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质苹果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 1
-
-
作者
张文明
-
机构
萧县杨楼镇农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3期71-71,83,共2页
-
文摘
探讨了优质苹果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即遵循优质高效原则,强调把握植物检疫关键,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辅助、药剂防治为补救的综合防治措施。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病虫害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436.6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浅谈优质苹果生产技术
- 2
-
-
作者
李红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农业局农广校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5期43-43,59,共2页
-
文摘
优质苹果要体现在具有该品种的优良特性,无病虫危害,农药残留达标。从果实的外观上要求表面光洁无锈,品种的着色要均匀,色泽要鲜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苹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经过认真的细致管理的苹果(即自生自灭果)几乎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同时优质的苹果在市场的售价也比普通果搞很多。
-
关键词
苹果
优质苹果生产技术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苹果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总结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尚丽艳
张永朝
-
机构
河南省洛宁县园艺局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第8期6-7,共2页
-
文摘
洛宁县位于河南省豫西山区,是水果生产大县。苹果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洛河穿境而过,地势属缓坡地带,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适中,无污染源,是优质苹果生产适宜区。2014年以来,洛宁县大力推广苹果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基地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0家,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3万余亩,相继获得河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河南省“我最喜爱的绿色食品”金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项荣誉。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矮化密植栽培
豫西山区
水果生产
绿色食品基地
绿色优质
缓坡地带
博览会金奖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云南:昭通市持续培育壮大苹果特色产业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秋萍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2期60-61,共2页
-
文摘
云南省昭通市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产的苹果具有“早甜香脆艳”的独特品质,经过近百年的引种、培育和发展,目前昭通市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23年,昭通市苹果产量达110万t,综合产值达130亿元,带动13.8万农户、52.7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
关键词
特色产业
增收致富
综合产值
优质苹果生产
苹果产量
云南省昭通市
自然资源
独特品质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山西:万荣38吨苹果出口海外市场
- 5
-
-
作者
赵玉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2期62-62,共1页
-
文摘
1月初,山西省万荣县一果业公司分拣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对准备出口海外的苹果进行分拣、称重、装箱等……经过检验,38 t“特”“优”苹果整装待发,准备出口。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坚定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着力推动果园标准化建设和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万荣果农以“工匠精神”探索创造了优质苹果生产的“十大技术、十八道工序”.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分拣
工匠精神
万荣
苹果出口
现代果业
标准化建设
探索创造
-
分类号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6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陕西:山地苹果成为榆林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 6
-
-
作者
赵玉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2期56-57,共2页
-
文摘
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苹果种植面积7.73万hm^(2),总产量达74万t,预计实现产值55亿元。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户的积极参与下,榆林山地苹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米脂、子洲、绥德、清涧、靖边、横山、吴堡和佳县等八县(区)先后被列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形成了“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的良好氛围,山地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榆林南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
关键词
主导产业
山区农村经济
优质苹果生产
陕西省榆林市
山地苹果
示范基地县
苹果种植面积
重要载体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2017年苹果产量和售价预测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汪景彦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7年第8期4-5,共2页
-
文摘
1 2016年苹果产销回顾
根据有关报道,2016年我国苹果面积3800万亩,总产量435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产量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56.1%。近年来,苹果产量猛增,供过于求,总体销售疲软,售价下跌,2016年每千克苹果售价比2015年低18%~20%,全国平均每千克苹果零售价6.35元,同比下降17.67%,其中红富士苹果每千克批发价6.30元,同比下降20.55%。
-
关键词
苹果产量
红富士苹果
销售疲软
优质苹果生产
陕西渭北
寒富苹果
