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人工智能之魅: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省思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晋 曹浩帆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72,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勾勒了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美好前景,社会舆论和学术研究主流聚焦时空重组和感官重构的数字“乌托邦”的无限可能或人机共生的“后人类”主体性重构。在承认人工智能带来生活便捷性的同...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勾勒了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美好前景,社会舆论和学术研究主流聚焦时空重组和感官重构的数字“乌托邦”的无限可能或人机共生的“后人类”主体性重构。在承认人工智能带来生活便捷性的同时,本文反思了这一“脱实向虚”的技术迷思对人工智能的“赋魅”,聚焦其在能源消耗、异化劳动以及终端设备的报废处理等层面所导致的环境隐忧,透过讨论人工智能的“不智能”性和“虚拟世界”的“不虚拟”性,进一步省思被遮蔽的社会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和环境代价。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及其传播的迷思已经融合了从技术合理性(Technology Rationality)到支配合理性(Rationality of Domination)的生活规定性,人类思想以及生态环境均被严密的、定型的数学模型化、数据化、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人工智能 媒介物质性 异化劳动 电子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纷争与辨正: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属性与理论特质
2
作者 陈世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属性众说纷纭,其不具备成为学科的建制条件,更不能被学科所规训,而是一种研究路径和范式,外显为一个学术流派和学术传统。传播学科是传播政治经济学母体,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科发展的动力,二者交融互通、齐头并...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属性众说纷纭,其不具备成为学科的建制条件,更不能被学科所规训,而是一种研究路径和范式,外显为一个学术流派和学术传统。传播学科是传播政治经济学母体,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科发展的动力,二者交融互通、齐头并进。传播政治经济学以批判性的立场和建构性的指向,揭示了政治与经济权力的共谋、文化与技术的合一,体现了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与时俱进的敏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学术属性 理论特质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情感消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虚拟“她消费”为例的考察
3
作者 杨嵘均 谢芷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2,共11页
“乙女游戏”“陪玩陪聊”等虚拟“她消费”已成为一股时新潮流,因其主要消费群体为女性,并且其消费场所主要是在网络虚拟空间,所以将其称为虚拟“她消费”。作为性别消费的一种社会表征,是女性通过符号展演表达情感需求的途径,在形式... “乙女游戏”“陪玩陪聊”等虚拟“她消费”已成为一股时新潮流,因其主要消费群体为女性,并且其消费场所主要是在网络虚拟空间,所以将其称为虚拟“她消费”。作为性别消费的一种社会表征,是女性通过符号展演表达情感需求的途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赛博格化的符号消费现象——它体现以提供情感服务为代表的虚拟化的、符号化的、商品化的虚拟情感消费,其在本质上则是受资本操控的、以生产“伪情感”为手段的情感资本化。如果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看,虚拟“她消费”实际上是在资本操纵和裹挟下被作为情感消费的增殖手段,其极易加深消费异化和情感异化。为避免陷入情感乌托邦,必须在了解以虚拟“她消费”为典型消费特征的情况下,正确认识虚拟情感消费的本质。通过构建理性表达情感的社会渠道,让人们回到正常的、健康的、理性的而且是自我认同和情感认同的生活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情感消费 虚拟“她消费” 符号展演 情感异化 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专业主义批判:一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29
4
作者 胡翼青 汪睿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6-51,共6页
学界从没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达成过共识,但诸多表述都倾向于将其形容为新闻从业者的一种价值追求。然而从普利策再到新闻的客观性运动,新闻史提供了另一种看问题的视角。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媒体企业经... 学界从没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达成过共识,但诸多表述都倾向于将其形容为新闻从业者的一种价值追求。然而从普利策再到新闻的客观性运动,新闻史提供了另一种看问题的视角。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媒体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与方式,但为了掩盖其高度功利性的实际功能,它通常被标榜为新闻业的职业操守和最高信仰。究其历史成因,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美国科学管理思想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因此当代公民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实际是对传统的新闻管理模式的挑战。人们永远需要专业的新闻,但不一定需要资本主义的新闻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客观性 传播政治经济学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神话:传播政治经济学学科合法性问题辨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翼青 杨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9,共9页
文森特·莫斯可将制度主义、北美权力研究、英国批判社会学、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产业批判等多种研究路径整合到同一个框架下,通过厘清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外部边界,将传播政治经济学建构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该&q... 文森特·莫斯可将制度主义、北美权力研究、英国批判社会学、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产业批判等多种研究路径整合到同一个框架下,通过厘清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外部边界,将传播政治经济学建构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该"学科"既没有一致的逻辑基础,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外部构型,其实质是一种"神话"的建构。莫斯可建构该"神话"的原因在于应对美国国内对左翼学者的边缘化,并争取实现学科话语的主流化。然而莫斯可的学科建构一方面不能得到主流传播学界的认可,另一方面又约束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创造力,使其沦为一种保守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因此对传播政治经济学而言,学科化并不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从传播这个视角切入,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何种独特的景观。去学科化与直面快速变化的实践可能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唯一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合法性 学科 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种草带货”: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32
6
作者 胡翼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6,共8页
网红主播的“种草带货”不断缔造出消费奇迹与媒体奇观,其展现出的复杂性是只关注“政治—经济”维度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主流范式所无法解释的。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拓展: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路径和列斐... 网红主播的“种草带货”不断缔造出消费奇迹与媒体奇观,其展现出的复杂性是只关注“政治—经济”维度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主流范式所无法解释的。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拓展: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路径和列斐伏尔等学者的空间传播政治经济学路径。前者充分展现了“种草带货”如何将参与者的行动逻辑与资本复制的逻辑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后者则展现了“种草带货”在特定社交空间中的谋划。然而,这两种视角仍然没有真正触及传播技术的内在时空逻辑,无法解释流量平台的速度与算法的规则如何建构了“带货”现场的时空情境,如何激发了参与者的狂热行动。这说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中既没有媒介也没有传播,需要通过强化技术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来完成范式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草带货 传播政治经济学 平台媒体 受众商品论 网红主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乡村转向 被引量:12
