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热罐一维连续动态建模及最优传感器布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怡 刘建帮 +2 位作者 杨婷婷 刘进锋 房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20-3131,I0022,共13页
斜温层储热罐因其具有较高的平均净能量和㶲效率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热储能利用方式。为解决储放热流体流量实时变化引起的罐内工质流动方向改变、常规温度分层模型不连续的问题,利用连续光滑函数近似逼近原表征工质流动方向的0-1变... 斜温层储热罐因其具有较高的平均净能量和㶲效率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热储能利用方式。为解决储放热流体流量实时变化引起的罐内工质流动方向改变、常规温度分层模型不连续的问题,利用连续光滑函数近似逼近原表征工质流动方向的0-1变量,得到储热罐沿高度方向的一维连续动态温度分层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矩阵的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根据灵敏度矩阵包含的系统信息重新定义能观度指标,按照各传感器位置对系统能观度贡献度不同确定保证系统能观的最少传感器数量及相应的最优布置位置。结果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光滑参数μ,所建立的储热罐一维连续动态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内部工质在不同运行场景下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层现象;按照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的滚动时域估计器(moving horizon estimator,MHE)观测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均值和方差在所有同等数量下保证系统能观的传感器组合中均为最小。可知,该文所提出的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能够获得较好的系统能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温层储热罐 热储能 灵敏度矩阵 能观度 最优传感器布置 滚动时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策略的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 被引量:1
2
作者 安葳鹏 刘镕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无线传感网络消除了物理电缆,降低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信息的难度,但通常具有较低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为了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最高的网络性能,将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表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信息有效性... 无线传感网络消除了物理电缆,降低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信息的难度,但通常具有较低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为了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最高的网络性能,将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表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信息有效性被指定为模态保证准则,网络性能通过能量效率与网络连接性相结合来衡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自动学习的鲸鱼优化算法,用整数编码代替二进制编码对解进行编码;采用多种群策略搜索最优解;最后通过自动学习机制加快寻找帕累托最优解集.数值实验表明,优化准则可以在信息有效性和网络性能之间进行权衡,算法能够有效解决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并且优于常用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鲸鱼优化算法 最佳传感器布置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及评价准则 被引量:59
3
作者 李东升 张莹 +1 位作者 任亮 李宏男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50,共12页
综述了结构健康监测中常用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及其评价准则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几种常用传感器布置方法间数学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尤其是讨论了有效独立法与模态动能法之间的关系、有效独立法与QR分解法和MinMAC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 综述了结构健康监测中常用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及其评价准则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几种常用传感器布置方法间数学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尤其是讨论了有效独立法与模态动能法之间的关系、有效独立法与QR分解法和MinMAC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一个梯形结构对比了各种传感器的布置方法所给出的传感器位置组合.讨论了目前常用的5种传感器布置方法评价准则,并阐明其中两个准则与作者所提出准则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布置方法 传感器布置方法评价准则 有效独立法 模态动能法 MinMA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热误差补偿中温度传感器布置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范金梅 许黎明 +2 位作者 赵晓明 范浩 黄凯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3-84,共2页
讨论了现有机床热误差建模中温度传感器布置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布置策略,并将此策略与其他策略相组合用来对光学曲线磨床进行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有效地减少了热误差建模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为简化热误差模型和提高模型的实用... 讨论了现有机床热误差建模中温度传感器布置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布置策略,并将此策略与其他策略相组合用来对光学曲线磨床进行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有效地减少了热误差建模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为简化热误差模型和提高模型的实用化程度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 传感器布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类优化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恒 李世其 +2 位作者 刘世平 张哲 王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1-65,共5页
