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水平测量——基于全国东中西部五省份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涛 黄嘉欣 +1 位作者 王娜 陈泓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6,共18页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体巩固的同时也需警惕差异系数小幅上涨态势;“乡弱于城”和“东强西弱”的基本特征及格局需要持续改善;“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三项指标差距最明显;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区域等指标呈现“弱均衡性”特征,“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两项新指标均衡性最弱。应高度重视社会舆情关注的其他敏感办学指标,如住宿、卫生、安全和医疗、交通、心理健康、数字化建设、破解大班额等方面的改善,着力解决上述指标数量供给不足、配备质量不佳、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建议优化均衡指标评估与监管体系、优化“城—镇—乡”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增供优配行动、科学规划城镇乡学校布局、增加西部薄弱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条件均衡 优质均衡 基本均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均衡视角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推进、难点及优化——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被引量:2
2
作者 范雅琳 王继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推进行动...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推进行动,并从资源配置与行动规则两方面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难点。针对智能设施不均衡、师资配置不均衡、社会资源不均衡,以及配套资源亟需优化、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普及效果难以衡量等问题,研究从健全经费保障与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人才供给与在职选育制度、优化知识体系与配套资源、建立科学监测评价机制几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人工智能教育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价值、堵点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唐瑗彬 窦以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限于县域资源条件与经济环境,县域中职学校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是破解县域中职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关键举措...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限于县域资源条件与经济环境,县域中职学校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是破解县域中职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下沉”政策推行存在动力不足、统筹不足、条件不足三个现实堵点。基于“理论层面—程序层面—交易层面”运作机理,“资源下沉”政策的推进路径是:通过构建核心利益共同体,激发核心动力;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完善政策统筹设计;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落实条件保障;推动“资源下沉”政策落实,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县域中职学校 优质高职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形态、机制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旻 陈晓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 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集聚状态,即广泛性与不平衡性并存、关联性与集聚性并存、多种关联模式并存。全国七大地理区域的优质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其集聚在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成为明显的洼地;集聚主要发生在直辖市和省会等较发达城市,偏远城市成为空白区。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实证分析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机制的结果显示:多重政策共同影响优质校分布,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布局体现着国家和地方意志;职业教育优质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存在竞合关系;人口规模、结构与素质均对高职教育产生重要作用。在教育强国建设及“新双高计划”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发挥优质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均衡视域下的差异化发展;坚持优质资源共享,发挥热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特色发展,实现职教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优质 教育资源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运行机制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根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优化重塑,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深刻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现实逻辑。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需要聚合行为主体、理论创新、内容生产、支撑保障等基...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优化重塑,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深刻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现实逻辑。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需要聚合行为主体、理论创新、内容生产、支撑保障等基本要素,以及双轮驱动、多方协同、动态评估、调适优化等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实现人民高品质文化生活新期待等预期目标。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应着重从强化思想引领、细化政策供给、优化数智赋能、深化多元共治等维度发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文化资源 人民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探索历程、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泽军 钱孝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随着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重点关注“规模发展”、全面关注“均衡发展”、转向关注“优质均衡”... 随着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重点关注“规模发展”、全面关注“均衡发展”、转向关注“优质均衡”三大阶段,并且各阶段研究普遍比较丰硕。但是,相关研究探索尚未形成系统、多元、特色的研究体系,主要局限于研究特色趋同、交叉研究不足、实证研究欠缺、指标体系缺乏等方面。后续研究需要超越单一层面的重复探索,走向更具独特性、多视域、针对性、可行性的策略体系创新,立足县域管理,从静态关注转向动态发展探索;重视政策优化,从单一均衡转向多元视角的优质均衡关注;着眼实践成效,从外延式均衡转向内涵式优质均衡关注;聚焦路径创新,从发散式关注转向聚焦式优质均衡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外延式均衡发展 内涵式优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之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来兵 张勇明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普及水平、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型与教育资源适配的冲突、管理体制壁垒与优质均衡目标的矛盾、评价改革滞后与育人方式变革的脱节等挑战,同时又迎来了建成教育强国赋予的时代机遇。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须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布局等作为实践路径,加强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基础教育体系 公平优质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大果鲜食白肉枇杷新品种早白香的选育
8
作者 邓朝军 蒋际谋 +6 位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胡文舜 苏文炳 张雅玲 陈永萍 郑少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27,共5页