7
作者 沙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3-56,共4页
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至今,默多克(Murdock)、席勒(Schiller)、赵月枝等学者将之推到高峰。如何超越文化帝国主义,如何超越宏大叙述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及情感发生联系,成为今天面临的问题。本文探索传播政治经济学转型的一种可能性,即... 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至今,默多克(Murdock)、席勒(Schiller)、赵月枝等学者将之推到高峰。如何超越文化帝国主义,如何超越宏大叙述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及情感发生联系,成为今天面临的问题。本文探索传播政治经济学转型的一种可能性,即转向乡村;并分析这一命题是基于何种理论与实践背景提出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又将如何参与乡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乡村文化 商品经济 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镇之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与传播学的传统学派相对的 ,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 :一个是文化批判学派 ;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他们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而与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大相径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 与传播学的传统学派相对的 ,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 :一个是文化批判学派 ;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他们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而与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大相径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 ,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 ,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传统上主要有三大分支 :自由主义 (现在的新经济学派 )、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制度学的分析不仅预示了霸权产生的方式 ,而且指出了传播在其中的重要性———传播创造了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学派 批判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制度学派 研究范式 传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地缘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0
9
作者 姬德强 闫伯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84-92,共9页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和全球性视野中,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跨国技术巨头塑造为新的政治行为主体,挑战着既有的主权国家秩序,从内外部消解着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家权力的相互嵌入表现在国家权力对技术的介入...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和全球性视野中,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跨国技术巨头塑造为新的政治行为主体,挑战着既有的主权国家秩序,从内外部消解着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家权力的相互嵌入表现在国家权力对技术的介入乃至征用,以及人工智能成为意识形态博弈的认知新场域,分化为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影响全球数字领导权的形成。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成为塑造数字地缘政治的结构性力量。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路径介入人工智能的地缘政治分析,需要超越单一的民族国家中心主义框架,分析技术、国家、资本等多元行为主体在这一全球化进程中的多维交互关系,并基于对当下面临问题的识别,探索审慎的应对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地缘政治 传播政治经济学 数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视角与传播学的想象力: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个案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翼青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4期1-1,共1页
黄旦在《"媒介道说"序》中提到:"几年前我们就提出,应将'媒介'确定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入射角,这不仅是为了纠正传播研究重内容、重效果而忽视媒介的偏向,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从'媒介'入手最能抓住传播... 黄旦在《"媒介道说"序》中提到:"几年前我们就提出,应将'媒介'确定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入射角,这不仅是为了纠正传播研究重内容、重效果而忽视媒介的偏向,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从'媒介'入手最能抓住传播研究的根本,显示其独有的光彩."这一论述集中体现了当下发生在传播学中的理论转型,但许多同道似乎还并没有看到这一转型带来的"独有光彩",因此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媒介本身就是一种认识论.那么,媒介视角会带来什么样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观察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学研究 想象力 媒介视角 理论转型 入射角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模仿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90,共12页
从明星、网红引领到普通网友追捧,网络模仿流行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网络模仿主要包括性别互仿、年龄互仿、职业互仿和形象互仿,隐藏着政治观念表达和话语权争夺、文本交易和变现、关系的塑造和维护等诉求,并借助新媒体... 从明星、网红引领到普通网友追捧,网络模仿流行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网络模仿主要包括性别互仿、年龄互仿、职业互仿和形象互仿,隐藏着政治观念表达和话语权争夺、文本交易和变现、关系的塑造和维护等诉求,并借助新媒体技术的编码和改造得以呈现。网络模仿的畸变导致价值观的迷失、道德的滑坡、创新的匮乏和违法的陷阱等问题。网络模仿的出路在于模仿的合理运用,发挥模仿的正面功效,纠正畸变的模仿,营造良好交往氛围,回归创新本位,超越流量逻辑,严格版权管理,营造多姿多彩的网络亚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模仿 传播政治经济学 眼球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晓红 《当代传播》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为主要理论渊源的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加拿大学者达拉斯·斯迈思于1948--1949年间在美国伊力诺伊大学传播研究学院开设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为标志,诞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这一领域以北美与西...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为主要理论渊源的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加拿大学者达拉斯·斯迈思于1948--1949年间在美国伊力诺伊大学传播研究学院开设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为标志,诞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这一领域以北美与西欧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代表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从整体上看,可以从初创时期、蓬勃发展期和反思与拓展时期来描述其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传播政治经济学 国家权力 大众传播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央视二套定位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昶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视域分析了央视二套的定位演变,认为其在"商品化"上体现出了对整体经济普遍商品化过程的促进和对受众商品的优化选择;在"空间化"上体现出企业权力制度边界的广度与深度延伸;在"结构化"... 