复杂结构试验/理论振型的匹配是模态参数型修正过程的重要内容。以测量并获取用于模态参数识别的最佳信息为目标,实现布置在结构上有限数量的传感器能有效避免信息冗余,提出了一种聚类优化的传感器布置方法。根据结构模态中各自由度振... 复杂结构试验/理论振型的匹配是模态参数型修正过程的重要内容。以测量并获取用于模态参数识别的最佳信息为目标,实现布置在结构上有限数量的传感器能有效避免信息冗余,提出了一种聚类优化的传感器布置方法。根据结构模态中各自由度振型的动力相似性,应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自由度进行自动集结并分类。采用有效独立法分别从各聚类自由度中搜索出模态分辨率最高的传感器位置作为实际的测量位置。最后通过一个悬臂梁、一个悬臂薄板的数值分析和一个旋转滤光轮组件的模态测试试验对该优化布置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选出独立敏感性测点,并且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布置 A -means聚类 有效独立法 模态试验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管桁架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布置优化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秀丽 张强 冉永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0,共9页
以临夏体育场空间管桁架罩棚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扰动分析方法与承载能力分析方法找出结构的关键杆件,通过对管桁架罩棚结构有限元模型各阶模态进行分析来了解动力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结合所选关键杆件确定传感器布置最优方案,包括传感器... 以临夏体育场空间管桁架罩棚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扰动分析方法与承载能力分析方法找出结构的关键杆件,通过对管桁架罩棚结构有限元模型各阶模态进行分析来了解动力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结合所选关键杆件确定传感器布置最优方案,包括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及位置。对管桁架罩棚结构整体与局部细部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将管桁架有限元实体模型进行局部吊装、整体卸载等全过程模拟分析,同时将优化的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应用于体育场空间管桁架罩棚健康监测,并对比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结果表明:现场安装传感器时定位偏差越小,各阶段实测数据与模拟值吻合越好;传感器种类、数量、位置及安装精度都会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逻辑性,且对后续准确评价结构安全性起决定作用;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结合结构动力学传感器布置方法比单一小扰动分析方法更为高效快捷,能准确预警空间杆件可能损伤的位置,从而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管桁架 健康监测 关键杆件 传感器布置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系统的动态SDG模型及传感器布置问题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帆 萧德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符号有向图(SDG:signed directed graph)可以用于描述大型复杂系统及其变量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但是在描述故障传递关系时不能表示其动态传播规律.本文在SDG支路上引入时间参数,用于近似描述变量的变化在系统中的传递时间,由此构建的SD... 符号有向图(SDG:signed directed graph)可以用于描述大型复杂系统及其变量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但是在描述故障传递关系时不能表示其动态传播规律.本文在SDG支路上引入时间参数,用于近似描述变量的变化在系统中的传递时间,由此构建的SDG模型称为动态SDG模型.另外,要实现故障检测需要有传感器的信息,传感器的布置直接影响着故障检测的性能.本文在动态SDG框架下,研究了故障的可检测性和可分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结论,并给出通过正向推理来求故障传播过程和传感器布置方案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有向图 故障检测 传感器布置 可检测性 可分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位制造系统偏差源监测传感器布置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斯克 苗瑞 +1 位作者 赵言正 江志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3-1757,共5页
为了获得多工位制造系统足够的有效测量信息和最大化多工位制造系统的偏差源监测能力,应采用合适的测量策略并对传感器布置进行优化.在状态空间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多工位制造系统中3个偏差源与传感器测量值间的空间关系,给出了量化描述... 为了获得多工位制造系统足够的有效测量信息和最大化多工位制造系统的偏差源监测能力,应采用合适的测量策略并对传感器布置进行优化.在状态空间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多工位制造系统中3个偏差源与传感器测量值间的空间关系,给出了量化描述系统偏差源监测能力的方差监测敏感度系数,以及将数据挖掘算法与进化算法相结合的传感器布置的优化方法,解决了最大化多工位制造系统偏差源监测能力的传感器布置优化问题.通过箱形工件加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布置 多工位制造系统 状态空间模型 敏感度 数据挖掘 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工位制造系统可诊断性的传感器布置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继文 奚立峰 杜世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41-2445,共5页
为获得足够和有效的测量信息,提高系统的可诊断性,应采用合适的测量策略并对传感器布置进行优化。为此,提出了量化描述系统可诊断性的三个测度(可检测性/可分离性/可预测性),并将多工位制造系统测量信息处理分为工位间传递和工位内检测... 为获得足够和有效的测量信息,提高系统的可诊断性,应采用合适的测量策略并对传感器布置进行优化。为此,提出了量化描述系统可诊断性的三个测度(可检测性/可分离性/可预测性),并将多工位制造系统测量信息处理分为工位间传递和工位内检测。在保障可诊断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降低了测量费用和诊断时间。通过具体加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传感器布置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布置 可诊断性 偏差诊断 分布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小直径管道导波探伤的传感器布置方案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 游鹏辉 +4 位作者 钟万里 谢涛 徐俊 钟力强 肖晓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54-2259,共6页
研究传感器布置对导波沿薄壁金属管道的频散特性、模态转换和缺陷定位的影响规律。其步骤为:首先,采用ANSYS软件建立薄壁小直径的无缺陷管道和缺陷管道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管道端部周向各节点施加轴向瞬时位移载荷,模... 研究传感器布置对导波沿薄壁金属管道的频散特性、模态转换和缺陷定位的影响规律。其步骤为:首先,采用ANSYS软件建立薄壁小直径的无缺陷管道和缺陷管道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管道端部周向各节点施加轴向瞬时位移载荷,模拟超声传感器激发L(0,2)模态波;根据脉冲-回波信号的时间历程曲线,定义回波分辨率、反射系数。其次,分析缺陷的轴向位置精度以及4种传感器布置方案对导波频散、模态转换、周向定位和反射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传感器数量可有效抑制弯曲模态和导波频散的发生,并增强回波信号的幅值;当传感器数量小于4个时,难以对裂纹缺陷进行周向定位;反射系数随传感器数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导波 传感器布置 频散特性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网壳结构杆件损伤识别的传感器布置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恩平 王秀丽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传感器的布置与优化问题是目前空间网壳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以结构杆件损伤识别为目标,以结构杆件应力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空间网壳结构损伤特征、健康监测工作方式以及在静力作用下杆件内力变化特点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适合... 