升创作者的跨文化传播自觉性,展现中国文化的多元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网络文学 跨文化传播 出海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调侃的类型及对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谢佩洪 李单萌 +1 位作者 郑明珠 乔添琦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7-1154,共18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品牌间的互动方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化。近几年,品牌开始通过社交媒体采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进行互动,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轮番调侃的形式,具体表现为互黑、互撩、互捧等行为,这种互动形式被定义为“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品牌间的互动方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化。近几年,品牌开始通过社交媒体采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进行互动,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轮番调侃的形式,具体表现为互黑、互撩、互捧等行为,这种互动形式被定义为“品牌调侃”。品牌调侃不仅吸引了消费者关注,还能有效提升品牌传播效果。然而,目前有关品牌调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其品牌传播效果影响机制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以丰富品牌调侃的研究内容。本研究聚焦于品牌调侃典型事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品牌调侃对品牌传播效果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品牌调侃对品牌传播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品牌认同和品牌体验均在品牌调侃与品牌传播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品牌知名度在品牌调侃与品牌传播效果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诠释了品牌调侃对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还拓展了对品牌调侃类型的研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同时也为品牌调侃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调侃 品牌互黑 品牌互撩 品牌互捧 品牌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科普视频制作及新媒体传播效果研究
3
作者 周启启 牟绍玉 +4 位作者 何海燕 童立纺 谢燕 徐凤玲 张俊卿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3-117,共5页
目的研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系列科普作品,评价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为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新路径。方法邀请18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面对公众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科普内容,制作成科普视频。选择微信和哔哩哔哩(B... 目的研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系列科普作品,评价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为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新路径。方法邀请18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面对公众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科普内容,制作成科普视频。选择微信和哔哩哔哩(B站)2个新媒体平台进行为期2个月的推广活动,通过传播力、影响力和用户特征来评价作品的传播效果。结果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科普内容包括6个模块、25个核心知识点,制作成6个科普视频;视频在微信公众号与B站的传播力分别是344.78与1613.67,影响力分别为34.56与47.55;用户特征显示:B站受众以青年男性为主,微信受众以中年女性为主。结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系列科普视频内容科学,在新媒体平台推广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安宁疗护 科普视频 新媒体 微信 B站 传播效果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对目的地网络传播效果的fsQCA分析
4
作者 燕阳 李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该研究以我国46个旅游目的地中的90个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为样本,运用LDA2vec模型对游客网络评论文本进行条件变量挖掘,并以权威传播指数作为结果变量,旨在探讨不同地理区域中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对网络传播效果的fsQCA影响... 该研究以我国46个旅游目的地中的90个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为样本,运用LDA2vec模型对游客网络评论文本进行条件变量挖掘,并以权威传播指数作为结果变量,旨在探讨不同地理区域中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对网络传播效果的fsQCA影响。研究认为:(1)国家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包含度假服务感知、交通服务水平、特色体验打卡、服务管理能力、萌新滑雪体验、劣质服务印象、滑雪服务水准、冰雪游历趣味、经济出行体验和魅力地理景观共10个条件变量,且各条件变量以组态形式影响目的地的网络传播效果。(2)东北地区包含6条高传播效果组态,总体呈现出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特征;华北地区的高传播效果组态为2条,均以度假服务感知为共同的核心条件;中部地区的高传播效果组态为2条,均以经济出行体验为共同的核心条件;西北地区也包含6条高传播效果组态,其中滑雪服务水准为绝大部分组态的核心条件,研究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基于此,提出应强化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一体化建设、完善华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系统化设计、扩大中部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经济性优势、注重西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层次化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体育旅游 旅游目的地 滑雪 游客感知意象 网络传播效果 LDA2ve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何以生成——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5
作者 付城 范成文 涂文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24,共14页
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有效传播是扩大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关键议题。研究以开通微信公众号的18种体育学术期刊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3个维度,探讨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 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有效传播是扩大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关键议题。研究以开通微信公众号的18种体育学术期刊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3个维度,探讨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组态构型与生成机制。研究发现: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高传播效果生成存在3种组态构型与3种理论机制,分别是以主体驱动构型为基础的主体赋能机制、以内容驱动构型为基础的内容牵引机制和以综合驱动构型为基础的协同共促机制。认证主体和阅读量是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有效传播的核心条件,且不同维度因素间存在等效替代关系,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实现有效传播。提升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可从强化组织嵌入、提升运营能力,推动内容策略差异化与表达方式转型,以及构建“主体—内容—媒介”融合体系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术期刊 微信公众号 传播效果 传播主体 传播内容 传播媒介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综艺节目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0个样本的定性比较分析
