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成矿物质来源:Pb、S、C、H、O、Sr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12
1
作者 李文博 黄智龙 张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67-2580,共14页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特富铅锌矿田之一,由相距3公里的矿山厂和麒麟厂两个独立的矿床组成,Zn+Pb 金属量超过五百万吨,矿石品位在25%至35%之间。为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的 Pb、S、C、O、H 和...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特富铅锌矿田之一,由相距3公里的矿山厂和麒麟厂两个独立的矿床组成,Zn+Pb 金属量超过五百万吨,矿石品位在25%至35%之间。为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的 Pb、S、C、O、H 和 Sr 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104)Pb 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251~18.530,15.663~15.855和38.487~39.433,与围岩碳酸盐岩中浸染状黄铁矿一致,与碳酸盐地层相近,在^(208)Pb/^(204)Pb-^(206)Pb/^(204)Pb 图上显示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铅同位素组成相近的碳酸盐围岩地层提供了成矿物质。矿石硫化物的δ^(34)S 变化范围为10.9‰~17.4‰,多数集中于13‰~17‰,表明还原硫主要来自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还原,还原方式为热化学还原,下伏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中的有机质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种不同产状的脉石矿物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均一且没有明显差别,δ^(13)C 变化范围为-2.1‰~-3.5‰,δ^(18)O 为16.8‰~18.6‰。脉石矿物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水的δD_(FI)为-50‰~-60‰,取温度为200℃计算包裹体水的δ^(18)O_(H_2O)值为7.0‰~8.8‰。碳、氧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来自下部上升的变质流体,由于下伏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中有机质的参与,成矿流体具有低的δ^(13)C和δD_(FI)值,在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矿石中黄铁矿、闪锌矿和方解石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值的变化范围为0.714~0.717,赋矿围岩中未蚀变白云岩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值为0.7083~0.7093,明显低于蚀变白云岩(0.7106),表明成矿流体具有高的(^(87)Sr/^(86)Sr)_i比值。相对围岩碳酸盐岩而言,下伏地层中的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往往具有高得多的^(87)Sr/^(86)Sr,因此,流经或者起源于这些地层的流体具有高的锶同位素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流体 物质 会泽铅锌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磊 韩润生 +1 位作者 张艳 王加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8-1257,共10页
为探讨会泽铅锌矿田成矿流体总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硫源及还原硫的形成机制,在分析前人的硫同位素数据基础上对麒麟厂矿床上部原生矿体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及麒麟厂和矿山厂矿床外围新发现的硫酸盐矿物(重晶石)进... 为探讨会泽铅锌矿田成矿流体总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硫源及还原硫的形成机制,在分析前人的硫同位素数据基础上对麒麟厂矿床上部原生矿体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及麒麟厂和矿山厂矿床外围新发现的硫酸盐矿物(重晶石)进行了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的δ34S变化为8.0‰-17.68‰,成矿流体中硫同位素已达分馏平衡;矿床外围的硫酸盐δ34S变化为17.95‰-24.30‰。利用共生矿物对Pinckney法,估算获得成矿流体的δ34SΣS为14.44‰,与海相硫酸盐的δ34S相近;通过同位素地质温度计,估算获得成矿温度为134-388℃;包裹体测温发现,重晶石为热液成因,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可能来自矿区及矿区外围各个地层的海相硫酸盐或是矿区发现的热液重晶石。硫酸盐的还原机制应为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铅锌矿田 硫同位素 硫酸盐 滇东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热液白云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广申 包志伟 李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5,共15页
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赋矿地层石炭系摆佐组碳酸盐岩广泛发育热液白云岩化。本文通过岩相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热液白云岩的成因、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热液白云岩包括热液流体交代早期微‒细晶白云岩形成的细‒中... 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赋矿地层石炭系摆佐组碳酸盐岩广泛发育热液白云岩化。本文通过岩相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热液白云岩的成因、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热液白云岩包括热液流体交代早期微‒细晶白云岩形成的细‒中晶白云岩和交代灰岩形成的粗晶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中的部分白云石在阴极发光下显示核边和环带结构特征,与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微‒细晶白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模式,继承了原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粗晶白云岩呈厚层状和团块状产出,ΣREE含量相对较低,并且相对亏损轻稀土,表明稀土元素主要源于灰岩,热液流体(盆地卤水)活化迁移了部分轻稀土元素。近矿粗晶白云岩受MVT铅锌成矿流体交代,具有较高的Fe和Mn含量,白云石在阴极发光下呈亮红色,可能为矿化过程中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粗晶白云岩溶解再沉淀的产物。脉石方解石的Fe、Mn、ΣREE和Y含量相对较高,并显示轻‒中稀土元素富集、Ce异常不显著的特征,暗示成矿流体(深循环酸性卤水)可能萃取了基底岩石中的稀土元素和成矿金属。脉石方解石的Y/Ho值与近矿粗晶白云岩相似,指示成矿流体与碳酸盐岩围岩也发生了反应。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热液白云岩化与铅锌矿化为盆地流体和深循环含矿热液连续作用的产物,热液白云岩化贯穿MVT铅锌矿成矿前及成矿阶段。因此,热液白云岩可以作为MVT矿床找矿勘查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铅锌矿田 热液白云岩 稀土元素 Y/Ho值 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