早白香是从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树势中庸偏强,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长壮,分枝力较强。单果质量57.1~66.1 g;果实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淡橙红色,果面茸毛密... 早白香是从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树势中庸偏强,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长壮,分枝力较强。单果质量57.1~66.1 g;果实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淡橙红色,果面茸毛密生,茸毛短,果粉薄,锈斑少,条斑明显,果点密度较密、大小中等;萼片姿态外凸,萼孔闭合;果肉白色-黄白色,厚8.9~10.8 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2.3%~15.8%,可食率71.3%~76.4%,肉质细嫩、化渣、汁液多、浓甜、味鲜,风味佳;种子4~5个·果^(-1);在福建福州,果实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熟。多枝组高接换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高接换种后第3~5个生长周期的株产分别为7.6、20.3、32.7 kg,早结、丰产、稳产。适宜福建、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枇杷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早白香 早熟 优质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70250
9
作者 刘宁涛 车京玉 +9 位作者 李长辉 王岩 张起昌 马勇 田超 王志坤 高凤梅 尹雪巍 代丽婷 邵立刚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克春1702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小麦育种团队以培育适合东北春麦晚熟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性小麦品种为目标,于2011年筛选出强筋类稳定小麦品系克07-183,以此作为组配母本,以综合性状优异的后代育种材料克10F2-1984为父本,以... 克春1702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小麦育种团队以培育适合东北春麦晚熟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性小麦品种为目标,于2011年筛选出强筋类稳定小麦品系克07-183,以此作为组配母本,以综合性状优异的后代育种材料克10F2-1984为父本,以阶梯式杂交育种策略为指导,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18-2020年期间进行产量及适宜性综合试验,2021-2023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晚熟组区域、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克春170250,审定编号黑审麦2024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春170250 高产 春小麦 优质 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休专家优质医疗资源利用及管理问题研究
10
作者 柳辉艳 徐少银 +2 位作者 常青 纪录琴 王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某三甲公立医院高级职称退休专家职业延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某三甲公立医院85岁以内的高级职称退休专家进行调查,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与深度访谈开展分析探讨。... 目的:探究某三甲公立医院高级职称退休专家职业延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某三甲公立医院85岁以内的高级职称退休专家进行调查,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与深度访谈开展分析探讨。结果:81.82%的退休专家愿意继续发挥作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健康状况、职称以及不同专业的高级职称退休专家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身体健康和良好相对身体一般及以下、医疗专业相对其他专业的退休专家更愿意继续发挥作用。结论:挖掘退休专家优质资源不仅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专家自身意愿,并就公立医院如何规范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以及进一步激活退休专家资源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退休返聘 退休专家 优质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
11
作者 丁明亮 李宏生 +5 位作者 杨忠慧 刘琨 尹健 李绍祥 唐耀 杨木军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76,共1页
云麦114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以高代品系2009Y1-510和云麦53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选择结合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兼具高产、优质、耐旱等... 云麦114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以高代品系2009Y1-510和云麦53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选择结合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兼具高产、优质、耐旱等多个优良性状,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2300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单倍体育种技术 高代品系 配制杂交组合 系谱选择 优良性状 优质弱筋小麦 快速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克春37号
12
作者 田超 邵立刚 +6 位作者 车京玉 马勇 张起昌 刘宁涛 王志坤 尹雪巍 代丽婷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克春37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选育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以沈15/龙00-0098的杂交后代为母本,以龙00-009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择,在2014年F6代选种圃中决选,品种代号为克春140446。该品种于2023年5月... 克春37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选育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以沈15/龙00-0098的杂交后代为母本,以龙00-009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择,在2014年F6代选种圃中决选,品种代号为克春140446。该品种于2023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30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优质中强筋小麦 克春37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果双季型红树莓新品种沈琳娜的选育
13
作者 刘镇东 代汉萍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2-1924,共3页
沈琳娜树莓是以Tulameen为母本、秋萍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大果双季型红树莓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锥形,红色,整齐度好,果肉糯质细腻,风味酸甜,具香气;平均单果质量6.0 g,最大单果质量13.0 g,果形指数1.3;果实含小核果130个。可溶性固... 沈琳娜树莓是以Tulameen为母本、秋萍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大果双季型红树莓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锥形,红色,整齐度好,果肉糯质细腻,风味酸甜,具香气;平均单果质量6.0 g,最大单果质量13.0 g,果形指数1.3;果实含小核果130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9.5%,总酸含量0.77%,维生素C含量1.2 mg·g^(-1);品质上,优质鲜果率超过75%。1年生茎和2年生茎均能开花结果,果实生育期28~32 d,在沈阳地区(123.4°E,41.8°N)夏果成熟期6月20日至7月30日,秋果成熟期8月10日至10月15日;每个伞房花序有花3~7朵。适宜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栽培,定植当年可开花结果,第2年可实现80%以上的经济产量,第3年即可丰产,每666.7 m^(2)产量达105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新品种 沈琳娜 优质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叶锈病小麦新品种—西农599
14
作者 杨明明 董剑 +4 位作者 高翔 赵万春 李晓燕 郑新 崔超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0,共1页
西农59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2101852-6为母本、西农188为父本杂交后代品系,再以俊达108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230009号。1农艺性状西农599属半冬性品种,生... 西农59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2101852-6为母本、西农188为父本杂交后代品系,再以俊达108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230009号。1农艺性状西农599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平均219.0 d,比对照小偃22晚1.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冬性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 系谱法选育 小麦新品种 小偃22 高产优质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泰丰优10350的选育
15
