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中国乡村传播学的基本思路——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探索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红艳
谢咏才
谭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6-89,95,共5页
文章从传播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谈起,结合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乡村社会研究的深入,提出构建中国乡村传播学的基本思路,就其主要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的界定。
关键词
传播学本土化
中国乡村社会
中国乡村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永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9,共5页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全面引入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就开始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并作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目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仍存在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文章旨在对文化传播...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全面引入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就开始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并作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目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仍存在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文章旨在对文化传播学进行深入探索,提出文化传播的新概念以及传播"四要素说"这一全新理论体系,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对文化传播学进行系统的阐述,其中"文化传播比较"、"跨文化传播研究"等内容是文中极具价值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本土化
初创
理论缺陷
构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与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
被引量:
9
3
作者
尹连根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6期99-110,共12页
对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当在地经验的本土化之争日趋式微的时候,传统文化的本土化之争依然存在。这方面最新例证之一就是,有学者提出“接受主体性”这一概念以解释庄子传播思想。“接受主体性”作为概念因其无前提、无内涵、无印证恐有...
对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当在地经验的本土化之争日趋式微的时候,传统文化的本土化之争依然存在。这方面最新例证之一就是,有学者提出“接受主体性”这一概念以解释庄子传播思想。“接受主体性”作为概念因其无前提、无内涵、无印证恐有失妥当;对庄子,我们后人应该抱有“了解之同情”,同时有取珠还椟、避名居实的苦心孤诣。为避免陷入穿凿附会,传播学本土化可资借鉴的路径有三:社会学的“文化自觉”,哲学层面的思辨以及历史学层面的传播活动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思想
传播学本土化
道家
华夏
传播
传统文化
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传播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永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2期58-61,共4页
从1982年起,传播学本土化”就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如何将西方传播学真正消化、创新,是中国传播学界首要的工作任务。由于中国传播学研究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使得传播学研究仍处于因循模仿期。其实传播的故乡就在中国,我...
从1982年起,传播学本土化”就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如何将西方传播学真正消化、创新,是中国传播学界首要的工作任务。由于中国传播学研究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使得传播学研究仍处于因循模仿期。其实传播的故乡就在中国,我国传统文化里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传播理论和规律。因此要想在理论上获得创新和突破,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土壤里去寻根,该论文就是为此所做出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本土化
界定
缺陷
理论构建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年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对中国古代传播史的研究,即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发掘传播的理论观念与史实,源自海内外华人学者对传播学“本土化”的学术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研究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中国
传播
史
研究综述
传播学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中国乡村传播学的基本思路——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探索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红艳
谢咏才
谭英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6-89,95,共5页
文摘
文章从传播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谈起,结合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乡村社会研究的深入,提出构建中国乡村传播学的基本思路,就其主要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的界定。
关键词
传播学本土化
中国乡村社会
中国乡村
传播学
Keywords
Loca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hina's rural society
China's rural communications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永军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9,共5页
文摘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全面引入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就开始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并作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目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仍存在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文章旨在对文化传播学进行深入探索,提出文化传播的新概念以及传播"四要素说"这一全新理论体系,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对文化传播学进行系统的阐述,其中"文化传播比较"、"跨文化传播研究"等内容是文中极具价值的部分。
关键词
传播学本土化
初创
理论缺陷
构建
创新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与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
被引量:
9
3
作者
尹连根
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6期99-11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YJA860021)
深圳大学交叉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8WCXTD015)。
文摘
对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当在地经验的本土化之争日趋式微的时候,传统文化的本土化之争依然存在。这方面最新例证之一就是,有学者提出“接受主体性”这一概念以解释庄子传播思想。“接受主体性”作为概念因其无前提、无内涵、无印证恐有失妥当;对庄子,我们后人应该抱有“了解之同情”,同时有取珠还椟、避名居实的苦心孤诣。为避免陷入穿凿附会,传播学本土化可资借鉴的路径有三:社会学的“文化自觉”,哲学层面的思辨以及历史学层面的传播活动诠释。
关键词
传播
思想
传播学本土化
道家
华夏
传播
传统文化
庄子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houghts
indigen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Taoism
ancient Chinese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Chuang Tzu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传播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永军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2期58-61,共4页
文摘
从1982年起,传播学本土化”就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如何将西方传播学真正消化、创新,是中国传播学界首要的工作任务。由于中国传播学研究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使得传播学研究仍处于因循模仿期。其实传播的故乡就在中国,我国传统文化里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传播理论和规律。因此要想在理论上获得创新和突破,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土壤里去寻根,该论文就是为此所做出的探索。
关键词
传播学本土化
界定
缺陷
理论构建
突破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年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琛
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系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文摘
对中国古代传播史的研究,即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发掘传播的理论观念与史实,源自海内外华人学者对传播学“本土化”的学术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研究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中国
传播
史
研究综述
传播学本土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中国乡村传播学的基本思路——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探索
李红艳
谢咏才
谭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
杨永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庄子与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
尹连根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传播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杨永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年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
王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