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学视阈下的《唐山大地震》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云萍 刘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8-29,共2页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2010年7月22日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6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该片不但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可谓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堪称一部真正...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2010年7月22日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6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该片不但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可谓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堪称一部真正实现"双赢"的影片。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着重从传播者(导演和演员)、传播内容(影片本身)和传播受众(电影观众)三个方面探讨该片的成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视阈 《唐山大地震》 使用与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传播学视阈下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峰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157,205,共6页
电影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作品本身也在传达着其"国家意志"与"价值判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国产主流电影类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作品中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相对统一的价值... 电影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作品本身也在传达着其"国家意志"与"价值判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国产主流电影类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作品中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相对统一的价值观体系。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不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实质是国产主流电影的艺术水准及其所创达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得到广泛认可的体现。本文在传播学视阈下聚焦于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力图通过这一研究探索当下中国电影应有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 传播学视阈 电影模式 价值观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我国慕课教育问题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奕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7,共6页
慕课的出现与发展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慕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其教育教学作用受到了一定质疑。在现有的研究中,很少存在从传播学视角探究慕课教育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相关成果。本文... 慕课的出现与发展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慕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其教育教学作用受到了一定质疑。在现有的研究中,很少存在从传播学视角探究慕课教育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相关成果。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视阈对慕课教育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控制、精准传播、模式结合、商业运作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升慕课传播的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视阈 慕课 教育传播问题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孤》:传播学视阈下艺术加工与创作原型的关系考索
4
作者 胡卡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0,共4页
《失孤》(彭三源)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上映之时,因直击社会痛点的寻子题材,以及刘德华、井柏然等偶像明星的加持而备受关注。时隔多年,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再度吸引了不少流量,这是因为剧中主人公原型郭刚堂终于寻子成功。艺... 《失孤》(彭三源)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上映之时,因直击社会痛点的寻子题材,以及刘德华、井柏然等偶像明星的加持而备受关注。时隔多年,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再度吸引了不少流量,这是因为剧中主人公原型郭刚堂终于寻子成功。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巧妙叠加,不免让人生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叹,影片因此有一个更具戏剧性的“续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孤》 刘德华 艺术创作 戏如人生 偶像明星 现实生活 传播学视阈 人生如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