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现实考察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出处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1-100,共10页
-
文摘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设立了一系列守门人,从而构建了一个形式上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框架。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底被证券管制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初步考察和评价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制度的整体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对上市公司管制框架的内部和外部各个制度环节———监事会、独立董事、外部审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财务报告
会计违规
-
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gulations
Financial Statement
Violation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
分类号
F235.2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高乾
尉京红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7,共2页
-
文摘
一、会计信息披露是市场配置机制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标志。构成资本市场主体的投资者、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完全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古典经济理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调节资源配置)遇到会计信息这种特殊的商品会“瘫痪”。当前,市场意义上的会计披露制度存在着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并非最佳,各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其性质的原因,使得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信息披露造成的经济利益不公平的状况也普遍存在。
-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有效性
企业会计信息
“看不见的手”
市场配置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资源
会计披露制度
资源配置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政府会计管制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内在检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彭韶兵
周兵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5,共2页
-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重点项目<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公司治理效率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SC07A004)阶段性成果
"西南财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金"资助
-
文摘
会计管制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课题,提高会计管制有效性也是世界各国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根据会计管制的不同环节,提出会计管制的"三分法",将会计管制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会计行为管制等三类,并分别予以深入分析,并简要地探讨了三类会计管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管制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会计行为管制
内在检视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C912.23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