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网络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基于汉西翻译网站的调查和分析 |
郭恋东
解依洋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
傅其林
张宇维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3
|
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
刘江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1
|
|
4
|
在“重构”与“创设”中走向世界——格非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
褚云侠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5
|
框架理论视野下美国主流报刊对莫言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张晶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6
|
结构完密 方法新颖--评《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 |
韩立平
彭国忠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
王明树
王格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8
|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以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的出版为例 |
郭海英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9
|
儒学思想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与接受——以保科正之的《家训十五条》为例 |
杨立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0
|
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黎跃进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1
|
“不破不立”,中医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 |
何明星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汉魏六朝时期昭君故事的传播与接受 |
蒋方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3
|
经典文学打开世界之窗——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 |
鲁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4
|
传播与接受视域中的中古赋及中古赋论 |
彭安湘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从三部传统目录学著作看古代《庄子》的传播与接受 |
刘红红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中国影视作品在韩国传播与接受情况研究--以大田市部分大学师生及其家人亲属调研访谈为例 |
张利
倪祥保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7
|
《最后一课》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民国中学教科书的编选为研究对象 |
林长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8
|
巾帼英雄爱国主义的再次高扬——电影《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对小说《杨家府演义》主题的传播与接受 |
袁棠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9
|
“神秘”极地的本土性与世界性——迟子建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
褚云侠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0
|
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的传播与接受 |
杜敬东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