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视域分析了央视二套的定位演变,认为其在"商品化"上体现出了对整体经济普遍商品化过程的促进和对受众商品的优化选择;在"空间化"上体现出企业权力制度边界的广度与深度延伸;在"结构化"上权力、社会关系与传播实践间产生了相互形塑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二套 传播政治经济学 商品化 空间化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向文化领域的拓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子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8,共9页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文化领域拓展的表现之一,它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对印刷、电子乃至数字媒体的分析,探讨传播技术与资本、市场、政策、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对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代媒体...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文化领域拓展的表现之一,它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对印刷、电子乃至数字媒体的分析,探讨传播技术与资本、市场、政策、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对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代媒体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各派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这些批判性的论述始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提醒我们注意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条件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它们批判传播领域的垄断、希望媒体重新成为民主参与的先锋,但是回避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产生出非营利的、与现有媒体存在结构性区别的传播体系这一根本问题。因此,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必须摆脱仅仅包含政策干预的"政治"的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普世道德要求,认真对待非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深刻剖析两种生产领域内的阶级划分,才能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真正的解放性政治和基于大众民主的信息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美国广播史 观众的劳动 新闻与意识形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向和出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世华 汪旭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领域亦难逃其自身的发展困境,表征为平台功能同质化、内容取向商业化及用户主体性的流失。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野来看,新媒体当前的发展趋向源于内忧外困,在政治维度上受政治规制与权力规训,在经济维度体现为逐利天性...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领域亦难逃其自身的发展困境,表征为平台功能同质化、内容取向商业化及用户主体性的流失。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野来看,新媒体当前的发展趋向源于内忧外困,在政治维度上受政治规制与权力规训,在经济维度体现为逐利天性与长尾驱动,在文化维度则意味着创造衰竭与文化内卷。新媒体的突围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合作,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完善监督评议机制,摆脱单一的资本依附,重拾创造性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发展困境 传播政治经济学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世界范围的消费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跨国媒介批判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红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1期218-220,共3页
本文主要评价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对跨国媒介的分析,包括跨国媒介作为跨国公司权力体系的本质、跨国媒介对民族国家的危害以及如何消除其危害的途径,指出传播政治经济学从媒介与政治经济力量的深层关系出发所做的跨国媒介批判对于发展中国... 本文主要评价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对跨国媒介的分析,包括跨国媒介作为跨国公司权力体系的本质、跨国媒介对民族国家的危害以及如何消除其危害的途径,指出传播政治经济学从媒介与政治经济力量的深层关系出发所做的跨国媒介批判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跨国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逻辑与制度想象——广电新媒体发展路径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昶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8,49,共3页
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域,本文对广电新媒体发展路径展开分析,认为其媒介形态的演进遵循了技术发展的逻辑规律,实现了对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功能满足;其发展前景表现出对既有政治因素、政策行为的建构主张,并试图在对行业格局与行政级别... 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域,本文对广电新媒体发展路径展开分析,认为其媒介形态的演进遵循了技术发展的逻辑规律,实现了对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功能满足;其发展前景表现出对既有政治因素、政策行为的建构主张,并试图在对行业格局与行政级别的多重突破、意识形态性与商业性制度性悖论的双向破题中,谋求市场主体与国家意志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新媒体 技术 制度 传播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的联合: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之关系演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贻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在媒介、社会和文化的场域中全面审视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解读其发展脉络和历史逻辑,比较其学术观点与方法异同,目的是寻求批判研究在不同视野中对话与沟通的空间。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传播政治经济学 批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微博事件——(2011-2012)工作坊综述
19
作者 吴畅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78,81,共3页
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微博事件(2011—2012)工作坊”2012年3月31日至4月1日分别在复旦大学新闻... 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微博事件(2011—2012)工作坊”2012年3月31日至4月1日分别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工作坊 事件 上海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 综述 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实践的新进展及启示
20
作者 周人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4,共6页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承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媒体与资本、权力关系的剖析和批判鞭辟入里.其批判的逻辑申蕴含着对我国媒体改革的启示。我国媒体改革可以考虑适当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追求公益性目的,以"看不见的手&q...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承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媒体与资本、权力关系的剖析和批判鞭辟入里.其批判的逻辑申蕴含着对我国媒体改革的启示。我国媒体改革可以考虑适当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追求公益性目的,以"看不见的手"实现"看不见的宣传",从传统的政治宣传走向现代的政治传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助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新媒体 报业改革 看不见的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