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学视角下微博研究述评"——以SSCI数据库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国华 王戈 +1 位作者 钟声扬 杨腾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8-134,共7页
首先纵览了SSCI数据库中微博研究的总体概况,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热度和研究价值。此外,运用内容分析法对SSCI数据库中传播学视角下微博研究的基本格局、内容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SSCI数据... 首先纵览了SSCI数据库中微博研究的总体概况,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热度和研究价值。此外,运用内容分析法对SSCI数据库中传播学视角下微博研究的基本格局、内容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SSCI数据库中传播学视角下微博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最后对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CI数据库 传播学视角 微博 大众传播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学视角对招商引资节会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樊传果 闫云霄 +1 位作者 薛媛 王慧灵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招商引资节会活动,是指各地围绕着招商引资开展的一些招商洽谈会、投资洽谈会、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环境推介会、投资经贸洽谈会暨文化旅游类节庆活动等。因其针对性强、规模效益高、传播效果好,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使用频次最多、招... 招商引资节会活动,是指各地围绕着招商引资开展的一些招商洽谈会、投资洽谈会、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环境推介会、投资经贸洽谈会暨文化旅游类节庆活动等。因其针对性强、规模效益高、传播效果好,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使用频次最多、招商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招商方式。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加快本地区招商引资步伐,政府每年也几乎都要在本地举办1—2次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节会活动,同时还要参加上一级政府在外地举办的至少2—3次招商活动。根据我们招商引资传播研究课题组20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商引资 传播学视角 投资贸易洽谈会 经济欠发达地区 投资洽谈会 招商洽谈会 经贸洽谈会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传播背景下的“公地悲剧”及其解决——一种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传播学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海 才婉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公地悲剧” 传播学视角 人类 全球传播 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背景 社会问题 悲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热播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怡璇 《电影评介》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小说的数量和读者群都在急速膨胀中,它不断扩大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吸引着众多的影视制作机构,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不过网络小说在网络盛宴下也隐藏着危机,在把网络小说改编成...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小说的数量和读者群都在急速膨胀中,它不断扩大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吸引着众多的影视制作机构,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不过网络小说在网络盛宴下也隐藏着危机,在把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一创作过程中如何使改编作品不仅仅是昙花一现,而是真正满足观众内心深处崇尚英雄、追求理想、价值和感动的这种审美取向,这是每一个网络写手与影视创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改编影视剧 传播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学视角看互联网选秀的造星模式——以《明日之子》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慧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7-109,共3页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媒领域带来许多变革,不少综艺节目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始流行开来,《明日之子》就是一个因互联网而生的选秀节目,创建的舞台是平等、多元、互动成长的,将节目形式和偶像养成环节都交给观众来完成,这既是对年...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媒领域带来许多变革,不少综艺节目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始流行开来,《明日之子》就是一个因互联网而生的选秀节目,创建的舞台是平等、多元、互动成长的,将节目形式和偶像养成环节都交给观众来完成,这既是对年轻人选拔自己偶像的信任,也是对互联网一代和年轻文化的尊重.节目将观众和评委两者的角色关系进行了革新,分别升级为“星推”和“粉推”.星推官与选手之间的互动是自然、平等的,星推官可以激发选手的创新力与潜力,助力选手们在追梦的过程中认知自我,不断成长.粉推即用户参与,从节目的形式到观看的方式,以及参与的途径等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秀节目 互联网 传播学视角 综艺节目 节目形式 角色关系 认知自我 用户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先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0,共3页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1]人类社会信息的交流,实质上就是信源操纵可选的符号系统,实现对信宿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信源得到了传播,从而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就电影传播而言,如果受众是异国文化和语言...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1]人类社会信息的交流,实质上就是信源操纵可选的符号系统,实现对信宿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信源得到了传播,从而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就电影传播而言,如果受众是异国文化和语言背景,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借助翻译,翻译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视角 电影翻译 文化意象 信息交流 社会信息 符号系统 有效传播 电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外交场合中古语的汉译英口译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硕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4-165,共2页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许多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彰显了大国外交的风范。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皇室高规格隆重接待习近平主席一行。习近平主席在英国女王欢迎晚宴上发表了"中英双方应把握机遇携手前行"的演...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许多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彰显了大国外交的风范。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皇室高规格隆重接待习近平主席一行。习近平主席在英国女王欢迎晚宴上发表了"中英双方应把握机遇携手前行"的演讲,在较短的演讲中多次使用了成语和古诗词来开篇或结尾。2016年9月,中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此次会议是近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不仅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外交 传播学视角 口译策略 汉译英 古语 历史文化名城 国事访问 外交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42-43,共2页
