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村地区会理群中钩状褶皱和纵向构造置换
1
作者 方向池 蔡学林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48-52,共5页
讨论了四川会理下村地区会理群中钩状褶皱的剖面形态分类,钩状褶皱与大褶皱的关系,钩状褶皱和构造置换形成的物质条件、温压条件、力学条件,钩状褶皱与纵向构造置换的关系。
关键词 会理群 钩状褶皱 纵向构造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理菜子园镍矿床方辉橄榄岩铂族元素、Re-Os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5 位作者 廖震文 屈文俊 杨波 蒋小芳 李超 李永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32,共18页
四川省会理菜子园红土型镍矿床中出露较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文章系统报道了其中3个橄榄岩体的岩石化学、铂族元素及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均显示为高MgO及高Mg#值,低SiO2、Al2O3、Na2O、K2O特征,计算显示出主要的标准矿物... 四川省会理菜子园红土型镍矿床中出露较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文章系统报道了其中3个橄榄岩体的岩石化学、铂族元素及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均显示为高MgO及高Mg#值,低SiO2、Al2O3、Na2O、K2O特征,计算显示出主要的标准矿物为橄榄石和紫苏辉石(体积百分数>90%),表明菜子园属镁质方辉橄榄岩。铂族元素总量比世界上大多数地幔橄榄岩低,且Cu/Pd比值大于原始地幔,可能是早期地幔较高部分熔融出的基性岩浆中硫化物的萃取、抽提作用所致。PPGE相对IPGE强烈亏损,与正常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特征类似,向右倾斜的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表明菜子园铂族元素体系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的控制。PPGE中,Pt相对于Pd富集,可能与后期强烈蚀变有关,此外还可能反映了少量Pt以合金形式残留于方辉橄榄岩中,Pd以不相容元素的形式更多被熔体带走。菜子园方辉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封闭性相对好,γ(Os)值较小。岩石化学、铂族元素及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菜子园橄榄岩直接来自地幔,属正常蛇绿岩套底部的方辉橄榄岩,为古小洋盆洋壳的残片。菜子园蛇绿岩反映了中元古代晚期昆阳裂谷在菜子园-踩马水-麻塘断裂带以北演化成小洋盆,于其中沉积会理群,并在中元古代末期与南侧的东川群、汤丹群碰撞、拼贴。菜子园橄榄岩的蛇绿岩属性进一步证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基底由不同时代的小陆块碰撞、拼贴导致基底陆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菜子园橄榄岩 铂族元素 RE-OS同位素 蛇绿岩 昆阳裂谷 会理群 东川 汤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理地区元古代Fe-Cu岩系的年代格架及其成矿约束
3
作者 周家云 王以明 +4 位作者 李建忠 谭洪旗 朱志敏 罗丽萍 龚大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1-82,共2页
会理-东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元古代铁、铜成矿集中区,铜储量约占川滇两省的60%以上(赵彻终,1999),铁、铜矿床与元古代褶皱基底地层密切相关。由于扬子地台西缘褶皱基底并不是连续统一的,而是被后期的断裂分割为一系列独立出露的岩系,造... 会理-东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元古代铁、铜成矿集中区,铜储量约占川滇两省的60%以上(赵彻终,1999),铁、铜矿床与元古代褶皱基底地层密切相关。由于扬子地台西缘褶皱基底并不是连续统一的,而是被后期的断裂分割为一系列独立出露的岩系,造成这些褶皱基底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理群 河口 FE-CU 元古代 元古宙 地质年代 褶皱基底 东川 岩系 成矿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4
作者 余冲 毛晓冬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41-,共1页
1地质背景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攀西裂谷东部,在小江-甘洛断裂带和箐河-程海断裂带之间的安宁河断裂带中。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周名魁等,1988)。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盖层由震旦系-中生界组成,与基底呈角度... 1地质背景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攀西裂谷东部,在小江-甘洛断裂带和箐河-程海断裂带之间的安宁河断裂带中。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周名魁等,1988)。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盖层由震旦系-中生界组成,与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区内最主要的构造以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在区域性南北向边界断裂之间,有小规模北东、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及产状平缓的层间剥离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山 流体包裹体 程海断裂 铅锌矿床 盖层 锌矿 安宁河断裂 四川 角度不整合 会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东菜园子花岗岩的年龄、地球化学——扬子地台西缘格林威尔造山运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生伟 廖震文 +9 位作者 孙晓明 周邦国 郭阳 蒋小芳 朱华平 孙志明 罗茂金 马东 沈战武 张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70,共16页
