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语境重构与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字幕翻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武建国 李育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共12页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已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鉴于此,本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在量化分析软件ELAN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整合语境重构理论与三维语境分析模式,分析并总结了字幕翻译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多...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已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鉴于此,本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在量化分析软件ELAN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整合语境重构理论与三维语境分析模式,分析并总结了字幕翻译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多模态语境重构过程与原则。研究表明:多模态语境重构涉及各个模态之间的交互融合与意义构建,具体表现为要素添加、要素删减、要素替代和要素转换;此外,在多模态语境重构过程中,译者须遵循灵活筛选、准确输出、动态对等、有效传递和即时反馈的原则,以进一步提高字幕翻译质量并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本文旨在探索多模态语境重构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以期为推动影视文化传播的应用研究领域提供可借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语境重构 中国影视文化传播 《我和我的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在塔吉克斯坦青年中的认知度调查及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晓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路径,不仅在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更在于走进去深入研究。文章重点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青年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态度和评价的主要特征,发现影响认知的因素,以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 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路径,不仅在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更在于走进去深入研究。文章重点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青年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态度和评价的主要特征,发现影响认知的因素,以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趋势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青年 中国文化认知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评《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
3
作者 袁春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22-I0022,共1页
当今世界,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大学生肩负中国文化走出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地方高校特别是其中的化工等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不多,更谈不上正确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对外... 当今世界,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大学生肩负中国文化走出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地方高校特别是其中的化工等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不多,更谈不上正确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有效提升地方高校化工等专业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显然需要一本适用的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类专业 国际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走出去 高校化工专业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文化 英语表达 重要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速卖通平台上英文茶叶品牌的翻译策略看中国文化的传播
4
作者 官玲玲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本文将速卖通平台上英文茶叶品牌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在跨境电商的大环境中,茶叶品牌翻译策略给中国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影响。经由对速卖通平台上销售排名前五十的茶叶品牌英文名展开分析,本文归纳出常见的翻译策略,并从文化传播... 本文将速卖通平台上英文茶叶品牌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在跨境电商的大环境中,茶叶品牌翻译策略给中国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影响。经由对速卖通平台上销售排名前五十的茶叶品牌英文名展开分析,本文归纳出常见的翻译策略,并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对这些策略予以评价。研究表明,速卖通平台上畅销的茶叶产品,大多运用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异化翻译手段,此种方式已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输出标识,充分展现出日益增强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有力且高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卖通 茶叶品牌翻译 中国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芳 都宁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49,I0004,I0005,共8页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高校外语教育机构和外语教育工作者新使命。“一带一路”倡议为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带来新契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文化自信是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前提。外语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有:构建...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高校外语教育机构和外语教育工作者新使命。“一带一路”倡议为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带来新契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文化自信是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前提。外语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有:构建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中的学术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国际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在东南亚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鲍庆祥 令狐菁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3,共6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上加速展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电影中的文化元素...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上加速展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在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加速传播。本文拟从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电影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与启示,以期为今后的电影对外传播提出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发展 东南亚地区 文化软实力 对外传播 国际电影节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传播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文化层次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潘荣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3,共7页
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对外文化交流内容的层次差异,而高级层次的精神文化往往比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文化和低级层次的物质文化能够更深刻地体现一个国家的特色,更清晰地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并更持久地支撑其国际文化影响力。作为新时代中... 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对外文化交流内容的层次差异,而高级层次的精神文化往往比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文化和低级层次的物质文化能够更深刻地体现一个国家的特色,更清晰地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并更持久地支撑其国际文化影响力。作为新时代中国的主要对外文化交流战略,文化"走出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如输出的文化产品层次偏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比例失调、文化国际竞争力不强、文化海外认可度偏低、对外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方式亟待优化等问题。有鉴于此,建议采取调整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定位、优化对外文化产品的结构层次、整合外向型文化的内容体系、塑造具有国际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理念等措施作为破题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层次性 文化软实力 整合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少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7,共15页
作为国家正式制度的一部分,教育具有国家属性;教育本质上所具有的传递人类文明的功能,又使其具有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义的人类共同价值。教育的双重属性是进行跨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等合作交流的基础。二十世纪前半叶留学生是参与中国... 作为国家正式制度的一部分,教育具有国家属性;教育本质上所具有的传递人类文明的功能,又使其具有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义的人类共同价值。教育的双重属性是进行跨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等合作交流的基础。二十世纪前半叶留学生是参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重塑的重要力量,当前规模庞大的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则共同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资源。广泛存在于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国际合作,在传播中国教育形象的同时,也承担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职能。鉴于当前部分西方公共媒体对中国教育的报道尚有失客观公正、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标成效还有提升余地,教育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的效能还有进一步增强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留学生 国际合作交流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华留学生“隐性课程”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欣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以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国、意大利、南非等国家的留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的“隐性课程”,即以非课堂形式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教育环境或非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留学生的关于中... 以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国、意大利、南非等国家的留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的“隐性课程”,即以非课堂形式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教育环境或非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留学生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学术或非学术的知识、经验或影响。