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诱变改良大豆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培英 许德春 +2 位作者 郭玉虹 孟丽芬 赵晓南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了创造大豆新种质,近几年采用γ射线、热中子等核辐射,以及甲烷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 NaN3) 等化学诱变剂处理,经过多年的研究,选育出黑农41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45-23 % 、脂肪含量为18-8 % ;选育出903527 突变系为早熟、高蛋... 为了创造大豆新种质,近几年采用γ射线、热中子等核辐射,以及甲烷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 NaN3) 等化学诱变剂处理,经过多年的研究,选育出黑农41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45-23 % 、脂肪含量为18-8 % ;选育出903527 突变系为早熟、高蛋白(47-53 % ) 、高抗大豆病毒病及大豆灰斑病;同时筛选出一批高蛋白(49 % ~50 % ) 、高亚油酸(60 % 以上) 、低亚麻酸的优良突变系,为大豆基因库增添了新的优质资源,确定了有效的诱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诱变 大豆 优良品质育种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农艺和品质性状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太平 朱星陶 +3 位作者 王军 王尔明 徐元刚 阮矩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0,33,共5页
从贵州省大豆品种中随机抽取 1 44份进行脂肪氧化酶测定、豆奶加工试验和品质、农艺性状分析。结果发现了 3 3份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 (其中 2份育成品种 ) ,占鉴定总数的 2 2 .9%,包括缺失 Lox2、Lox3和Lox2、3类型 ,以缺失 Lox3类型较... 从贵州省大豆品种中随机抽取 1 44份进行脂肪氧化酶测定、豆奶加工试验和品质、农艺性状分析。结果发现了 3 3份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 (其中 2份育成品种 ) ,占鉴定总数的 2 2 .9%,包括缺失 Lox2、Lox3和Lox2、3类型 ,以缺失 Lox3类型较多。缺失脂氧酶地方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 ,其氨基酸成分及比例与正常品种相近 ,而缺失的育成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则高达 4 7%以上。利用强碱高温消除豆浆中的豆腥味后 ,正常品种豆浆中的氨基酸总量减少较多且部分氨基酸成分消失 ,缺失品种减少较少且氨基酸成份全部保留。Lox3缺失品种的脂氧酶活性与百粒重、株粒重负相关。脂氧酶缺失的育成品种有着较大的直接应用价值 ,而多数缺失的地方品种表现为重感病毒病和生育期太长的特点 ,需进行改良才能在生产上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 大豆 缺乏体 农艺性质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春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研究
3
作者 魏益民 席美丽 +4 位作者 胡新中 欧阳韶晖 张国权 高建元 王莹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对榆林地区“全国北方春小麦区试”1997~1998年两年度参试品种(系)品质性状的分析认为,年际之间的气候差异对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甚大;在该地区选育产量和品质性状均较稳定的新品种极为重要。在较好的气候条件下,榆林地区可以生产出质... 对榆林地区“全国北方春小麦区试”1997~1998年两年度参试品种(系)品质性状的分析认为,年际之间的气候差异对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甚大;在该地区选育产量和品质性状均较稳定的新品种极为重要。在较好的气候条件下,榆林地区可以生产出质量较高的小麦商品粮。榆林春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较高,但沉淀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籽粒品质 北部春麦区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流注入水稻幼穗组织改良稻米品质的效果
4
作者 叶阿宝 吴国泉 叶春根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孕穗期电子流注入早籼品种舟 90 3的幼穗组织 ,筛选出优良品质突变体舟 96 3,优良品质突变率 7.6 %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提高到 17.8% ,胶稠度缩短到 6 8mm。舟 96 3第 2代稳定 。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电子流 稻米品质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金兵 赵华仑 +1 位作者 孙洁波 丁犁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辣椒 维生素C 辣椒素 干物质 成熟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资源蛋白质含量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甄海 黄炽林 +4 位作者 陈奕 李满兰 刘雪贞 潘大建 张惠琼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20,共5页
