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浆果优质新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辽宁省是全国最大的高丛蓝莓产区,日光温室蓝莓、软枣狱猴桃栽培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小浆果作为高产值经济永果,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叛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自2007年起,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针对小浆果适栽... 辽宁省是全国最大的高丛蓝莓产区,日光温室蓝莓、软枣狱猴桃栽培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小浆果作为高产值经济永果,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叛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自2007年起,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针对小浆果适栽品种混杂、自育品种缺乏、育苗技术落后、栽培技术不配套及基础研究不深入等问题,在品种选育、育种理论、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始技术创新,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品种和技术基础,引领并推动了全国小浆果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优质新品种 选育 小浆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优质新品种——优选三尺绿
2
作者 刘佳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6期29-54,共2页
关键词 优质新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豇豆 品种纯度 良种研究 中原地区 栽培条件 结荚率 开发中心 浅紫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推广优质新品种 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功礼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种植业结构调整 优质新品种推广 品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清县高海拔中稻区后备优质新品种简比展示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琼容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3期65-69,共5页
2020年,引进15个中稻优质新品种在闽清县高海拔下祝乡后岭村进行简比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平均每亩产量在514.16~670.13 kg之间,平均产量均比对照甬优9号(CK1)、中浙优8号(CK2)增产的新品种有3个,分别是秀优4913、泰两优217、甬优78... 2020年,引进15个中稻优质新品种在闽清县高海拔下祝乡后岭村进行简比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平均每亩产量在514.16~670.13 kg之间,平均产量均比对照甬优9号(CK1)、中浙优8号(CK2)增产的新品种有3个,分别是秀优4913、泰两优217、甬优7860,增幅0.55%~23.34%,这3个品种生育期适宜,植株性状、丰产性、抗性均较好,建议2021年进一步扩大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优质新品种 简比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推广优质新品种 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5
作者 张功礼 《种子科技》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种植业 结构调整 优质新品种推广 品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优质新品种简比展示小结
6
作者 余琼容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73-75,共3页
2019年,引进7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晚季栽培简比展示.结果表明,新品种野香优676平均产量最高,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40%,生育期适宜,植株性状好,丰产性好,建议2020年扩大示范;其余新品种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宜优673减产,减幅7.70%~20.01%,它们... 2019年,引进7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晚季栽培简比展示.结果表明,新品种野香优676平均产量最高,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40%,生育期适宜,植株性状好,丰产性好,建议2020年扩大示范;其余新品种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宜优673减产,减幅7.70%~20.01%,它们的生育期适宜,米质较优,建议2020年续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新品种 晚季 展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恒 吴捷 姚艳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引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2023年对广8优35、珍黔优23、黔优1130、泰丰优79、顺两优黑占、香两优619、筑香19、成优4001、黔优35、锦城优808、野香优糖丝、G优325、泰优553、野香优959、立丰... [目的]筛选适宜引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2023年对广8优35、珍黔优23、黔优1130、泰丰优79、顺两优黑占、香两优619、筑香19、成优4001、黔优35、锦城优808、野香优糖丝、G优325、泰优553、野香优959、立丰优新贵粘、泰优808等16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参试水稻新品种生育期为141~153 d。锦城优808、成优4001、珍黔优23表现良好,折干产量分别为9925.20、9578.10、9503.55 kg/hm^(2),与对照品种泰优808(9282.75 kg/hm^(2))相比分别增长6.92%、3.18%、2.38%,其余12个品种与对照相比均减产。在苗床期与大田期,仅顺两优黑占发生穗颈瘟,其余品种均未见稻瘟病及纹枯病发生。[结论]城优808、珍黔优23、成优4001这3个品种的综合表现及产量高于其他水稻新品种,产量均在9500 kg/hm^(2)以上,可作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新品种 产量 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犹县(平富)优质稻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技术总结
8
作者 刘玮铖 《江西农业》 2025年第4期48-50,共3页
文章旨在筛选出适合在上犹生态条件下种植的粳稻、籼稻优质稻新品种,这些品种主要具有食味好、品质优异、外观品质好、丰产高效性能协调等特征。
关键词 上犹县 生态条件 优质新品种 丰产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的优质稻新品种示范通过专家测产验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鹏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0月26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有关专家,在永安市小陶镇上湖口村对本所承担的福建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乡村振兴服务团队、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共同建立的试验示范片进行现场实割测产验收。
关键词 测产验收 优质新品种 产业技术体系 乡村振兴 综合种养模式 服务团队 示范片 永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优质玉米新品种及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推广
10
作者 秦雪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0期43-45,共3页
本文基于山东地区玉米种植现状,分析近年优质玉米新品种。研究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原理、应用效果,重点介绍玉米苗带清茬种肥同播、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探讨新品种与新技术结合对玉米生产影响,发现这一结合可显著... 本文基于山东地区玉米种植现状,分析近年优质玉米新品种。研究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原理、应用效果,重点介绍玉米苗带清茬种肥同播、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探讨新品种与新技术结合对玉米生产影响,发现这一结合可显著提升玉米产量,带来经济效益。为山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玉米新品种 节本增效种植技术 产量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苏垦118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杰 仲维功 +4 位作者 王军 范方军 朱金燕 李文奇 王芳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9-81,共3页
苏垦11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品种扬粳7号为母本,以高产多抗粳稻品系盐稻9660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稻瘟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外观与食味品质品尝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多抗的粳稻新品种。苏垦118... 苏垦11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品种扬粳7号为母本,以高产多抗粳稻品系盐稻9660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稻瘟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外观与食味品质品尝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多抗的粳稻新品种。苏垦118全生育期150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叶片淡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灌浆快,抗倒性强。机插条件下一般有效穗360万/hm^2左右,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93%以上,千粒质量27 g。其突出优点是:灌浆速度快,抗性好、熟相好、米质好,尤其是米饭食味好,有淡淡清香味。适宜在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新品种 苏垦11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在淮安市晚茬口应用安全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广跃 付炳春 +1 位作者 吴国庆 徐继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期105-106,271,107,共4页
