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低阶富惰质组煤的时空分布、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杜芳鹏 宁树正 +7 位作者 刘池洋 乔军伟 赵晓辰 李聪聪 谭富荣 魏云迅 苏刚 雒铮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2-1807,共16页
【研究目的】富惰质组煤以高惰质组含量为特征,煤质及工艺性质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清洁利用方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梳理、厘定低阶富惰质组煤的时空分布、煤质特征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北地区低阶富惰质组煤的清洁利用方式。【... 【研究目的】富惰质组煤以高惰质组含量为特征,煤质及工艺性质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清洁利用方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梳理、厘定低阶富惰质组煤的时空分布、煤质特征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北地区低阶富惰质组煤的清洁利用方式。【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大量前人勘查资料及研究成果,分析、归纳其中的煤岩、煤质数据,以此厘定中国煤富惰质组煤的时空分布特征、煤质特征,进而结合各用途的煤岩煤质指标,讨论西北低阶富惰质组煤的清洁潜势和用途。【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中国的富惰质组煤主要分布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分布区为西北地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新疆北部诸盆地西山窑组煤为典型代表。西北地区低阶富惰质组煤具有低灰、低硫、低有害元素、低黏结性、较低氢含量、较低挥发分、较高二氧化碳反应性,高发热量等特点;其中氢含量、黏结性、挥发分、二氧化碳反应性等明显与高惰质组含量相关。煤质特征表明西北地区侏罗纪煤具有高清洁度和高发热量,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同煤阶相对低挥发分和氢含量使其不利于作为直接液化用煤;而低灰、低硫、低黏结性、较强与二氧化碳反应性有利于其作为气化用煤,适用于多种气化工艺流程。此外,以陕西北部为代表的部分低阶富惰质组煤具有较高的焦油产率,为富油煤,适于低温干馏热解。【结论】西北地区低阶富惰质组煤以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为主要清洁利用方式,部分富油煤则应优先低温干馏热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惰质组 质特征 侏罗纪 清洁利用 优质动力用煤 气化用煤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