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整粒稻米,共鉴定了19个野生稻种2028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探明了野生稻种间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发现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的野生稻种共233份,占115%,其中普通野生稻99份,占其总数的5... 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整粒稻米,共鉴定了19个野生稻种2028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探明了野生稻种间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发现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的野生稻种共233份,占115%,其中普通野生稻99份,占其总数的57%,药用野生稻87份,占其总数的837%,国外野生稻47份,占其总数的273%,可供水稻品质育种工作者选择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蛋白质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NA导入水稻选育高蛋白品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洪亚辉 萧浪涛 董延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蛋白质含量高为育种目标之一 ,采用浸胚法将高蛋白玉米马齿黄的总 DNA导入优质早籼稻 91- L 中 ,通过连续 6年的选择 ,从变异后代中选育出 DH早 1,DH早 5 ,DH早 6 ,DH早 8,DH早 9等 5个高蛋白稻新品系 .大田试验表明 ,这些品系能保持... 以蛋白质含量高为育种目标之一 ,采用浸胚法将高蛋白玉米马齿黄的总 DNA导入优质早籼稻 91- L 中 ,通过连续 6年的选择 ,从变异后代中选育出 DH早 1,DH早 5 ,DH早 6 ,DH早 8,DH早 9等 5个高蛋白稻新品系 .大田试验表明 ,这些品系能保持原受体较高的产量和抗性等优良性状 .米质分析表明 ,这些品系的绝大多数米质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或二级标准 ,平均蛋白质含量达到 13.6 5 % ,其中 DH早 9高达 14.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稻 蛋白质 外源DNA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豆腐产量微样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明军 钱虎君 +1 位作者 盖钧镒 宋启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80,共5页
选用 9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和 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 ,分析了不同微样品用量相对于常规小样品分析的精确性 ,探讨了单粒微样品豆腐产量分析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微样品用量大于或等于 2粒时可用于估计品种的干豆腐产量 ;单粒分析方... 选用 9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和 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 ,分析了不同微样品用量相对于常规小样品分析的精确性 ,探讨了单粒微样品豆腐产量分析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微样品用量大于或等于 2粒时可用于估计品种的干豆腐产量 ;单粒分析方法与常规小样品分析存在系统偏差 ,但适当增加重复次数仍具有相对比较价值 ,并可用于豆腐产量的遗传分析。应用微样品 1 / 1 0浆液分析对干豆腐产量进行估计时 ,样品用量宜在 6粒以上 ,微样品部分豆粉分析方法在样品用量大于 0 .2 0 g( 2 5g豆粉中抽取 )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腐 微样品分析 产量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花生脂肪酸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禹山林 TGIsleib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7,共4页
F4 3 5作高油酸亲本与 1 2个美国大花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并以大花生为轮回亲本回交 3次。结果表明 ,花生高油酸 ( 80 %左右 )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 ( ol1 ol1 ol2 ol2 )控制。在美国大花生种质资源中 ,两对显、隐性基因杂合 ( Ol1 Ol1 o... F4 3 5作高油酸亲本与 1 2个美国大花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并以大花生为轮回亲本回交 3次。结果表明 ,花生高油酸 ( 80 %左右 )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 ( ol1 ol1 ol2 ol2 )控制。在美国大花生种质资源中 ,两对显、隐性基因杂合 ( Ol1 Ol1 ol2 ol2 和 ol1 ol1 Ol2 Ol2 )的种质普遍存在 ,而隐性纯合形式的种质很少。F2 和回交后自交 BCn+ 1S1 代群体出现 3 (正常油酸含量 )∶ 1 (高油酸含量 )的分离比例。两对隐性基因除控制高油酸性状外 ,对其它农艺性状无影响。花生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的总和占整个花生脂肪酸的 9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遗传 优良品质育种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低酚棉新品种选育进展与分析
10
作者 周安定 樊云茜 尚双爱 《山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24-27,共4页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八五”至“九五”期间山西选育出的3 个短季低酚棉新品种的选育进行了回顾,分析指出了低酚棉高产性和早熟性选育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低酚棉 选育 山西省 棉花 优良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