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开发--以“和合文化”为例
1
作者 杨心怡 龚璐 +2 位作者 王海亚 吴丽红 戴旭阳 《天工》 2021年第7期54-55,共2页
传承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开发,主要是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和合文化”为例,把文创产品作为载体,将“和合文化”的内涵“可视化”,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引导大众感受“和合文化”的文化价值。对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开发,主要是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和合文化”为例,把文创产品作为载体,将“和合文化”的内涵“可视化”,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引导大众感受“和合文化”的文化价值。对传统文化、传统文创产品设计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依托丰厚的“和合文化”资源,探究“和合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开发结合模式的可行性,论述了传承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 文创产品 现状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
作者 张琮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8期21-21,共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全球化与城市文化、人口流动、大众传媒及公共文化等都影响到农村的文化建设。我们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源泉,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 传承传统文化 农村文化服务 新农村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振兴精神动力
3
作者 王翠景 《河北农业》 2021年第8期47-48,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和思想沃土。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鉴别力不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和思想沃土。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鉴别力不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用优秀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占领乡村,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一、注重传承优秀的家训、家教、家风,带动形成良好的村风乡风家教和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家庭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 科技文化素质 道德资源 家风 传承传统文化 鉴别力 家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教育资源,传承传统文化
4
作者 许婕 边晶 董金阳 《教育家》 2021年第32期69-69,共1页
提及传统文化,人们脑海中会出现宏大、美好、悠远等词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看来,传统文化就是给爷爷祝寿,画一个粉嘟嘟的大寿桃;贺爸妈结婚周年庆典,选一株百合花;祝哥哥学业有成,画一条大鲤鱼。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孩子... 提及传统文化,人们脑海中会出现宏大、美好、悠远等词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看来,传统文化就是给爷爷祝寿,画一个粉嘟嘟的大寿桃;贺爸妈结婚周年庆典,选一株百合花;祝哥哥学业有成,画一条大鲤鱼。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里扎根,园所经过深入思考,认为感受至关重要。园所以中秋节为契机,组织"月饼盒里的小秘密"活动,使孩子们有机会通过观察、探究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月饼盒,感受文化表象,了解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符号 教育资源 文化表象 学业有成 中秋节 传承传统文化 幼儿园 百合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
5
作者 郑庆军 《教育家》 2017年第5期80-81,共2页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是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文化圣地,理应自...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是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文化圣地,理应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文化潮流、提升人生境界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传承传统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经典 民族智慧 人生境界 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 精神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插画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琼 徐茵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3期53-55,共3页
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插画技术为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致力于探讨人工智能在数字插画设计领域内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及其视觉层面的创新应用。例如数字插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现,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在... 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插画技术为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致力于探讨人工智能在数字插画设计领域内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及其视觉层面的创新应用。例如数字插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现,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在插画作品中的视觉创新转化。其次,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推动传统文化承继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最后,指出人工智能辅助的数字插画在传统文化承继与创新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表达载体与传播渠道,还充分展现了其非凡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插画设计 传统文化传承 视觉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育创新模式
7
作者 周勇 《戏剧之家》 2025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本文探究了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框架内创新高校声乐教育模式。面临文化传承与演进的双重考验,高等院校作为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探寻符合时代脉搏的声乐教学新策略的重任。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实践中... 本文探究了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框架内创新高校声乐教育模式。面临文化传承与演进的双重考验,高等院校作为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探寻符合时代脉搏的声乐教学新策略的重任。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实践中的若干弊端,随后引介了一套创新方案,涵盖将传统声乐艺术有机整合进课程设置、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运用当代科技工具赋能声乐教学等方面。此番创新旨在激发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声乐教育的实效性,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文章对高校声乐教育的未来创新导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声乐教育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窗烛APP: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的交融——视觉与功能剖析
8
作者 盛宏瑞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9期42-44,共3页
本文聚焦西窗烛APP,深入剖析其视觉方面与功能方面的设计。在视觉方面,从色彩、图标按钮、排版文字的设计切入,展现西窗烛APP的古诗词文化底蕴和注重提升用户体验的特色。功能上,围绕用户分析、使用流程(用户地图)及信息功能架构等重点... 本文聚焦西窗烛APP,深入剖析其视觉方面与功能方面的设计。在视觉方面,从色彩、图标按钮、排版文字的设计切入,展现西窗烛APP的古诗词文化底蕴和注重提升用户体验的特色。功能上,围绕用户分析、使用流程(用户地图)及信息功能架构等重点展开,展示APP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完整体验路径优势。西窗烛APP满足了传统文化的现代需求,为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交互树立典范、提供借鉴,有力地推动古诗词文化在数字时代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窗烛APP 视觉设计 功能设计 传统文化传承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共享融合式”社区美育基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9
作者 曾庆宇 王影 《艺术家》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社区美育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考验。一方面,社区美育基地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探索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另一方面,社区美育还应顺应时代...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社区美育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考验。一方面,社区美育基地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探索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另一方面,社区美育还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数字文化生态,在创新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这就需要社区美育基地立足自身特色,积极对接数字平台,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共享融合式”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数字化时代 融合式 数字平台 沉浸式体验 转型升级 社区美育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10
作者 施旸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92-97,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蕴涵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工作,形成显隐结合、雅润身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构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中华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蕴涵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工作,形成显隐结合、雅润身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构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为抓手融合第一、第二课堂,以培养教师团队、复合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团队及用人单位需求为主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赛事、两课堂、三主体” 高职院校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对中职学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贞贞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7期187-189,共3页