花牛苹果
矮化中间砧
苹果质量
生产成本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苹果产业合作发展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秋萍
-
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
出处
《果农之友》
2016年第6期1-2,共2页
-
文摘
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位于黄河中游山西、陕西、河南3省的接壤地区,由山西省的运城、临汾两市、陕西省的渭南市和河南省的三门峡等4市组成。该区域地处我国中部、西部结合带和陇海经济带中段,具有连接华北、西北、中原的纽带作用。区域总面积5.8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 634万亩,总人口约1 700万。
-
关键词
黄河金三角
综合试验区
黄河中游
结合带
树形改造
果业生产
优质苹果生产
水果面积
接壤地区
招商引资政策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产业合作发展之浅见
- 9
-
-
作者
王秋萍
-
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
出处
《北方果树》
2016年第4期49-51,共3页
-
文摘
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位于黄河中游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接壤地带,由山西省的运城、临汾两市、陕西省的渭南市和河南省的三门峡市组成。该区域地处我国中部、西部结合带和陇海经济带中段,具有连接华北、西北、中原的纽带作用。区域总面积5.8万km2,耕地面积195.6万hm2,总人口约1 700万,
-
关键词
黄河金三角
综合试验区
黄河中游
接壤地带
树形改造
结合带
果业生产
优质苹果生产
招商引资政策
水果面积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新疆阿克苏苹果产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9
- 10
-
-
作者
张振军
宋卫
张洁
蒋琴
-
机构
新疆阿克苏地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1年第10期39-42,共4页
-
文摘
新疆是我国优质特色苹果产区,苹果已成为新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形成了以阿克苏和伊犁河谷为主的2个规模化集中产区。2019年,新疆苹果总面积89.5万亩,总产量101.63万吨,其中,阿克苏苹果面积37.69万亩,总产量68.88万吨,面积占全疆的42.11%,产量占全疆的67.78%。阿克苏生产的冰糖心苹果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5%以上,较国内其他苹果产区高1~2个百分点,汁多、肉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我国优质苹果生产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苹果产区
集中产区
苹果产业
新疆阿克苏
伊犁河谷
阿克苏苹果
问题及其对策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强晓敏
李进
-
机构
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千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出处
《果农之友》
2022年第10期65-67,共3页
-
文摘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和转型升级示范县。近年来,千阳县将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引擎,抢抓陕西省“3+X”特色产业发展机遇,引品种、创模式、育主体、延链条,建成矮砧苹果13万亩、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成为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行业标杆。为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千阳苹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优质苹果生产
丘陵沟壑区
苹果产业
千阳县
渭北旱塬
调研报告
示范县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渭北长武苹果矮化密植建园技术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韩宁
李军平
赵涛
-
机构
陕西省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21年第4期27-29,共3页
-
文摘
渭北地区长武县,海拔高(847~1274 m),土层深厚,自然资源优越。年均气温9.4°C,1月中旬平均气温-4.7℃,极端最低气温-25.2℃,6—8月平均气温20.7℃,大于35℃日数小于5 d,夏季最低气温15.5℃。年均降水量566.3 mm。自然条件适合苹果生产,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保护县”、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2014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广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目前全县已推广矮化密植苹果园666.7 hm^(2),平均产量达到4000 kg/666.7 m^(2),产值2.4万元/666.7 m^(2),效益1.8万元/666.7 m^(2)。为长武县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渭北地区苹果矮化密植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矮化密植
旬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建园技术
平均产量
乡村振兴
长武县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苹果锈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马磊
-
机构
庄浪县果树果品研究所
-
出处
《果农之友》
2019年第11期20-21,共2页
-
文摘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现有苹果栽培面积65万亩,果品总产量33.28万吨,总产值18亿元,人均果品纯收入4390元。苹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庄浪县气候条件优越,生产的苹果色鲜味醇、果形端正、风味独特,远销国内外。但近年来,庄浪县朱店、万泉、大庄的苹果园普遍发生了苹果锈病,并呈现逐年加重的态势(图1、图2、图3),给当地果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
-
关键词
果品总产量
优质苹果生产
苹果栽培
主要经济来源
甘肃省平凉市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庄浪县
发生的原因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云南:昭通“半城苹果满城香”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张耀辉
李红戟
柏斌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第10期55-56,共2页
-
文摘
1940年,留美博士吴敬漪从成都市引进苹果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种植。经过80年的发展,昭通已成为中国南方冷凉高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国苹果生产最适宜区之一;所产苹果具有色泽鲜艳、肉质细脆、酸甜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成熟早等优势,多次获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农业博览会
