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及会计确认方法选择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胜红 何丹 周红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8,共7页
笔者通过对社群、网络平台、跨界协(合)作的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进行分析,抽象出不同配置交易模式所具有的价值共同化、顾客体验化以及产品定制化三大特征。在此特征下结合"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各自内涵与思维特点... 笔者通过对社群、网络平台、跨界协(合)作的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进行分析,抽象出不同配置交易模式所具有的价值共同化、顾客体验化以及产品定制化三大特征。在此特征下结合"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各自内涵与思维特点对比不同经济时代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确认方法选择,得出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下的会计确认方法应该选择"整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 会计确认方法 隔离法 整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确认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彻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进行的抵押贷款的打包出售,资产证券化既是当代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又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它将在二十一世纪国际金融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资...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进行的抵押贷款的打包出售,资产证券化既是当代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又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它将在二十一世纪国际金融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确认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外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规范予以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对于发起人而言,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发起人把证券化资产的转移视为销售处理还是融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确认方法 资产证券化 发起人 抵押贷款 金融业发展 证券化资产 打包出售 7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理人股票期权对应项目的经济意义及会计确认方法研究
3
作者 邓孙棠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6-100,共5页
对于约定给予条件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以及虽未约定给予条件但被用作签订雇佣合同红利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来说,企业在授予日之后才接受其相应的经理人服务,未约定给予条件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若被用作对经理人过去服务的补偿,则企业在授予日之... 对于约定给予条件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以及虽未约定给予条件但被用作签订雇佣合同红利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来说,企业在授予日之后才接受其相应的经理人服务,未约定给予条件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若被用作对经理人过去服务的补偿,则企业在授予日之前已接受其相应的经理人服务,又由于服务的耗用与接受同步,因而前者于企业授予日后将耗用的经济资源,应先确认为资产,耗用时再摊销;后者则是授予日前已耗用的经济资源,应确认为当期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理人股票期权 对应项目 经理人服务 经济意义 会计确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冰 《山东经济》 2005年第2期91-92,共2页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 ,即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当被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作表外处理 ,还是应当被确定为一项融资业务作表内处理。对此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存在着概念内涵不一致 ,不能够全面反映由于金融工具的发展使风...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 ,即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当被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作表外处理 ,还是应当被确定为一项融资业务作表内处理。对此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存在着概念内涵不一致 ,不能够全面反映由于金融工具的发展使风险与报酬有效分解的状态 ,过于依赖获得资产的交易顺序等问题。而“金融合成分析法”以控制权来决定资产的归属 ,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割为不同的组成部分 ,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确认方法 资产证券化业务 金融合成分析法 报酬分析法 确认问题 核心问题 表外处理 销售业务 融资业务 概念内涵 金融工具 组成部分 金融资产 不一致 控制权 应当 风险 交易 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崇明 陈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6,共1页
一、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基本观点 在我国,对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方法至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种确认方法: 1.费用观。该观点认为公司赠予管理者股票期权的实质是公司为了补偿管理者已提供的或将来要提供的服务,根据配比原则,... 一、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基本观点 在我国,对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方法至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种确认方法: 1.费用观。该观点认为公司赠予管理者股票期权的实质是公司为了补偿管理者已提供的或将来要提供的服务,根据配比原则,这个补偿的总额要作为费用在管理者提供相应服务的期间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费用观没有体现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确认方法 股票期权 期权激励计划 费用观 管理者 配比原则 当期损益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小清 杨蕾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X期11-12,共2页
目前,如何真实地反映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国际上相关的会计准则作了介绍和比较,分析了金融合成分析法和后续涉入法这两种会计确认方法,以便正确认识我国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规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会计准则 确认问题 会计确认方法 金融合成分析法 理论界 实务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