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风险及规避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伍宸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68,共9页
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面临着国际贸易的一般性风险和教育性风险。一般性风险包括国家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欺诈性风险三种。... 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面临着国际贸易的一般性风险和教育性风险。一般性风险包括国家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欺诈性风险三种。教育性风险表征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使用与终止的各个环节。为防控风险以提高引进效益,政府需积极参与构建相对完善的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制定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宏观分布地图,建立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失败典型案例数据库;高校需客观务实地分析自身需求并制订引进计划,深化其内涵理解并强化增值性能力培养,健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退出机制,努力构建全面且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贸易 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风险防控 规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学招生分省定额:实施现状、区域差异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郜丹丹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2期37-47,共11页
优质大学主要是指拥有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本科第一批次资格的大学。结合全国不同省份实际人口的数量,通过对2011—2015年全国不同省份考生被优质大学录取的机会差异现状以及不同省份考生2016年被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录取的难度系数的呈... 优质大学主要是指拥有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本科第一批次资格的大学。结合全国不同省份实际人口的数量,通过对2011—2015年全国不同省份考生被优质大学录取的机会差异现状以及不同省份考生2016年被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录取的难度系数的呈现,发现尽管优质大学实际录取率的省际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较大,且基本呈现出"两极"录取差异的稳定性高于"中间"部分的显著特征。造成这种省际录取差异的原因既有科举分省定额制度的影响,又与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现实区域布局、教育政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脱不了关系,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高考移民"现象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昭示着这一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基于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消除差异为目标,通过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中西部有潜力的高校,合理分配全国优质大学的招生计划,严格控制优质大学的属地招生比例,注重新建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在更大程度上缩小省际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等多种方式,将优质大学招生名额的省际差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改变原有省际考生入学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力争在人口公平、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取得相对平衡,最大程度维护不同省份考生平等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招生 本科第一批次 分省定额制度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改革成效与深入推进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明忠 邵攀 焦运红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1期61-71,共11页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较大的经费支持力度,促使入选高校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加强特色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入选高校积极发挥办学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深入推进、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强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提升工程"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处理好入选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