6
作者 刘鸣筝 苏芊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运用fsQCA法对2021—2023年间30个有代表性的网络综艺节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没有任何变量可以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必要因素,传播效果是多种复杂影响因素共同组合的产物,其中营销和视频时长是较重要的两个条件变量。共有4类模式5个前因条... 运用fsQCA法对2021—2023年间30个有代表性的网络综艺节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没有任何变量可以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必要因素,传播效果是多种复杂影响因素共同组合的产物,其中营销和视频时长是较重要的两个条件变量。共有4类模式5个前因条件构型引致传播效果,同时影响网络视频节目传播效果的多条件组合路径也有5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综艺节目 传播效果 fsQCA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侯震 赵勇 +5 位作者 田艳涛 朱宝亮 陈果 童惟依 邓靖飞 李扬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3-918,共6页
目的 以中国抗癌协会抖音账号内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抗癌协会” 2个抖音账号中的科普视频,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目的 以中国抗癌协会抖音账号内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抗癌协会” 2个抖音账号中的科普视频,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中心路径、边缘路径和内容发布时间3个方面分析影响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9条健康科普短视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心路径方面的视频内容(β=-0.243)、出镜医务工作者职称(β=0.188)、视频时长(β=-0.408),边缘路径方面的标签数量(β=0.325)和内容发布时间方面的视频发布时间(β=-0.278)是影响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P<0.1)。结论 出镜医务工作者职称、视频标签数量、短视频时长及发布时间是影响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故相关部门应重视青年医务工作者科普能力的培养工作,优化健康科普短视频制作及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视频 传播效果 影响因素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HSM)的在线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涛 刘佳怡 邓胜利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8,共8页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热门应用,在线知识类视频的传播效果包括传播广度、传播认同度和传播参与度等对于视频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信息处理的启发式—系统式模型(HSM),研究了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研究在线爬取B站1...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热门应用,在线知识类视频的传播效果包括传播广度、传播认同度和传播参与度等对于视频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信息处理的启发式—系统式模型(HSM),研究了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研究在线爬取B站12301条知识视频数据,从中提取出各变量的对应字段信息,采用STATA进行分析,并考察粉丝数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发布者特征、标题特征、封面特征、内容主题、视频时长和标签等显著影响视频传播效果,且粉丝数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视频平台需要重视这些启发式和系统式因素,从而提高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以获取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类视频 传播效果 启发式—系统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受众媒介接触行为对武术文化传播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辛双双 马秀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章在构建微观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合成传播效果综合指数。采用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与媒介接触种类数等几个维度作为媒介接触行为概念,借助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媒介接触行为对不同教育程度海外受众的武... 文章在构建微观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合成传播效果综合指数。采用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与媒介接触种类数等几个维度作为媒介接触行为概念,借助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媒介接触行为对不同教育程度海外受众的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个媒介接触行为指标均与传播效果存在正相关,并且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传统媒介接触类型数与网络新媒介接触类型数相对于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对不同教育程度群体的武术传播效果调节效应要显著,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元的,媒介接触行为有待于后续研究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接触 传播效果 武术文化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电影中社交媒体元素的嵌入与传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权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2-66,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交媒体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影艺术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多部当代电影作品巧妙地将社交媒体元素纳入其中,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显著提升了电影的叙事层次,还为角色塑造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更重要的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交媒体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影艺术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多部当代电影作品巧妙地将社交媒体元素纳入其中,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显著提升了电影的叙事层次,还为角色塑造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的引入对电影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电影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通过对当代电影社交媒体元素的嵌入与传播效果分析,可以看到社交媒体在当代电影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观众情感共鸣的强烈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电影 社交媒体元素 叙事能力 角色塑造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效果提升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基于YouTube热门视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乾丙 王相飞 周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采用定性比较与回归分析法,对YouTube平台中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热门视频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信息来源特征因素与传播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并构成三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 采用定性比较与回归分析法,对YouTube平台中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热门视频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信息来源特征因素与传播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并构成三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组态路径,分别表现为:以系列短视频创作为主的内容支撑型、以过往内容二次创作为主的专业解读型、以迷影叙事为主的个人创作型路径。