为遴选、推广适宜淮安的优质粳稻新品种,2018年在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淮安)开展了12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两端用水紧张、土壤漏水漏肥的淮安市晚茬口水稻上,南粳505是熟期适中、兼顾产量和食味品质的最佳品... 为遴选、推广适宜淮安的优质粳稻新品种,2018年在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淮安)开展了12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两端用水紧张、土壤漏水漏肥的淮安市晚茬口水稻上,南粳505是熟期适中、兼顾产量和食味品质的最佳品种,建议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优质粳稻新品种 晚麦茬口 安全性 优质食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新品种“内6优7075”在江西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种植再获丰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家焕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第4期28-28,共1页
为了更好推进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与产业开发,202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依托“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工程项目——优质绿色高效水稻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开发,在江西省大余县池江镇庄下村建立了优质杂交水稻... 为了更好推进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与产业开发,202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依托“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工程项目——优质绿色高效水稻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开发,在江西省大余县池江镇庄下村建立了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内6优7075”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百亩示范片。示范片面积138亩,头季表现群体整齐,长势均衡,稻瘟病抗性好,大穗大粒,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田间无明显病虫为害,再生季表现田间无明显碾压痕迹,再生性强,熟期适当,转色好,米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再生稻 稻瘟病抗性 水稻育种 熟期转色 优质新品种 再生性 产业化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闵行区优质稻新品种集中展示表现简报
14
作者 高飞 胡海峰 +1 位作者 何正其 关元妹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52-53,共2页
为进一步扩大上海市闵行区种植优质稻新品种的社会影响力,为后续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于2019年在闵行区浦江镇,对遴选出的8个优质稻新品种(系)开展了集中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南粳46”株型中等,产量较高,适合在闵行区作优质稻米... 为进一步扩大上海市闵行区种植优质稻新品种的社会影响力,为后续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于2019年在闵行区浦江镇,对遴选出的8个优质稻新品种(系)开展了集中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南粳46”株型中等,产量较高,适合在闵行区作优质稻米品种进行种植;“松香粳1018”全生育期短,实产较高,可在闵行区进一步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新品种 产量 闵行区 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广莉占的选育
15
作者 黄道强 周少川 +4 位作者 李宏 赖穗春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中国种业》 2015年第7期49-50,共2页
黄广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莉丝苗为母本、黄广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黄广莉占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倒性好,耐寒性中等,米心腹白少,饭柔软可口,食味品质好... 黄广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莉丝苗为母本、黄广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黄广莉占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倒性好,耐寒性中等,米心腹白少,饭柔软可口,食味品质好。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06。1选育过程1.1杂交亲本的来源母本丰莉丝苗与父本黄广占均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广 优质新品种 抗白叶枯病 食味品质 核心种质 育种理论 抗倒性 腹白 农作物品种审定 兼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16
作者 陈海霞 陆家安 +2 位作者 许和水 张维德 朱明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期42-44,共3页
为了加快推进上海市新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系),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秀水134为对照,通过生育期、株高、有效穗、产量以及田间抗病性等综合性状的考察,对9个上海地区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的田间种植表现进行了比... 为了加快推进上海市新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系),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秀水134为对照,通过生育期、株高、有效穗、产量以及田间抗病性等综合性状的考察,对9个上海地区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的田间种植表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在上海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的品种有:申优415、申优26、秋优23、沪粳137、光明粳3号、青角38和金农香粳1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新品种(系) 筛选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仲维功 陈志德 +3 位作者 杨杰 王军 范方军 黄转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南粳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针对江苏省农业生产中对品种的需求,主要围绕稻谷产量、稻米品质、对病虫害的抗性和适应性进行品种改良,育成的适合生产需求的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为了尽快发挥该品种的生产潜力,就江苏不... 南粳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针对江苏省农业生产中对品种的需求,主要围绕稻谷产量、稻米品质、对病虫害的抗性和适应性进行品种改良,育成的适合生产需求的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为了尽快发挥该品种的生产潜力,就江苏不同生产种植方式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生产技术要求,供生产者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优质新品种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龙眼新品种——灵龙
18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2年第6期19-19,共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功开发出果大质优。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质龙眼新品种——灵龙。广西是我国最大的龙眼产地,这一优质新品种的开发成功,将对广西调整、优化水果品种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优质龙眼 优质新品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灵龙 积极影响 灵山县 高产稳产 水果品种 结构产生 抗逆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野香优丝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韦冬梅 邓晶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9期97-98,共2页
当前,水稻种植受粮经结构调整,种粮经济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增强优质粮产品的有效供给,已成为我国政策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对种植、产量综合表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特征特性展开了讨论,... 当前,水稻种植受粮经结构调整,种粮经济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增强优质粮产品的有效供给,已成为我国政策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对种植、产量综合表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特征特性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新品种 野香优丝苗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新品种产量性状表现及再生力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祖胜 时怡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2期29-32,共4页
灌阳县地处桂北高寒山区,通过大力推广“一季优质稻+再生稻”栽培模式,能够有效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水稻增产良种是关键,通过开展优质稻新品种再生力对比试验,筛选出万太优美占、万太优3158等米质优、丰产性好、... 灌阳县地处桂北高寒山区,通过大力推广“一季优质稻+再生稻”栽培模式,能够有效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水稻增产良种是关键,通过开展优质稻新品种再生力对比试验,筛选出万太优美占、万太优3158等米质优、丰产性好、再生力强的优质稻新品种,为当地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新品种 再生力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