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家兔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简文亭 简道林 +3 位作者 王康乐 李林 邹学军 杨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7-900,共4页
目的通过胸段硬膜外阻滞(TEA)交感神经,探讨TEA对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TEA组、硝普钠(SNP)组、胸段硬膜外麻醉+麻黄碱(TEA+EPH)组。在记录MAP、迷走传出端基础电位后,TEA... 目的通过胸段硬膜外阻滞(TEA)交感神经,探讨TEA对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TEA组、硝普钠(SNP)组、胸段硬膜外麻醉+麻黄碱(TEA+EPH)组。在记录MAP、迷走传出端基础电位后,TEA组硬膜外腔给予0.5%布比卡因0.4ml/kg;Sham组在同样时点硬膜外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SNP组记录基础电位后静脉注射硝普钠盐溶液控制性降压,模拟TEA的降压过程,硬膜外腔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EA+EPH组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0.5%布比卡因0.4ml/kg后肌注麻黄碱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应用BL-420S电生理系统记录并分析硬膜外腔注射前、注射后1、2、3h迷走神经传出放电变化。结果四组家兔注射前基础放电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A组、TEA+EPH组在注射后1、2、3h放电频率明显高于SNP组和Sham组(P<0.05)。TEA组、SNP组的MAP在注射后1、2、3h明显低于TEA+EPH组和Sham组(P<0.05)。TEA组和TEA和EPH组HR在注射后1、2、3h时明显慢于Sham组(P<0.05);SNP和TEA+EPH组在注射后1、2、3h时HR均明显快于TEA组(P<0.05)。结论 TEA可能通过阻滞交感神经,使迷走神经传出产生绝对兴奋,这种兴奋并不是因为TEA所致的血管扩张而引起的血压降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麻醉 迷走神经 传出放电 交感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大鼠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健 杨志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大鼠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的变化。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内毒素组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 ;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记录并分析内毒素注射后3 0min、1、2、4h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的改...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大鼠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的变化。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内毒素组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 ;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记录并分析内毒素注射后3 0min、1、2、4h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的改变。结果 两组基础放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大鼠注射内毒素后各时间点放电频率明显升高,与基础放电及注射生理盐水组的对应时间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内毒素血症时颈迷走神经传出活动增强,这种改变可能是机体发挥其内源性抗炎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内毒素血症 传出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梭传入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的作用
3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1 位作者 霍涌玮 宋新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在 6 3只麻醉、制动、断双侧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中 ,以膈神经传出放电作为呼吸效应的客观指标 ,用琥珀胆碱 (Sch)选择性地兴奋肌梭 ,观察了肌梭传入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股动脉注射Sch后有 2 3例 (占 36 5 1... 在 6 3只麻醉、制动、断双侧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中 ,以膈神经传出放电作为呼吸效应的客观指标 ,用琥珀胆碱 (Sch)选择性地兴奋肌梭 ,观察了肌梭传入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股动脉注射Sch后有 2 3例 (占 36 5 1% )产生吸气延长效应 ,表现为吸气时程 (Ti)延长 (P <0 0 5 ) ,呼气时程 (Te)有缩短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Ti/Te比值增加 (P <0 0 5 ) ,肺通气量加大 ;17例 (占 2 6 98% )呈抑呼增频效应 ,表现为Te缩短 ,Ti变化不明显 ,Ti/Te比值增加 ,呼吸频率 (RF)加快 ,最终也导致肺通气量加大。肌注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 ,同剂量的Sch则使上述呼吸易化效应明显减弱。提示肌梭传入活动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具有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传入 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 膈神经传出放电 琥珀胆碱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