传感器的布置与优化问题是目前空间网壳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以结构杆件损伤识别为目标,以结构杆件应力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空间网壳结构损伤特征、健康监测工作方式以及在静力作用下杆件内力变化特点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适合于在役空间网壳结构杆件损伤识别的传感器布置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指出,该方法的应用需要先保证结构计算模型准确性,加强传感器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对不利因素影响的防范.大量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较好地解决了基于已测杆件应变信息来判断未测杆件的损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壳结构 静力分析 传感器布置 损伤识别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物理特性的不规则建筑抗震控制的传感器布置
12
作者 王玉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187,共6页
结构控制在土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已经在各种文献中有广泛的研究。本文介绍一种对三维不规则隔振建筑进行结构控制的传感器布置法。该法充分利用了结构的各种物理特性,如通过系数矩阵建立不同位置输入输出的结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模态坐... 结构控制在土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已经在各种文献中有广泛的研究。本文介绍一种对三维不规则隔振建筑进行结构控制的传感器布置法。该法充分利用了结构的各种物理特性,如通过系数矩阵建立不同位置输入输出的结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模态坐标变换,把方程改写成一种模态坐标表示的、物理意义更清晰的形式,使控制力更小更有效;利用能控性和能观性性质,构造了一个位置指数,用以衡量传感器布置,使较少的传感器更有效地捕获并反馈结构的响应信号,等。地震波输入和结构的响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3D建筑 能控性和能观性 传感器布置 模态变换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GSA的起重机振动监测传感器布置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关四 靳慧 +2 位作者 丁克勤 陈力 唐方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9-763,832,共6页
为解决起重机械监测传感器布置手段缺失、布置点位搜索效率低,测点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和声遗传搜索算法(harmony genetic search algorithm,简称HGSA)的振动传感器布置方法。首先,建立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各阶位移矩阵,通... 为解决起重机械监测传感器布置手段缺失、布置点位搜索效率低,测点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和声遗传搜索算法(harmony genetic search algorithm,简称HGSA)的振动传感器布置方法。首先,建立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各阶位移矩阵,通过参数对比建立最优参数组合;其次,采用随机搜索机制对位移矩阵进行快速搜索得到初步解;然后,通过对初步解进行反复遗传和变异迭代得到最优解;最后,以门式起重机试验装置为对象,采用模态数据分析系统分别对HGSA、和声搜索(harmony search,简称HS)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得到的传感器布置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GSA得到的测点频率响应函数峰值更大,能够更加有效地反映结构的振动响应。该方法为起重机械振动监测传感器安装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健康监测 传感器布置 模态分析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罐底板声发射检测中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俊 赵建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140,共5页
为提高煤化工行业储罐底板声发射(AE)检测过程中声源定位的准确性,对储罐底板进行现场检测试验。在距离储罐底板不同高度分别布置传感器后进行检测,并在试验过程中安装护卫传感器,对比分析各传感器在相同的检测时间内所采集的数据,探究... 为提高煤化工行业储罐底板声发射(AE)检测过程中声源定位的准确性,对储罐底板进行现场检测试验。在距离储罐底板不同高度分别布置传感器后进行检测,并在试验过程中安装护卫传感器,对比分析各传感器在相同的检测时间内所采集的数据,探究传感器的适宜位置及准确布置方法。结果表明,传感器布置高度对AE检测结果影响显著,护卫传感器能有效屏蔽大量罐内噪声信号,使定位结果更加准确。该试验条件下,得到了传感器所在点和储罐底板中心连线与储罐底板的最优夹角区间;在此区间内布置传感器所检测得到的定位结果与开罐漏磁扫描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底板 声发射(AE) 传感器布置高度 护卫传感器 漏磁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循迹式智能小车传感器布置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全民 贾林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142,共4页
对电磁导航式智能小车的信号获取元件--电感传感器的合理布置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传感器布置的理论基础是感应电动势分布规律。运用传统电磁学基本理论,研究了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何随其高度和水平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并得到相应的... 对电磁导航式智能小车的信号获取元件--电感传感器的合理布置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传感器布置的理论基础是感应电动势分布规律。运用传统电磁学基本理论,研究了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何随其高度和水平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并得到相应的分布规律。最后利用所得到的感应电动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电感传感器布置方案,为设计和编制控制算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小车 电磁循迹 传感器布置 感应电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优化策略的风力机叶片传感器布置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宇 顾桂梅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8,共5页
