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
作者 吴锦华 隆金勋 《财会月刊》 1994年第8期31-31,共1页
会计信息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能给企业带来“死里回生”或“锦上添花”的效果,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企业“断送生命”或“走向深渊”。所以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 会计信息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能给企业带来“死里回生”或“锦上添花”的效果,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企业“断送生命”或“走向深渊”。所以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及时、简明、实用。本文就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谈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人员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资料 会计报表 方法和程序 客观性 经济建设服务 广西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究竟谁更重要──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辩论赛纪实(下)
2
《会计之友》 1999年第6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香港中文大学 辩论赛 北京大学 人工智能 会计 会计报表 会计电算化 使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究竞谁更重要──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辩论赛记实(上)
3
《会计之友》 1999年第5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香港中文大学 会计电算化 辩论赛 北京大学 会计行业 会计工作 真实性原则 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
作者 鲁春杰 《征信》 1999年第2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财会人员 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信息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质量 监督机制 会计法》 会计人员 财务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小明 《财会月刊》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会计信息失真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人为的“假帐真做”与“真帐假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二是财务会计制度落后,使一些帐面原值,会计核算不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我们目前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前者,即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 会计信息失真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人为的“假帐真做”与“真帐假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二是财务会计制度落后,使一些帐面原值,会计核算不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我们目前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前者,即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因为这种失真危害性最大,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核算秩序。而后者则可以通过改变会计方法来解决。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财会人员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经营者 会计人员 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领导 企业财务 失真的原因 会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结构失衡——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6
作者 唐松华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3,82,共4页
会计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经济工作始终。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日益严重。国有企业也不例外。不少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会计做“假帐”来掩饰自己的劣迹,或把... 会计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经济工作始终。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日益严重。国有企业也不例外。不少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会计做“假帐”来掩饰自己的劣迹,或把国有资产当作自己的家产,随意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国有企业 结构失衡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人员 虚假会计信息 注册会计 企业管理者 监事会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7
作者 石丹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质量 失真率 企业会计信息 会计人员 单位负责人 相关性 所有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8
作者 张金贵 《工业技术经济》 1996年第4期37-39,共3页
会计核算资料不实,会计信息失真,这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顽症。这个问题虽在会计界已经讨论了多年,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措施,但这种情况不但没有被控制,而且日趋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一是造成宏观经济决策失误。二是造成... 会计核算资料不实,会计信息失真,这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顽症。这个问题虽在会计界已经讨论了多年,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措施,但这种情况不但没有被控制,而且日趋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一是造成宏观经济决策失误。二是造成企业决策失误。三是助长了违法乱纪和贪污腐败现象,破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审计监督,以期引起广泛的重视。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个人见解。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成本、利润核算失真。在一些企业,为偷漏税款或其他目的,采用:(1)将应摊不摊长期挂“待摊费用”;(2)将不属于在“递延资产”核算的费用挂在“递延资产”上;(3)将应核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财会人员 会计核算 经营者 审计监督 通货膨胀会计 内审工作 帐面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方略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92,共4页
本文探讨了由于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存在缺陷,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等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从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的规范和界定... 本文探讨了由于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存在缺陷,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等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从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的规范和界定功能、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责任保证体系,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10
作者 王国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3-84,共2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王国瑜党的十五大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方针政策,预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走向成熟,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将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调控为主。经济信息是经济调控...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王国瑜党的十五大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方针政策,预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走向成熟,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将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调控为主。经济信息是经济调控的基础,而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 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工作管理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位领导 会计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会计信息的四大误差及其矫正
11
作者 吕官保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1-41,共1页
