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杂交早稻金优明100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建新 饶鸣钿 邓才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运用最优设计 ,对优质早稻金优明 10 0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 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 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的影响 ,结果表明 :3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都有影响。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 运用最优设计 ,对优质早稻金优明 10 0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 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 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的影响 ,结果表明 :3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都有影响。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是 :4.69~ 4.81叶移栽 ,每公顷插 2 4.3 8~ 2 5 .87万丛 ,施纯N量 15 9.8~ 168.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 金优明lOO品种 栽培技术 移栽叶龄 移栽密度 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早稻淦鑫203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厚理 张友建 +1 位作者 彭炳生 徐小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1期90-91,共2页
1选育经过杂交早稻高产对于提高种植水稻经济效益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荣丰A能组配出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适宜的杂交早稻组合^[1]。淦鑫203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江西... 1选育经过杂交早稻高产对于提高种植水稻经济效益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荣丰A能组配出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适宜的杂交早稻组合^[1]。淦鑫203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 选育 广东省农科院 应用 有限责任公司 水稻研究所 农业增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金优117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汪大德 沈其文 +1 位作者 熊常财 黄志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4,共2页
金优1176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熟期适宜、田间抗性强、农艺性状好等特点。栽培上,应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管水、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收割。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 金优117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0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谢玉眉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4期23-24,共2页
金优028系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金23A不育系与南恢028配组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平均产量467.36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6.5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l位,增产点率为78.57%。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492... 金优028系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金23A不育系与南恢028配组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平均产量467.36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6.5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l位,增产点率为78.57%。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492.67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4.74%,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根据福建省种子总站安排在福建省中试基地建瓯市小松湖头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 新组合 栽培技术 合金 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性 特征 显著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T优7889高产制种技术
5
作者 高建设 黄结龙 王朝川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5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品种 T优7889 制种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中优2155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林柳姬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明市农科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三系不育系 高产稳产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籼杂交稻潭两优14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启波 黄庆 +4 位作者 任兴华 周建军 黄露 余卓越 贺升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30-32,共3页
潭两优143是由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湖南省首个中熟早籼优质杂交稻品种,于2011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进一步加快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湖南省双季早稻产业效益,提出了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 潭两优143是由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湖南省首个中熟早籼优质杂交稻品种,于2011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进一步加快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湖南省双季早稻产业效益,提出了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合理施肥;总苗数达标后,及时晒田控苗;湿润灌溉,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平均产量高达7.6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 潭两优143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86作烟后稻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和福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烟后稻 新组合 杂交 优质杂交早稻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