对应组态路径,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应:丰富系列视频的叙事题材,注重传统体育元素与人物日常细节刻画;发挥官方叙事者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传统体育的价值理念;扩大迷影群体规模,优化个体叙事者关于传统武侠的戏仿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国际传播 海外社交媒体 传播效果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说服理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效果研究
12
作者 彭立春 禹思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从说服理论视角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传播主体权威性不强、传播话语趣味性不够、传播情境过于单一性以及传播对象被动性等不足之处。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丰富话语传播情境的多... 从说服理论视角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传播主体权威性不强、传播话语趣味性不够、传播情境过于单一性以及传播对象被动性等不足之处。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丰富话语传播情境的多样性、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传播对象的主动性等途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话语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的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付少雄 苏一琦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9,共13页
短视频辟谣的关键在于提升辟谣信息传播力。为此,分析辟谣短视频的内容设计与发布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可以提升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深化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本研究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965条有效官方辟谣短视频进行人工编码,基于启发-系... 短视频辟谣的关键在于提升辟谣信息传播力。为此,分析辟谣短视频的内容设计与发布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可以提升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深化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本研究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965条有效官方辟谣短视频进行人工编码,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model,HSM),将启发式线索(辟谣短视频发布技巧)和系统式线索(辟谣短视频中枢内容、边缘内容)进行短视频平台内的情景化,以点赞数、评论数、收藏数以及分享数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启发-系统式线索对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点赞数,启发式线索中的主题类型,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符号与模态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收藏数,启发式线索中的时长、发布时间段、主题类型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样式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评论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分享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联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信息陈述方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延展了辟谣短视频的研究角度,拓展了启发-系统式模型的研究情境,明晰了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系统式模型 辟谣短视频 传播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学习临场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艳 林巧 李卫东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利用直播学习临场感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是数字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本研究基于心流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构建了一个直播学习临场感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 096份问卷调查数... 利用直播学习临场感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是数字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本研究基于心流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构建了一个直播学习临场感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 09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直播学习临场感显著正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心流体验和学习投入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应迎合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直播学习临场感,帮助其增强心流体验、增加学习投入;大学生应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水平,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直播学习临场感 传播效果 心流体验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提素”科普大赛发布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雨蕾 朱正杰 +5 位作者 施正丽 胡洋 张么九 徐菲 韩晔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了解“2023年‘健康提素’——新媒体健康科普创新大赛”相关发布信息的传播情况,为今后持续高质量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的传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V5.0)系统收集“2023年‘健康提素’——新媒体健康科普创... 目的了解“2023年‘健康提素’——新媒体健康科普创新大赛”相关发布信息的传播情况,为今后持续高质量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的传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V5.0)系统收集“2023年‘健康提素’——新媒体健康科普创新大赛”的相关发布信息,按照发布平台、发布主体分类统计发布信息及其传播效果(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数据。结果共收集到来自41个平台、210个主体发布的991条信息。发布平台方面,抖音的总阅读量(24.4%)、总点赞数(34.3%)、总评论数(96.4%)和总转发数(95.7%)占比均较高,快手的总阅读量(35.6%)、总点赞数(63.3%)均次之。发布主体方面,健康教育机构的发布总数占比较高(43.4%),商业媒体的总点赞数占比较高(63.0%),医院科普平台的总评论数占比较高(55.1%),且健康教育机构(48.6%)、医院科普平台(45.2%)的总转发数占比均较高。结论“健康提素”科普大赛的相关发布信息中,不同平台、不同主体的传播特点不同。