本文报道了康滇地区中部,会东县菜园子地区Ⅰ、Ⅲ号岩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1040.4±6.1Ma(MSWD=0.53,n=18)和1063.2±6.9Ma(MSWD=1.15,n=11),与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的时间高度一致。花岗岩的常量元素表现为高S... 本文报道了康滇地区中部,会东县菜园子地区Ⅰ、Ⅲ号岩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1040.4±6.1Ma(MSWD=0.53,n=18)和1063.2±6.9Ma(MSWD=1.15,n=11),与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的时间高度一致。花岗岩的常量元素表现为高SiO2(SiO2平均为74.96%)、过铝质(绝大多数样品A/CNK值大于1.1)、碱含量中等(Na2O+K2O平均为6.4%)、低MgO(平均为0.17%)、TiO2(平均为0.28%)、CaO(平均为0.09%)含量。稀土元素总量低(14个样品的平均∑REE为36.99×10-6),LREE/HREE平均值为3.34,(La/Yb)N平均为8.57,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δEu平均为0.41,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较平缓、右倾的海鸥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Th、U以及La相对富集,Ba、Eu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Zr、Ti等亏损,上述特征说明,菜园子为典型的S型重熔花岗岩。地球化学表明,菜园子花岗岩的源区为以泥质岩(主)和杂砂岩(辅)为源岩的副片麻岩组成。计算显示,熔体形成于深约25km、温度约850℃的中上地壳内块体碰撞后的板内伸展环境,经历过黑云母和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中元古代末期,东川群、汤丹群沿菜子园-踩马水-麻塘断裂向北侧的会理群俯冲碰撞,形成菜子园蛇绿岩和菜园子花岗岩的侵位、天宝山组中酸性火山岩的喷发事件,此类碰撞、拼贴造山过程有可能在滇中地区的昆阳群和东川群之间同时发生。扬子板块西缘的基底可能是由不同时代的小陆块碰撞、拼贴导致陆壳的增生扩大,并经历多次拉张、碰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测年 花岗岩 菜园子 格林威尔期 汤丹 东川 会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东油房沟铜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小芳 王生伟 +3 位作者 廖震文 周清 郭阳 周邦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6-875,共10页
油房沟铜矿为康滇中部地区一处中型铜矿床,是近年发现新的铜矿类型,赋存于中元古代晚期会理群淌塘组中。前人的研究工作较少,本文报道了油房沟铜矿床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4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881±65 Ma(MSWD=1.08),表明其成... 油房沟铜矿为康滇中部地区一处中型铜矿床,是近年发现新的铜矿类型,赋存于中元古代晚期会理群淌塘组中。前人的研究工作较少,本文报道了油房沟铜矿床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4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881±65 Ma(MSWD=1.08),表明其成矿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晚期,晚于赋矿围岩淌塘组。187Os/188Os初始值为0.588,介于881 Ma时地幔值(0.121)和地壳值(2.586)之间,更接近地幔值。油房沟铜矿属热液脉型铜矿床,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其次为淌塘组富Cu凝灰质碎屑岩。新元古代扬子地台西缘大规模岩浆事件过程中强烈的热液活动是导致两者Cu富集并最终沉淀形成油房沟铜矿最关键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定年 黄铜矿 油房沟铜矿床 会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林方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1-137,318+139,共9页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林方成(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一、铅锌矿床的区域地质概况川西南的康定-汉源-甘洛-宁南-会理-会东等地区、滇东北的会泽-昭通等地区产出众多的铅锌矿床,构成了著名的康...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林方成(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一、铅锌矿床的区域地质概况川西南的康定-汉源-甘洛-宁南-会理-会东等地区、滇东北的会泽-昭通等地区产出众多的铅锌矿床,构成了著名的康滇地轴东缘铅锌成矿带(图1)。铅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铅同位素组成 康滇地轴 组成特征 灯影组 造山带 会理群 昆阳 天宝山组 正常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