社会组织的党建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信息的传播活动。以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走向社会组织,真正使党的信仰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传播学视域下社会组织党建现状中国共产... 社会组织的党建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信息的传播活动。以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走向社会组织,真正使党的信仰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传播学视域下社会组织党建现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庞大、有序的信息系统,它不仅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而且形成了统一的管理主体。党组织的信息传播由组织内与组织外两部分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视角 传播活动 党建活动 人类信息 管理主体 政治认同 传者 群体传播 传播渠道 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环境下突发事件谣言的传播学应对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献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现代社会是个突发事件频仍的社会,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突发事件谣言已从人际传播发展到通过手机短信、微博、QQ及网络论坛等新媒介传播。新媒介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渠道之多、传播范围之广,令人际传播和传统大众传播难以望... 现代社会是个突发事件频仍的社会,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突发事件谣言已从人际传播发展到通过手机短信、微博、QQ及网络论坛等新媒介传播。新媒介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渠道之多、传播范围之广,令人际传播和传统大众传播难以望其项背。因此,新形势下,从传播学视角积极探究突发事件谣言的传播特点及其化解策略势在必行,它必将对维护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对突发事件的积极预防和有效应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新媒介环境 传播学视角 谣言 信息传播技术 媒介生态环境 现代社会 人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传播学的一本新作——评《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6,共1页
网络正在改变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传播方式。"网络民主"虽然早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词,但以网络民主为名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把网络民主放在政治传播学视角研究的几乎是空白。可喜的是,2011年,由郭小安博士所著《网络民主的可能... 网络正在改变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传播方式。"网络民主"虽然早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词,但以网络民主为名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把网络民主放在政治传播学视角研究的几乎是空白。可喜的是,2011年,由郭小安博士所著《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网络民主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主 政治传播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传播学视角 政治生态 传播方式 社会生态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的无奈”——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传播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4-228,共5页
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着对外传播的困境,中外文学的输出与输入比例相差悬殊。运用传播学视角阐释文学的传播意义,揭示了文学的意义是因传播而得以生成,因此传播学的某些规律不仅适用于众多现代电子媒介,同样适用于传统的纸质媒介——文学。... 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着对外传播的困境,中外文学的输出与输入比例相差悬殊。运用传播学视角阐释文学的传播意义,揭示了文学的意义是因传播而得以生成,因此传播学的某些规律不仅适用于众多现代电子媒介,同样适用于传统的纸质媒介——文学。对文学传播全过程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学在传者、信息和交流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十分无奈的交流景象。中国文学要在创作、翻译以及畅通传播渠道等方面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开疆拓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视角 文学交流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推进——基于网络环境下话语传播的现实考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欧庭宇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5,共11页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内容公开化等典型特征;受制于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宣传话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不匹配”、话语理性逻辑与受众感性思维“不对称...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内容公开化等典型特征;受制于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宣传话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不匹配”、话语理性逻辑与受众感性思维“不对称”等话语交往困境;亟需优化话语场域、转换话语方式、丰富话语内容、加强话语主体关系,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学视角 话语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文明传播思想与传播智慧
13
作者 李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3-7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非常重视和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对于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振兴,二是要传播。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非常重视和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对于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振兴,二是要传播。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就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谢清果教授的《华夏文明研究的传播学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中华文明自古至今的传播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取得了许多新颖而有深度的学术发现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思想 华夏文明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传播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广播电台运营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童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20世纪90年代广播"触网",从建立网站到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介走向融合,网络电台、移动电台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广播频率固有传播模式被打破,进入个性化、自媒体传播格局。新技术将推动广播走向何方?声音有... 20世纪90年代广播"触网",从建立网站到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介走向融合,网络电台、移动电台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广播频率固有传播模式被打破,进入个性化、自媒体传播格局。新技术将推动广播走向何方?声音有没有可能成为产业?"互联网+"思维下广播如何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台 网络电台 自媒体 传播格局 传播模式 手机客户端 新兴媒介 传播学视角 专业频率 银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5月(中)学术推介
15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1-1,共1页
叶本乾在《社会共和与多元一体化: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基层治理形态与经验比较》一文中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与现代国家建构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既有现代国家构建中的一体多元化。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现代国家建构 基础工程 治理能力 传播学视角 政策博弈 多元一体 组织传播 传播系统 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点文字”面面观
16
作者 何伟渔 《语文建设》 1988年第4期61-,共1页
80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无标点文字”。何伟渔的文章从4个角度作了评述。1、文学视角无标点文字是文学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必匆匆忙忙地评定是非功过。2、传播学视角信息传播不是纯粹的单向传递的过程,无标点文字实际上是在信息通... 80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无标点文字”。何伟渔的文章从4个角度作了评述。1、文学视角无标点文字是文学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必匆匆忙忙地评定是非功过。2、传播学视角信息传播不是纯粹的单向传递的过程,无标点文字实际上是在信息通道上设置障碍。3、修辞学视角标点符号的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视角 信息通道 文学探索 单向传递 文学视角 是非功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