结果显示,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主要表现为跨文化人际交往、社会化活动参与、中国媒体使用等社会参与和实践。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类课程来说,汉语课程可以被视为一种“隐性课程”,汉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更好地满足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修课的需要。“隐性课程”对正式课程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在于能够强化或扩展留学生在正式课程中所学的中国文化知识,但同时,不同类型的交往群体对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有效性、不同类型的文化体验活动对其社会化活动参与的有效性以及汉语能力水平对其中国媒体使用的有效性会产生影响。深入探讨中国文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与正式课程的互动与影响,能够为制订与修订留学生的培养方案,组织和安排相关课外教育、教学辅导和学习支持,以及挖掘留学生常用社交媒体的多语种功能提供参考。实现“隐性课程”与正式课程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发挥其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中介”和“意见领袖”作用,在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中互学互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留学生 中国文化课程 “隐性课程” 正式课程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经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颖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quo...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最终实现中西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反思吴经熊的文化外宣经历,我们可以有两点收获:第一,文化外宣的行为主体最好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外宣实践形式,目前仍应以归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平等 中西互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交往话语权”范畴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旭 刘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尤其为理论构建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现实的诉求。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体现了交往的本质,交往思想与跨文化传播的契合性从学理上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构...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尤其为理论构建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现实的诉求。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体现了交往的本质,交往思想与跨文化传播的契合性从学理上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依据,而构建以交往思想为核心的"交往话语权"范畴可以消解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存在的单向灌输所产生的疑虑和紧张感问题。实现"交往话语权"的路径包括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话语权,其所强调的双主体地位有助于构建文化融合,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思想 中国文化传播 交往话语权 范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12
作者 刘立新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1期79-80,共2页
作为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不论是回到农村,还是去大城市,都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农村,更需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汲取英语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英... 作为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不论是回到农村,还是去大城市,都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农村,更需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汲取英语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中西文化鉴赏能力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的同时,向世界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传播 中国情怀 国际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研究:历史嬗变与范式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明晨 刘洪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8-47,共10页
关于中国文学文化在欧洲传播与影响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前就已为民国学者所初步垦拓,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复兴以来,新一辈当代学者的研究也逐渐繁荣。本文在历史性地筢梳此研究课题学术史脉络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出从民国到当代研究范式的... 关于中国文学文化在欧洲传播与影响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前就已为民国学者所初步垦拓,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复兴以来,新一辈当代学者的研究也逐渐繁荣。本文在历史性地筢梳此研究课题学术史脉络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出从民国到当代研究范式的嬗变与转型,即当代学者通过吸收当代文化理论,在继承民国学者实证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阐发的深度;并在传统交流史梳理方法之外开发出了形象学、汉学研究、译介学等独立的研究分支。论文最后通过对中国学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试图为今后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研究的发展与深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欧洲传播 方法嬗变 问题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宏伟 王湘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6,共8页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它克服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之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环形译介循环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受众与译介效果;同时,它突破了以往文化外译二元对立之藩篱,主张文化外译既要尊重文化之差异,更应探求文化之共通,这样才能跨越文化屏障,实现“人己通”,从而真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人己通”模式 《论语》英译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思考 被引量:9
15
作者 阎军 史艳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95-99,共5页
语言离不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当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在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渗透,注意剖析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其目的是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在学习汉语的同时真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传播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 语言教学 文化教学 留学生 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 汉民族 语言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时期中国与百济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毓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84-89,共6页
关键词 百济 友好往来 六朝时期 文化交流 高句丽 佛雕艺术 传播中国文化 史籍记载 韩国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华文化的纺织服装专业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研究——评《纺织服装专业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1册)》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其中,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也在不断扩大,急需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国际化实用型纺织服装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其中,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也在不断扩大,急需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国际化实用型纺织服装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大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提倡弘扬中华文化。纺织服装专业英语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一门了解世界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为科学辨析纺织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坚持文化自信,是纺织服装专业英语思政课程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专业英语 传播中国文化 纺织服装专业 课程思政 英语课程 社会文化差异 世界经济一体化 纺织服装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I0026-I0026,共1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饮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输出的重要方式得以飞速传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饮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输出的重要方式得以飞速传播,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保证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饮食文化 周边外交 英语语言教学 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软实力 文化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作家文化自觉意识的崛起与网络小说海外传播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杨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2,共6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化,与之相应,一个时代也有充分体现当前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文学。中国网络文学正是时代精神与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同时,它也因其广泛的影响力成了中国文化传播,尤其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化,与之相应,一个时代也有充分体现当前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文学。中国网络文学正是时代精神与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同时,它也因其广泛的影响力成了中国文化传播,尤其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网络原创小说已经完成了产业化、IP价值化的转变,创造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成熟商业运作模式,形成了广阔的网络文学市场,并且,这个市场正在逐步向海外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 网络作家 海外传播 网络小说 文化自觉意识 网络文学市场 中国文化传播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教育视角下中国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静林 罗利娟 +1 位作者 张丽娜 刘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1,20,共4页
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英语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等(教育部,2012:1)。教师在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和获得先进科学知识... 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英语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等(教育部,2012:1)。教师在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和获得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也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课程标准》 文化自信 传播中国文化 教育视角 讲好中国故事 义务教育 科学文化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