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DF阵列构建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误差传感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玺越 陈克安 +1 位作者 玉昊昕 丁少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7-806,共10页
结构声有源控制是抑制低频声辐射的有效方案,误差传感策略是实现该系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矩形小块PVDF阵列采集结构表面振动信息实现波数变换,在波数域构建传感策略实现误差信号的检测。首先对平板的振动响应建模,然后以波数域辐射声... 结构声有源控制是抑制低频声辐射的有效方案,误差传感策略是实现该系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矩形小块PVDF阵列采集结构表面振动信息实现波数变换,在波数域构建传感策略实现误差信号的检测。首先对平板的振动响应建模,然后以波数域辐射声功率为基础,通过对结构表面加速度或PVDF输出电荷作连续与离散波数变换来构建误差信号,实现误差传感策略。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来验证误差传感方案的有效性,并给出其具体的实现步骤。结果表明,构建的误差信号与结构的辐射声功率信息相关性强,且用少量PVDF薄膜采样即可获得满意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辐射 有源控制 波数变换 误差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紧凑式管道有源降噪系统的误差传感策略
2
作者 陈柏村 陶建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次级源和误差传声器的布放是决定有源噪声控制系统降噪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嵌入在管道中的紧凑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建立了半无限长矩形管道的声传输解析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误差传声器和次级源布放位置对低频声辐射控制效果的影响.针对截... 次级源和误差传声器的布放是决定有源噪声控制系统降噪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嵌入在管道中的紧凑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建立了半无限长矩形管道的声传输解析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误差传声器和次级源布放位置对低频声辐射控制效果的影响.针对截面为正方形的管道,提出了一种多传声器的误差传感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策略可有效提升紧凑式有源降噪系统在管道截止频率以下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有源降噪 紧凑系统 误差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香梅 曹俊涛 刘彦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654,共9页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是指以两个ECL信号的比值作为定量分析基础来实现对目标物检测的一类生物传感器。比率型ECL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双电位比率型传感器、双波长比率型传感器和内参比比率型传感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不...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是指以两个ECL信号的比值作为定量分析基础来实现对目标物检测的一类生物传感器。比率型ECL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双电位比率型传感器、双波长比率型传感器和内参比比率型传感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比率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其代表性工作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该类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法 电化学发光 生物 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单座椅局部区域有源噪声控制研究
4
作者 于洋 李航 +1 位作者 邹海山 林志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目前,汽车局部区域降噪主要通过有源降噪头枕来降低人耳处的噪声,但乘客的移动会影响降噪效果.结合人头跟踪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代价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以车门扬声器为次级声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头部周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降噪... 目前,汽车局部区域降噪主要通过有源降噪头枕来降低人耳处的噪声,但乘客的移动会影响降噪效果.结合人头跟踪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代价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以车门扬声器为次级声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头部周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降噪,并优化误差传感策略提升其降噪性能.首先,建立轻度阻尼边界的闭空间声场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某一局部区域内取得3 dB降噪效果的频率上限、误差点数量和位置对降噪效果的影响以及误差点布放的优化问题;最后,在典型城市道路上进行不同车速下的有源噪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车速为50,60和80 km·h^(-1)时,副驾驶头部区域内(0.4 m×0.4 m×0.2 m)3 dB降噪的频率上限约为370 Hz,误差点位置对降噪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误差点选择可提高降噪性能,使用12个优选误差点即可达到使用75个均匀布放误差点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局部区域降噪 汽车路噪 误差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驶汽车的座舱噪声有源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古志武 石黎 +2 位作者 陈锴 陶建成 邹海山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59,共12页
目前座舱噪声的有源控制研究一般针对车速低于80 km·h^(-1)、噪声以路噪为主的情况.高速行驶汽车的座舱噪声主要包括路噪和风噪,其有源控制鲜有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实测噪声数据和传递函数通过离线仿真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在... 目前座舱噪声的有源控制研究一般针对车速低于80 km·h^(-1)、噪声以路噪为主的情况.高速行驶汽车的座舱噪声主要包括路噪和风噪,其有源控制鲜有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实测噪声数据和传递函数通过离线仿真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在风洞实验室、转鼓半消声室以及高速周回道的实验对汽车在不同车速下行驶时的路噪、风噪和总噪声进行测量,分析路噪和风噪在总噪声中的占比及降噪需求.然后,基于上述三种场景的实测噪声数据与传递函数对路噪和风噪的有源噪声控制性能进行解耦分析,研究参考传感器数目和布放位置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4个振动参考可对路噪降低10 dBA以上,但即使使用超过100个振动参考,对风噪的降噪量也小于5 dBA,原因是在风噪激励下,振动参考与误差信号的相干性较差.最后,通过遗传算法对24个振动参考传感器的最优布放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近一半的参考传感器应优先布置于车辆底盘和车内地面,保证经该路径传递的噪声降低较多的情况下,在车身其他位置布放参考传感器以取得更高降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汽车高速行驶 路噪 风噪 参考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声学结构:概念、实现及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尹雪飞 陈克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有源声学结构是近10年来在有源控制和功能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噪声控制的新型声学结 构,具有低频响应好、通用性强、工程应用前景好的特点。本文就有源声学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实现方法及 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 有源声学结构是近10年来在有源控制和功能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噪声控制的新型声学结 构,具有低频响应好、通用性强、工程应用前景好的特点。本文就有源声学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实现方法及 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有源振动控制 智能结构 应用 误差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e deployment strategy optim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mobile base station 被引量:7
7
作者 龙军 桂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53-458,共6页
The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performance in a movement-assisted data gathering scheme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node uniform distribution. A theoretically analytica... The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performance in a movement-assisted data gathering scheme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node uniform distribution. A theoretically analytical method for avoiding energy hole was proposed. 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densities of sensor nodes working at the same time are alternate between dormancy and work with non-uniform node distribution. The efficiency of network can increase by several times and the residual energy of network is nearly zero when the network lifetime 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balancing density ratio of sensor node network life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 adaptive transmit power assignment strategy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学健 庄毅 王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09-1920,共12页
A distributed local adaptive transmit power assignment (LA-TPA)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construct a topology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 and prolong the network lifet... A distributed local adaptive transmit power assignment (LA-TPA)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construct a topology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 and prolong the network lifetime.It takes the path loss exponent and the energy control coefficient into consideration with the aim to accentuate the minimum covering district of each node more accurately and precisely according to various network application scenarios.Besides,a self-healing scheme that enhanc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network was provided.It makes the topology tolerate more dead nodes than existing algorithms.Simulation was done under OMNeT++ platfor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PA strategy is more effective in constructing a well-performance network topology based on various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can prolong the network lifetime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opology control transmit power assignment range assignment path loss exponent energycontrol coefficient ROBUSTNESS network life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