未来应根据各平台、各主体传播特点,引导其多方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传播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提素 清博大数据 新媒体传播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内容生成逻辑及其对宏观传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昝小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是AIGC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开路先锋。研究首先揭示了ChatGPT内容生产的微观机制,提出了ChatGPT内容生产系统模型,由此决定了ChatGPT填平知识鸿沟的微观机制和...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是AIGC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开路先锋。研究首先揭示了ChatGPT内容生产的微观机制,提出了ChatGPT内容生产系统模型,由此决定了ChatGPT填平知识鸿沟的微观机制和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智力分布曲线,建立了ChatGPT可以填平的智力鸿沟(I_(p))的定量数学模型,为具体评估ChatGPT提升宏观传播效果(E_(ma))提供了定量基础,从形式上构造了宏观传播效果(E_(ma))和知识鸿沟(I_(p))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可以揭示ChatGPT提升宏观传播效果(E_(ma))的具体实现途径。研究发现了“高阶信息”的存在,提出了高阶信息的概念及其数学描述。提问次数越多,ChatGPT生成的内容越精确的现象,正好反映了高阶信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内容生产系统 智力鸿沟 高阶信息 宏观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新闻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探究——以“网易数读”和“RUC新闻坊”微信公众号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润萍 侯巍 +1 位作者 陈泽庆 李彤菲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本文以“网易数读”与“RUC新闻坊”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影响移动端数据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受众对数据新闻的关注因素,确定自变量。抽取样本推文,对可视化处理、报道情绪、新闻类型等内容特征编码分析,确定因变... 本文以“网易数读”与“RUC新闻坊”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影响移动端数据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受众对数据新闻的关注因素,确定自变量。抽取样本推文,对可视化处理、报道情绪、新闻类型等内容特征编码分析,确定因变量。通过量化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可视化操作的复杂程度与数据新闻传播效果呈正相关,报道情绪和新闻议题对传播效果均没有显著影响。新闻类型会影响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且事件型比话题型的数据新闻作品有更强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数据可视化 传播效果 “RUC新闻坊” “网易数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新媒体健康科普信息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佳佳 黄茂源 +2 位作者 武慧媛 刘皓冉 李卓群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4-1069,1074,共7页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新媒体发布的健康科普信息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开展健康科普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方法基于10所医学院校于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和短视频发布的健康科普信息,采...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新媒体发布的健康科普信息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开展健康科普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方法基于10所医学院校于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和短视频发布的健康科普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科普信息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829条健康科普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微博为参照,微信视频号发布的优质健康科普信息综合传播度、传播认同度和传播参与度更高,OR值分别为474.081(95%CI:112.392~1999.719)、220.319(95%CI:29.045~1671.215)和115.424(95%CI:86.044~542.146);以标题字数>27字为参照,≤10字标题的优质健康科普信息综合认同度更高,OR值为1.635(95%CI:0.698~3.829);以综合科普内容主题为参照,药物知识内容主题的优质健康科普信息综合传播度、传播认同度和传播参与度更高,OR值分别为60.056(95%CI:1.942~1856.936)、8.586(95%CI:1.496~49.291)和58.256(95%CI:1.864~1820.216)。结论传播渠道、内容主题和标题字数是影响医学院校健康科普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未来医学院校应建立以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为核心的多媒体矩阵进行分众传播,根据受众健康新观念、新需求,构建对话与共建型健康科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健康科普 传播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热度 挖掘深度 拓展广度——从三个纬度谈文物展览设计策划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丹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基于宣传理念设计策划的文物展览,不仅要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而且要让文物走进观众的心里,最大限度发挥展览的传播效果。借鉴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福建博物院近年来举办的三个临时展览,注重设计策划、效果评估,重点围绕热度... 基于宣传理念设计策划的文物展览,不仅要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而且要让文物走进观众的心里,最大限度发挥展览的传播效果。借鉴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福建博物院近年来举办的三个临时展览,注重设计策划、效果评估,重点围绕热度的把握、深度的挖掘、广度的拓展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展览主题,创新策划展览方式,取得良好的宣传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展览 传播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主题展览的传播效果探析——以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为例
20
作者 冯羽 周露怡 +1 位作者 王晨玮 倪杰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6,共10页
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不仅挖掘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实现了从“文物展示”到“透物见人”的转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由此,深入分析展览传播效果,对于全面提升展览策划水平、优化展览展示内容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跟... 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不仅挖掘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实现了从“文物展示”到“透物见人”的转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由此,深入分析展览传播效果,对于全面提升展览策划水平、优化展览展示内容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跟踪计时、观众访谈及话语文本可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可对观众的行为、话语和感受做进一步归纳总结,达到预期探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主题展览 观众行为 话语分析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