作者 冯慧 刘育生 +5 位作者 杨成明 魏守余 黄强 刘勇强 潘琳 吴孝波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130-132,共3页
高产、优质中籼中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泰丰优10350是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通过辐射诱变技术选育的优质恢复系辐恢10350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系谱法选育的优质籼稻不育系泰丰A组配而成。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产量... 高产、优质中籼中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泰丰优10350是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通过辐射诱变技术选育的优质恢复系辐恢10350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系谱法选育的优质籼稻不育系泰丰A组配而成。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米质优,2019-2021年参加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种联合体试验,202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222062,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介绍了泰丰优10350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泰丰优10350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对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16
作者 彭泽华 陈晓东 林碧珍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应对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价值。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ICU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应对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价值。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ICU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34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住院相关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进行或撤除呼吸机后48h内发生的肺炎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68.51±3.19)mmHg]和血氧饱和度[(95.51±3.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39±2.06)mmHg和(93.06±2.28)%],机械通气时间[(5.21±0.45)d]、NICU住院时间[(9.34±0.51)d]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0.00%(0/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3±0.76)d和(10.29±0.86)d和11.76%(4/34)],家属满意度评分[(91.61±2.28)分]明显高于照组[(80.58±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98,P=0.001;t=3.744,P=0.001;t=5.414,P=0.001;t=5.540,P=0.001;χ^(2)=4.250,P=0.001;t=23.803,P=0.001)。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对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显著,有助于优化患儿的血气相关指标,提升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优质护理管理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杂交晚稻古两优6915的选育及应用
17
作者 周鹏 郑菲艳 +5 位作者 洪永河 胡荣华 陈春霞 郑家团 林珊珊 涂诗航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2-47,共6页
古两优6915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两系不育系古S与自育恢复系福恢691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2021年参加华南稻区科企水稻联合体感光晚籼组试验,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17.8 d... 古两优6915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两系不育系古S与自育恢复系福恢691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2021年参加华南稻区科企水稻联合体感光晚籼组试验,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17.8 d,比对照吉丰优1002早熟0.8 d,平均产量7 707.90 kg·hm^(-2),比对照吉丰优1002增产2.58%;生产试验全生育期平均114.8 d,比对照吉丰优1002迟熟0.2 d,平均产量7 792.5 kg·hm^(-2),比对照吉丰优1002增产5.10%;中抗(MR)稻瘟病,米质达优质3级。2019-2023年5年平均制种产量达3 163.86kg·hm^(-2)。文章介绍了古两优691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旨在为古两优6915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古两优6915 抗病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多穗型小麦新品种川麦919的选育
18
作者 张浙峰 李俊 +7 位作者 万洪深 唐豪 王琴 杨凡 杨宁 李杨 杨武云 刘泽厚 《中国种业》 2025年第6期139-141,共3页
川麦91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选育的多穗型、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系谱为间26-30/川麦104//15PL7191。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6133.88kg,较对照川农32增产4.32%,增产点率81.25%;生产试验产... 川麦91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选育的多穗型、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系谱为间26-30/川麦104//15PL7191。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6133.88kg,较对照川农32增产4.32%,增产点率81.25%;生产试验产量6439.65kg,较对照川农32增产9.11%,增产点率100%;2年16点区域试验平均有效穗数367.58万穗,平均穗粒数44.48粒,平均千粒重45.91g;容重804g/L,粗蛋白质含量14.91%,湿面筋含量30.9%,面团稳定时间5min,降落数值212s,达四川省优质中筋小麦标准;中抗条锈病,中感-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2025年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240005。对川麦919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及种植农户提供参考,助力小麦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川麦919 多穗型 高产 抗病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型优质杂交稻宓乡优1902的选育与应用
19
作者 房贤涛 郑建华 +4 位作者 游晴如 王洪飞 董瑞霞 陈春霞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宓乡优1902是以香型优质抗病不育系宓乡A为母本,香型优质亲本福恢19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2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宓乡优190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 宓乡优1902是以香型优质抗病不育系宓乡A为母本,香型优质亲本福恢19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2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宓乡优190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宓乡优1902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永芳A的特征特性和高产繁殖技术
20
作者 叶宁 鲍兴禄 +3 位作者 杨德卫 叶新福 郑向华 程朝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永芳A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宜香1A为母本,与复交组合元丰B/泸香618B//泸香618B测交,经过多年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分蘖力强、配合力好、米质优、香味浓郁等特点,2023年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 永芳A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宜香1A为母本,与复交组合元丰B/泸香618B//泸香618B测交,经过多年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分蘖力强、配合力好、米质优、香味浓郁等特点,2023年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利用永芳A与恢复系东南恢517、马华粘等配制的杂交稻组合永芳优517、永芳优马华粘于202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三系不育系 优质 香稻 永芳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