银行会计信息的四大误差及其矫正吕官保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通过会计渠道收集银行货币信用业务活动中资金运动情况的数字总结和分析,是银行会计职能部门对金融业务活动的客观描述。通过它可以了解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国... 银行会计信息的四大误差及其矫正吕官保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通过会计渠道收集银行货币信用业务活动中资金运动情况的数字总结和分析,是银行会计职能部门对金融业务活动的客观描述。通过它可以了解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然而,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 银行会计 会计业务 大误差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报表 人民银行 专业银行 统计报表 信息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
12
作者 徐梅丽 《现代管理科学》 1999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经营者 企业领导人员 会计人员的素质 财务会计 失真问题 业务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行为应该如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会计委派制认识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殿龙 徐健琳 《财会月刊》 1999年第3期48-48,共1页
将实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当前抑制腐败、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认识误区:1.颠倒了问题的主次。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时,不难发现,该问题与两类人员有关。一类是会计人员,... 将实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当前抑制腐败、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认识误区:1.颠倒了问题的主次。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时,不难发现,该问题与两类人员有关。一类是会计人员,另一类则是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这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委派制 委派会计人员 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负责人 企业会计信息 企业经营 内部审计 现代企业会计 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 被引量:1
14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6年第9期59-60,共2页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保证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地位,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依法公正执业,现就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关键词 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事务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市公司 有关问题 股东大会 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证券市场 中国证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 被引量:1
15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6年第10期51-52,共2页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各上市公司: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保证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地位,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依法公正执业.现就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各上市公司: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保证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地位,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依法公正执业.现就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事务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市公司 有关问题 股东大会 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证券市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会计计量近似性的思考
16
作者 邱宜干 《财会月刊》 1996年第9期15-16,共2页
一、会计计量近似性的含义会计计量的近似性,是指会计计量所形成的会计数据为近似值。会计计量形成的会计数据按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用途,在帐户中进行分类反映,会计数据在会计信息... 一、会计计量近似性的含义会计计量的近似性,是指会计计量所形成的会计数据为近似值。会计计量形成的会计数据按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用途,在帐户中进行分类反映,会计数据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不重新分解组合,如填制凭证和登记帐簿,编制报表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等方面的数据要求一分不差,我们称这类数据为第一类数据。第一类数据精确性高,不允许有计算误差。另一类则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重新分解组合构成新的数据,再作为会计信息输出,如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计价与摊销等形成的数据,我们称之为第二类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计量 近似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数据 会计人员 会计方法 业务素质 会计法规 会计信息真实性 会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会计与一九九七
17
作者 刘晓航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2期44-44,共1页
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香港将回归祖国,这对香港各界人士、各行各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香港会计界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997年之后的香港仍将是国际金融、商业贸易的中心,但与内地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必然将更加紧密。因此,香港的会计... 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香港将回归祖国,这对香港各界人士、各行各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香港会计界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997年之后的香港仍将是国际金融、商业贸易的中心,但与内地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必然将更加紧密。因此,香港的会计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披露达到尽可能的真实、准确、完整、公正、及时,并保障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师事务所 国际金融 上市公司 经济相互依存 会计实务 有限责任公司 英国模式 财政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会计人员的统派统管
18
作者 李作义 陈义群 刘正刚 《财会月刊》 1997年第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会计人员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真实 国家利益 会计信息质量 无因果关系 统管统派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统一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会计工作初探
19
作者 茅秀嘉 《财会月刊》 1995年第2期12-12,共1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切实做好会计工作显得特别重要。但目前会计工作的实际还远远不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会计 会计部门 董事会 建立与完善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中层干部 会计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我国还不适用——与周润书、徐晓虹同志商榷
20
作者 许波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0期29-30,共2页
《财会通讯》1994年第10期刊载的周润书和徐晓虹同志的《谨慎性原则下存货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引文不另注出处),笔者读后有不同看法。 第一,周文说:“物价上涨的总体趋势并不妨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 《财会通讯》1994年第10期刊载的周润书和徐晓虹同志的《谨慎性原则下存货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引文不另注出处),笔者读后有不同看法。 第一,周文说:“物价上涨的总体趋势并不妨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我认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产生于物价出现剧烈的交替上涨和下跌时期,如果物价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也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显然是没有考虑其适用的经济环境这一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孰低 孰低法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谨慎性原则 国际惯例 可变现净值 国有企业 物价上涨 经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