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伞形监管沙盒促进中国金融科技创新是否可行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红伟 陈小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5,共8页
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对金融科技实施沙盒监管。中国怎么办?基于区块链技术,调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科技从业机构三方主体资源,构建伞形监管沙盒,可行吗?本文在进行相关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伞形... 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对金融科技实施沙盒监管。中国怎么办?基于区块链技术,调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科技从业机构三方主体资源,构建伞形监管沙盒,可行吗?本文在进行相关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思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然后从监管资源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影响方面实证分析其可行性。结果表明,监管资源对金融科技创新具有正效应,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通过拓展监管资源可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在国家层面具有可行性。最后,就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伞形监管沙盒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伞形监管模式评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立文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美国的伞型监管模式试图在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其方法是另外增加一层能规范所有金融机构及其全部功能的监管者,其实质是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的混合。伞形监管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安全和稳健,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伞形监管 功能监管 机构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美国实践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7
3
作者 裴桂芬 李艳红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7,61,共5页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在银行控股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限制。金融控股公司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明确了法律地位。伞形监管框架是美国为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有效监管而...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在银行控股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限制。金融控股公司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明确了法律地位。伞形监管框架是美国为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有效监管而建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层面的监管由美联储负责,而对各类子公司的监管由功能监管机构负责。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呈多种类型。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载体。在此形势下,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能够防范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监管框架,另外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风险防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伞形监管 “防火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