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章德 刘锋 +1 位作者 梅生伟 刘思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6,共9页
虚拟惯量控制是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控制,改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有效措施。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针对风机传动系统2质块和3质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引... 虚拟惯量控制是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控制,改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有效措施。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针对风机传动系统2质块和3质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引起传动系统扭振的机理,表明了虚拟惯量控制可能激发传动系统弱阻尼扭振模式,从而引起比较明显的扭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扭振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增加传动系统扭振模式的阻尼,从而抑制虚拟惯量控制所引起的传动系统扭振。仿真算例验证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影响分析结论以及扭振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传动系统模型 扭振 虚拟惯量控制 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全轮驱动车辆动力传动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管欣 卢萍萍 +2 位作者 詹军 高立新 陈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3-187,共5页
基于多轴全轮驱动越野车辆的驱动方式,开发了带轮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和分动器的6×6多轴全轮驱动越野车的动力传动系模型,将其嵌入ADAMS整车模型中,进行对开路面和陡坡两种典型越野路面上的仿真,并与无轮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的... 基于多轴全轮驱动越野车辆的驱动方式,开发了带轮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和分动器的6×6多轴全轮驱动越野车的动力传动系模型,将其嵌入ADAMS整车模型中,进行对开路面和陡坡两种典型越野路面上的仿真,并与无轮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的多轴全轮驱动动力传动系的越野车辆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传动系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多轴全轮驱动车辆的越野行驶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车辆 全轮驱动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越 张鸿飞 +4 位作者 陈颖 杜松怀 苏娟 刘露 沈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4,I0013,共1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系统运行工作点相关。该传递函数可进一步分解为扭转分量和非扭转分量。传动链参数仅对扭转分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力传动、电机、变流器、控制等环节的风力发电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模型综合了各环节参数,可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算例及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传递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based WECS) 小信号分析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损失的履带车辆换挡策略评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智蔷 吴维 罗俊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1-779,共9页
履带车辆在越野工况下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常处于动态工况,基于发动机稳态工况建立的换挡规律无法使履带车辆发挥最大动力性,在构建考虑内部功率损失的发动机模型、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动态模型,考虑换挡工况的传动系统输出转矩模... 履带车辆在越野工况下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常处于动态工况,基于发动机稳态工况建立的换挡规律无法使履带车辆发挥最大动力性,在构建考虑内部功率损失的发动机模型、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动态模型,考虑换挡工况的传动系统输出转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履带车辆传动能量损失模型,实现越野工况履带车辆的驱动转矩计算和能量损失计算.在对比基本换挡规律与修正换挡规律的条件下,履带车辆的能量损失定量计算结果验证了修正换挡规律对于提高履带车辆能量利用率的有效性,为研究履带车辆换挡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换挡规律 能量损失 评价方法 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降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安邦 韩平平 +2 位作者 丁明 张晓安 杨之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复杂、仿真速度慢,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的问题,研究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降阶模型。将暂态模型中传动系统模型与变流器模型进行降阶简化,由此得到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降阶模型,然后在DIgSIL...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复杂、仿真速度慢,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的问题,研究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降阶模型。将暂态模型中传动系统模型与变流器模型进行降阶简化,由此得到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降阶模型,然后在DIgSILENT仿真软件中搭建详细模型与降阶模型,并通过时域仿真对详细模型与降阶模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阶模型与详细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较高的精度,从而证明降阶模型也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 电磁暂态模型 降阶模型 传动系统模型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起步颤振动力学问题研究综述
6
作者 吴光强 苑仁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归纳总结了汽车起步颤振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以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作为问题现象再现的仿真平台,着重论述与起步工况密切相关的部件,包括离合器操纵特性、摩擦特性和发动机瞬态扭矩等。然后,针对汽车起步颤振问题,... 归纳总结了汽车起步颤振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以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作为问题现象再现的仿真平台,着重论述与起步工况密切相关的部件,包括离合器操纵特性、摩擦特性和发动机瞬态扭矩等。然后,针对汽车起步颤振问题,从试验研究、产生机理、抑制措施3个方面讨论了起步颤振动力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在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汽车起步颤振问题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步颤振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产生机理 试验研究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整车到发动机的重型车工况循环转换方法研究
7
作者 胡熙 徐月云 刘昱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8年第6期4-10,共7页
在国六GB 17691征求意见稿中,为发动机测试标定提供了基准循环以及为特定发动机将基准循环转换为实际测试循环的动态方法。基于车辆动力系统理论和换挡策略,构建从整车到发动机的循环转换模型,在CWTVC整车循环基础上生成发动机循环,参... 在国六GB 17691征求意见稿中,为发动机测试标定提供了基准循环以及为特定发动机将基准循环转换为实际测试循环的动态方法。基于车辆动力系统理论和换挡策略,构建从整车到发动机的循环转换模型,在CWTVC整车循环基础上生成发动机循环,参考国六生成方法及整车转鼓试验的相应结果,通过对比验证模型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指出了未来重型车试验体系整合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六排放标准 传动系统模型 挡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