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鼠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条件优化
1
作者 朱文豪 刘天一 +3 位作者 何川 张晓宇 辛强 王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2-1648,共7页
目的:探讨胎鼠神经干细胞(NSCs)原代培养方法和活性评价体系,确定NSCs的最佳传代条件。方法:选取孕11~14 d SD大鼠,提取胎鼠原代NSCs,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将NSCs以1.0×10^(4)、2.0×10^(4)、6.0×10^(4)、1.0... 目的:探讨胎鼠神经干细胞(NSCs)原代培养方法和活性评价体系,确定NSCs的最佳传代条件。方法:选取孕11~14 d SD大鼠,提取胎鼠原代NSCs,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将NSCs以1.0×10^(4)、2.0×10^(4)、6.0×10^(4)、1.0×10^(5)、1.6×10^(5)和2.0×10^(5) mL^(-1)的细胞密度进行传代培养48 h后观察神经球的形态表现,测定神经球直径。活死细胞染色法检测不同直径神经球中NSCs存活率。结果:NSCs呈巢蛋白阳性,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NSCs呈聚集生长和牢固细胞间黏附聚集模式,形成神经球,平均直径为(152.72±47.52)μm,球与球之间少有单独的细胞散在。与2.0×10^(4) mL^(-1)传代密度比较,6.0×10^(4) mL^(-1)和1.0×10^(5) mL^(-1)传代密度的神经球直径增大(P<0.05)。1.0×10^(5) mL^(-1)、1.6×10^(5) mL^(-1)和2.0×10^(5) mL^(-1)传代密度的神经球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40μm、40~60μm、60~80μm和80~100μm直径神经球比较,100~200μm直径神经球中NSCs存活率降低(P<0.05)。结论:以1.0×10^(5) mL^(-1)的密度进行传代时神经球直径为80~100μm,可有效提高NSCs传代培养效率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胎鼠 原代培养 传代条件 神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