优质水果
云南省昭通市
留美博士
昭阳区
苹果
昭通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长武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王长安
王麟
赵涛
-
机构
陕西省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省长武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陕西省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22年第1期48-50,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5年我国将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年。那么"十四五"期间渭北长武苹果产业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经过调研,现就长武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1发展现状长武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发展苹果产业有很大的区位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基础,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远离污染源、生态植被良好,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指标,属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国家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苹果产业
自然资源基础
生态植被
长武县
示范县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甘肃静宁盛果期苹果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温有福
-
机构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第4期5-7,共3页
-
文摘
历经30多年发展,甘肃省静宁县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苹果产业成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标志性产业。然而,受传统栽培模式的影响,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实着色差、品质下降、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静宁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瓶颈。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果实着色
产业转型升级
苹果产业
苹果园
通风透光
助农增收
提质增效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河南灵宝老果区苹果树掀起“矮砧热”
- 17
-
-
作者
杭万森
寿纪培
-
机构
河南省灵宝市园艺局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第5期46-46,共1页
-
文摘
日前,灵宝市邀请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李丙智教授亲临灵宝,举办"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专题报告会,给灵宝广大果农送来了一顿丰盛的新技术大餐。全市优质苹果生产专业村的负责人、果业合作社技术员及广大果农近500人参加培训。灵宝苹果栽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
-
关键词
河南灵宝
优质苹果生产
乔化
硕士生导师
集约栽培
李丙
专题报告
千阳县
管理费用
现场接受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山西临猗苹果产业的发展及管理技术改进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钱琳
王建斌
-
机构
山西省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第8期33-35,共3页
-
文摘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353小时,无霜期217天,7—10月昼夜温差达12℃,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地势北高南低,光照充足。临猗县农业产业结构特点:70%的耕地栽植果树,70%的农民从事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70%来自果业。1998年,农业部授予临骑县全国首家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02年,被农业部列为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优势产业带重点。2003年,农业部命名临猗县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
-
关键词
苹果品种
临猗
优质苹果生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
无公害水果
优势产业带
日照时数
年平均
套塑膜袋
苹果栽培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山西:万荣苹果品牌估值居山西之首
- 19
-
-
作者
王秋萍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4期58-58,共1页
-
文摘
本刊讯山西省万荣县地处晋、豫、陕三角州的黄金地段、运城市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海拔600~800 m,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土壤中性,土层深厚肥沃且通透性好,日照长,温差大,适宜苹果栽培。万荣苹果品质优良,个大、形正、色艳,肉脆、味甜,营养丰富,深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万荣县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以“工匠精神”探索创造了优质苹果生产的“十大技术、十八道工序”,实现了从种植、浇水、施肥、采摘、贮藏、包装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生产;以“首创精神”探索创造了苹果“双套袋”技术模式和“三改六配套”“晚采八增加”等生产规程,国内首家制订并发布了红富士苹果地方生产标准,造就了“雪果”“金果”“文化果”等爆款产品。
-
关键词
土层深厚肥沃
优质苹果生产
红富士苹果
苹果栽培
苹果品质
生产规程
万荣
工匠精神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渭北地区苹果重茬地建园应该怎么办
- 20
-
-
作者
赵涛
陈军民
常丽娟
韩宁
-
机构
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果农之友》
2021年第1期6-8,共3页
-
文摘
渭北旱塬长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生态植被良好,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指标,发展苹果产业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基础,属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国家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
-
关键词
优质苹果生产
重茬地
渭北旱塬
苹果产业
自然资源基础
生态植被
区位优势
渭北地区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