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压力传感器调控装置的固定器
1
作者 董孝芳 赵燕 +1 位作者 焦兴爱 孙巧兰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52-52,共1页
随着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成熟,术后应用该技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压力传感器调控装置的固定位置须与患者的腋中线在同一水平,但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上无调控装置的固定位置,医护人员常用胶布将其固定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上... 随着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成熟,术后应用该技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压力传感器调控装置的固定位置须与患者的腋中线在同一水平,但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上无调控装置的固定位置,医护人员常用胶布将其固定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上或床尾。其缺点是固定不牢、胶布痕迹不易擦拭,且不方便医护人员肝素液冲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压力传感器调控装置 固定器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注入法的传感器信号发生装置
2
作者 谷红霞 于虹 +2 位作者 赵振刚 李英娜 李川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7期89-92,共4页
脉冲注入法可较为灵敏地反映出各类变压器绕组故障,原理为在线注入脉冲方波,通过测量响应信号判断绕组工况。便携式带电检测仪可较好地实现上述功能,电容传感器信号装置是其重要组成部件,该部件直接安装在电力变压器绝缘套管上,为保证... 脉冲注入法可较为灵敏地反映出各类变压器绕组故障,原理为在线注入脉冲方波,通过测量响应信号判断绕组工况。便携式带电检测仪可较好地实现上述功能,电容传感器信号装置是其重要组成部件,该部件直接安装在电力变压器绝缘套管上,为保证注入信号对在线运行变压器无影响,要求该部件不影响套管电场分布,同时不影响绝缘套管的绝缘特性。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设计了相应的电容式耦合传感信号发生装置,通过仿真验证了相应装置的电场分布,证明了其对电力变压器运行无影响,同时对该装置进行雷电冲击试验,检验了该装置的绝缘性能。装置为脉冲在线注入法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故障 脉冲波形注入法 电场分布 绝缘性 传感器信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传感器射流清洁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单慧勇 刘中一 田云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9-430,共2页
在水产养殖监控系统中,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长时间在水中工作容易附着各种杂质,影响水质因子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设计了集成传感器射流清洁功能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下位机主控制器,设计内部集成传感器... 在水产养殖监控系统中,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长时间在水中工作容易附着各种杂质,影响水质因子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设计了集成传感器射流清洁功能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下位机主控制器,设计内部集成传感器射流清洗系统的不锈钢水质采样箱,由PLC完成水质参数的数据采集及测试水泵、清洗水泵等设备的实时协调控制;上位机选用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MCGS)触摸屏,实现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监控 传感器清洗装置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传感器清洁功能的水产养殖环境远程测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单慧勇 于镓 +1 位作者 田云臣 华旭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824-1827,共4页
系统设计为集成传感器清洁装置的水产养殖环境远程测控系统,设计采样箱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及清洁装置集成一体;采用PLC为主控制器,完成对传感器清洁系统、增氧泵、采样水泵等可执行装置的控制;现场人机交互选用MCGS触摸屏,触摸屏作为主机... 系统设计为集成传感器清洁装置的水产养殖环境远程测控系统,设计采样箱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及清洁装置集成一体;采用PLC为主控制器,完成对传感器清洁系统、增氧泵、采样水泵等可执行装置的控制;现场人机交互选用MCGS触摸屏,触摸屏作为主机,通过485总线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实现测试数据的实时显示、储存及历史信息统计;PLC与触摸屏之间通过RS232总线通讯交换数据,同时PLC与GPRS模块GRM200G通过485总线通讯,将现场信息传到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界面友好,实现了对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远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MCGS组态 PLC 传感器清洗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易艺 宋爱国 +2 位作者 李会军 冷明鑫 徐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3-1129,共7页
为了实现对机器人指端触觉压力的检测,设计了一种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以PORON聚氨酯材料作为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电极间的弹性绝缘介质,导电膜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分别交叉粘贴于PORON聚氨酯材料上、下表面构成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的上、... 为了实现对机器人指端触觉压力的检测,设计了一种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以PORON聚氨酯材料作为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电极间的弹性绝缘介质,导电膜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分别交叉粘贴于PORON聚氨酯材料上、下表面构成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的上、下电极,一起组成柔性电容传感单元。该触觉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测试结果表明,该触觉传感器及其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能够检测0~20 N的触觉压力,曲线拟合最大误差为6.44%,重复性误差为6.29%,能够实现触觉压力的检测,为在机器人指端实现触觉压力的检测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触觉传感器 PORON聚氨酯 电容式 传感器标定装置 传感信息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玉米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运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茫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移栽机的移栽效率与自动化水平,结合当前国内外玉米移栽机的研究现状,在玉米移栽机的工作原理与送苗装置的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对其展开优化研究。依据横纵向送苗机构的运动协调控制与结构参数设计,加入智能自调节控制程... 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移栽机的移栽效率与自动化水平,结合当前国内外玉米移栽机的研究现状,在玉米移栽机的工作原理与送苗装置的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对其展开优化研究。依据横纵向送苗机构的运动协调控制与结构参数设计,加入智能自调节控制程序、相应传感器装置及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设计目标并通过给定前置条件进行运作试验。试验表明:X、Y轴送苗方向上的参数均得到理想优化效果,最大提升值分别可达7%、15%左右;优化送苗装置作用下,整体移栽伤苗率小于8%,漏栽率控制在5%之内,成功取苗率达93%以上,符合送苗装置及关键机构的设计优化初衷,试验可靠有效,对玉米移栽机的进一步改进和类似作物移栽机械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移栽机 送苗装置 协调控制 传感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tallation position determination of wind speed sensors on steel pole along a high-speed railway
7
作者 熊小慧 梁习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3018-3027,共10页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steel pole on the measurement of wind speed sensors and determinate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wind speed sensors, the flow field around wind speed sensors was investigated. Bas...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steel pole on the measurement of wind speed sensors and determinate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wind speed sensors, the flow field around wind speed sensor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k-ε double equations turbulent model, the field flow around the wind speed sensor and the steel pole along a high-speed railway was simulated on an unstructured grid. The grid-independent validation was conduct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carried out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 pole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wind speed sensors.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wind speed sensors is varied from 0.3 to 1.0 m, the impact angles are less than ±20°,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wind speed sensors is 0.8 m at least, and the interval between wind speed sensors and the steel pole is more than 1.0 m with the sensors located on the upstream 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wind speed sensor steel pole numerical simulation flow 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