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对佛山醒狮习俗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中元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如何以史为鉴审视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及其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是优化改进当前及今后非遗保护所需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1949-1976年佛山醒狮传承的社会史显示,从佛山醒狮的“翻身”、显性传承逐步到被抑制、隐性传承,源于社会政策... 如何以史为鉴审视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及其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是优化改进当前及今后非遗保护所需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1949-1976年佛山醒狮传承的社会史显示,从佛山醒狮的“翻身”、显性传承逐步到被抑制、隐性传承,源于社会政策环境渐使醒狮传承主体失语、失位。但依托记忆和技艺存续的醒狮习俗,因深寓于传承主体之身心,并未因特殊时期的外力强抑而彻底寂灭失忆。非遗传承主体能否活性存续,与其所依存的文化社会基础紧密相关,既依赖于社会政策环境可否提供正向外动力,也维系于传承群体内生的主体性和内动力。历史考察的启示在于,应充分承认并激活非遗传承主体,使助力保护的外条件与传承主体的内动力同向相合,以此推动“后申遗时期”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醒狮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主体 后申遗时期 内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艺术传承主体的当代变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生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4,共7页
传承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时代范畴。传承主体的代际状态通常处于这个范畴的核心地位。任何有活力有前景的传承,都是发展、变化着的。正是一代代传承者不断注入自己新的认识和新的创造,才可能使一个民族的艺术真正存活于当代人的生... 传承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时代范畴。传承主体的代际状态通常处于这个范畴的核心地位。任何有活力有前景的传承,都是发展、变化着的。正是一代代传承者不断注入自己新的认识和新的创造,才可能使一个民族的艺术真正存活于当代人的生活之中,并充分显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力量。无论从群体意义上看,还是就个体而言,民族艺术传承主体的当代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笔者的观点是:一、民族艺术乃至文化的传承,不能事实上也不可能成为历史博物馆式的封闭的固化的留存,而应该是开放的、发展变化着的,以使其于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二、要在新的机制中保留并张扬民族艺术的特有的文化根性,以期在发展变化中不断追求新的民族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传承主体 审美价值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自我激励与长效激励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俊秀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文化传承中的自我激励是引导传承主体传承行为、激活传承主体传承"源动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外界输血型"传承变为"内生造血型"传承,是当前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对传统... 文化传承中的自我激励是引导传承主体传承行为、激活传承主体传承"源动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外界输血型"传承变为"内生造血型"传承,是当前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对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正向激励研究需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并明确文化传承主体自我激励意愿与激励诉求,厘清"社会地位、经济收益、交流场域"等三大外在激励因子与"认同度、自觉性、责任感"等三大内在激励因子的互动关系与作用机理,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长效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承主体 自我激励 激励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主体专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洪宇 张荣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专业水平相对不足的问题。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对传播传承理论发展的前瞻性掌握不足,是该问题的内因和症结。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主体的发展,必须首要提升主体队伍的专业水平... 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专业水平相对不足的问题。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对传播传承理论发展的前瞻性掌握不足,是该问题的内因和症结。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主体的发展,必须首要提升主体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就是需要提高对全媒体时代特点及技术的认识、需要探索全媒体时代的革命精神传承规律、需要培育学理性较强的革命精神传承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革命精神 传承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5
作者 周红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74-176,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乡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传承主体的逐渐流失、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边缘化趋势加剧以及传承链条的潜在断裂,均对乡村文化的根脉构成了严峻考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有... 随着我国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乡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传承主体的逐渐流失、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边缘化趋势加剧以及传承链条的潜在断裂,均对乡村文化的根脉构成了严峻考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可以尝试从三个维度着力:一是优化传承主体,二是强化传承客体,三是开拓创新传承载体。让乡村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多元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载体 严峻考验 传承主体 乡村传统文化 文化的根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乡村振兴
6
作者 杨璧源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67-69,共3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乡村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然而,当前我国乡村仍存在文化传承主体缺失、文化资源挖掘乏力、文化产业发展受阻等问题。文章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乡村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然而,当前我国乡村仍存在文化传承主体缺失、文化资源挖掘乏力、文化产业发展受阻等问题。文章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以化解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 内在精神动力 文化振兴 文化产业发展 资源挖掘 乡村文化发展 文化传承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兴我国乡村文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良山 柯福艳 +1 位作者 徐知渊 龙文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52,共2页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改变对乡村发展的认知理念,重塑乡村文化形式、丰富乡土文化内容、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弘扬乡土文化精神。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挖掘乡土文化、扶持文化主体、加强文化嫁接等振兴乡村文...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改变对乡村发展的认知理念,重塑乡村文化形式、丰富乡土文化内容、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弘扬乡土文化精神。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挖掘乡土文化、扶持文化主体、加强文化嫁接等振兴乡村文化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传承主体 文化空间 产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