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入学生的音乐课和日常生活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将从打造音乐教学创新团队和利用地方本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创新的契合点出发,阐述如何提升学生欣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入学生的音乐课和日常生活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将从打造音乐教学创新团队和利用地方本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创新的契合点出发,阐述如何提升学生欣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拓宽学生以音乐沟通社会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音乐教学创新团队 本土文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图形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绍卿 赵喆熙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89-192,共4页
本文讨论了动态图形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包含动态图形在视频艺术、交互设计、VR和AR等领域的应用,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推动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增强观众体验。并探讨其与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合,为传统文化的... 本文讨论了动态图形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包含动态图形在视频艺术、交互设计、VR和AR等领域的应用,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推动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增强观众体验。并探讨其与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合,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数字化保存和教育普及提供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形 数字媒体艺术 传统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滋润童心 戏曲艺术代代传承——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小学戏曲特色教育掠影
13
作者 孙莉莉(报道)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5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小学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戏曲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戏曲常识、接触经典作品、感受戏曲魅力,培养其戏曲表演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 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小学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戏曲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戏曲常识、接触经典作品、感受戏曲魅力,培养其戏曲表演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江苏省射阳县 实验小学 艺术教育特色 戏曲表演 戏曲艺术教育 增强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瑞旋 《剧影月报》 202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追求,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外来音乐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的渗入,在...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追求,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外来音乐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的渗入,在钢琴演奏与教学过程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是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进一步推动民族化钢琴教学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 钢琴演奏与教学 传承传统文化 外来音乐 钢琴教学 多元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情感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我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践行之文化观基础 被引量:5
15
作者 容中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15,共4页
如何践行当前我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其认识基础便是对立"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这不仅是文化发展本身的机制和文化守成主义产生的根源及现实功用所在,也是当下世界及中国的实际情形使然。"反思中和"的守成... 如何践行当前我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其认识基础便是对立"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这不仅是文化发展本身的机制和文化守成主义产生的根源及现实功用所在,也是当下世界及中国的实际情形使然。"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应当具有守成的基本气质和反思的基本精神,克服三种极端的误解和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成主义 文化 教育 传统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百鸟朝凤》看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冰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吴天明导演留下的最后作品《百鸟朝凤》,主题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片塑造了黄河边上新老两代艺人焦三爷和游天鸣对唢呐的真诚热爱并艰难传承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唢呐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人心浮躁的时代、西方文化强势注入的环境... 吴天明导演留下的最后作品《百鸟朝凤》,主题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片塑造了黄河边上新老两代艺人焦三爷和游天鸣对唢呐的真诚热爱并艰难传承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唢呐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人心浮躁的时代、西方文化强势注入的环境下的艰难传承并难掩逐渐没落之势,展现了唢呐艺术在传承中面临着人们意识淡薄、外来文化艺术冲击、传统市场萎缩、传统文化艺人断层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这是给观众留下的时代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天明 《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上) 被引量:41
17
作者 赵志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2,共6页
本文根据音乐传播媒介性质上的差异 ,首次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历史进行断代分析 ,将其划分为“口语媒介传播时期、乐谱媒介传播时期、电子媒介传播时期”等三个阶段 ;同时从音乐传播模式出发 ,论述了不同时期音乐传播活动的特点及其对... 本文根据音乐传播媒介性质上的差异 ,首次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历史进行断代分析 ,将其划分为“口语媒介传播时期、乐谱媒介传播时期、电子媒介传播时期”等三个阶段 ;同时从音乐传播模式出发 ,论述了不同时期音乐传播活动的特点及其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 ;其中重点思考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传播媒介 传播模式 传播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下)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志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文根据音乐传播媒介性质上的差异.首次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历史进行断代分析,将其划分为“口语媒介传播时期、乐谱媒介传播时期、电子媒介传播时期”等三个阶段;同时从音乐传播模式出发,论述了不同时期音乐传播活动的特点及其对传统... 本文根据音乐传播媒介性质上的差异.首次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历史进行断代分析,将其划分为“口语媒介传播时期、乐谱媒介传播时期、电子媒介传播时期”等三个阶段;同时从音乐传播模式出发,论述了不同时期音乐传播活动的特点及其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其中重点思考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传播”这一问题[其文(上)发表于《黄钟》2003年第3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传播媒介 传播模式 传播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课程教学协同育人教育探索——评《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 被引量:7
19
作者 鲁渭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主要渠道,更是实现高质量育人的必要手段。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有着根源上的联系,借助思政课程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关键在于寻求中华传统...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主要渠道,更是实现高质量育人的必要手段。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有着根源上的联系,借助思政课程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关键在于寻求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课程教学协同育人的契合点。而由谷道宗、王光炎等人所著的《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一书,不仅系统性介绍了鲁班文化的起源与内涵,更提出了工匠精神的传承策略,对高校思政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获取相关启示,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课程教学的新方法,以期培育我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并为高校教师提供价值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协同育人 传统文化传承 教育探索 思政课程 高校思政教学 高校教师 专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P模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设计构建——以秦腔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蒲鹏举 任晓丽 +1 位作者 庞理科 马丁丁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9期96-98,共3页
现阶段,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致使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是当前文化产业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非遗文化秦腔为例,从文化、美学、视听方面阐述秦腔APP数字化设计优势,以多... 现阶段,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致使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是当前文化产业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非遗文化秦腔为例,从文化、美学、视听方面阐述秦腔APP数字化设计优势,以多维角度对秦腔APP数字化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提出从策略、功能、结构和表现4个层面构建来实现秦腔APP数字化设计,以期通过对秦腔数字化APP的设计研究,为传统文化传承与数字化传播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模式 秦腔 传统文化传承 数字化 设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