针对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不合理的测点布置影响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有效性,降低监测系统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运用多种优化策略组合布设的方法。首先为了提高收敛速度,利用QR分解法筛选初始测点群;其次基于模态置信准则(MAC准则)建立... 针对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不合理的测点布置影响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有效性,降低监测系统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运用多种优化策略组合布设的方法。首先为了提高收敛速度,利用QR分解法筛选初始测点群;其次基于模态置信准则(MAC准则)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了通过MAC最大非对角元素设定阀值作为确定最佳测点数量的方法;最后为解决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将模拟退火算法作为一个算子加入遗传算法中,把两种成熟的智能算法有机地结合到Memetic框架下,利用互补优势形成Memetic算法实现传感器的优化布设。以2MW级风机叶片为例,利用该算法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并与传统QR分解法和标准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叶片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并较QR分解法和遗传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和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模态置信准则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遗传算法的水质传感器布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进生 蒙江 童名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550,共6页
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是指在城镇配水管网中最优位置布置水质传感器对污染物进行检测,从而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其本质是一类大规模离散组合优化问题。首先从数学上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具有NP-Complete特性;然后针对该问题计算开销... 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是指在城镇配水管网中最优位置布置水质传感器对污染物进行检测,从而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其本质是一类大规模离散组合优化问题。首先从数学上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具有NP-Complete特性;然后针对该问题计算开销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Spark云计算模型的分布式遗传算法;最后以一个典型的复杂配水管网为对象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具有搜索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线性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遗传算法 水质传感器布置 云计算 大规模离散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应用研究
18
作者 彭卫 李凡 査支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16,18,共5页
根据模态置信度准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提取出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分析数据,得到了主梁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布设方案,并根据此优化方案在实际桥梁上进行了现场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由现场实验测得的自振频率、振型位移... 根据模态置信度准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提取出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分析数据,得到了主梁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布设方案,并根据此优化方案在实际桥梁上进行了现场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由现场实验测得的自振频率、振型位移与ANSYS理论计算出的结果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基于MAC准则的模拟退火算法在斜拉桥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设方面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模态置信度准则 模拟退火算法 传感器优化布置 Fisher信息矩阵 现场动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松弛补偿器液压系统传感器布置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19
作者 李文华 施雨 +4 位作者 刘毅 周性坤 林珊颖 韩凤翚 孙玉清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0,共4页
针对传统深海科考船绞车系统传感器不能快速准确检测系统故障的问题,以缆松弛补偿器的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潜在故障分析,确定监测点和传感器布置方案并建立液压系统有向图,采用基于最大故障诊断信息熵准则的方法对系统状态监测初始... 针对传统深海科考船绞车系统传感器不能快速准确检测系统故障的问题,以缆松弛补偿器的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潜在故障分析,确定监测点和传感器布置方案并建立液压系统有向图,采用基于最大故障诊断信息熵准则的方法对系统状态监测初始方案进行传感器数量优化和选取。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采用故障注入的方式模拟节流口堵塞故障,验证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中故障诊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松弛补偿器 状态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最大故障诊断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码头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鹏飞 张雍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1,共9页
为解决码头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IMOPSO)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针对传统方法寻优效率低、优化目标单一,难以同时满足模态识别、损伤识别等复杂的健康监测需求的问题,构建了以损伤敏... 为解决码头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IMOPSO)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针对传统方法寻优效率低、优化目标单一,难以同时满足模态识别、损伤识别等复杂的健康监测需求的问题,构建了以损伤敏感性和冗余性、损伤识别不适定性以及模态线性独立性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获取Pareto解集,利用TOPSIS熵权法确定最优传感器布置方案。在某高桩码头试验表明:与有效独立法和有效独立-模态动能法相比,IMOPSO得到的布设方案测点分布更均匀,在灵敏度矩阵条件数、MAC最大非对角元、损伤冗余性指标分别优化了45%、90%、5%以上;多种工况下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识别准确率在不同噪声下平均提高5%和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结构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损伤识别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IMO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