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被引量:
30
1
作者
阚福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力量训练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介绍了对优秀铅球运动员进行的系统、全面的训练,包括一般力量的训练手段、采用的器械、练习安排及注意事项,专门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及安排,一周力量的综合训练安排等。
关键词
优秀铅球运动员
力量训练
一般力量
专门力量
专项力量
综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高校优秀铅球运动员体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富君
徐绪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3-95,共3页
高校优秀铅球运动员存在着共同的体型特征 ,运动成绩越好 ,男子中胚叶成份分值越高 ,女子内胚叶成份分值为最高。中胚叶成份与内胚叶成份分值越接近者运动成绩越好。
关键词
高校
优秀铅球运动员
体型
男子
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平
屈胜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69,共3页
本文对黄志红等国家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理论分析表明,左脚着地后的制动是左腿用力充分快速蹬仲的基础;力梯度、垂直冲量与投掷效果是高度相关;身体左侧的转动与鞭打是提高投掷远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左侧支撑用力
制动
蹬伸
技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伦敦奥运周期的参赛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华锋
翟廉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对美国《田径新闻》杂志公布的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多年参加比赛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在伦敦奥运周期中优秀运动员的年度成绩呈现出波浪型的变化,且年度最好成绩均出现在赛季的中后期;大赛年都高频参赛;年度间隔时间分...
对美国《田径新闻》杂志公布的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多年参加比赛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在伦敦奥运周期中优秀运动员的年度成绩呈现出波浪型的变化,且年度最好成绩均出现在赛季的中后期;大赛年都高频参赛;年度间隔时间分为4~5个月或8.0~8.5个月两种。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年度训练与比赛的周期安排应依据其所处的“运动生涯年龄”来具体安排,以双周期或多周期为主;大赛前休息1~2周,平均参赛13.8次,大赛后3~5天就参加1场比赛,平均参赛4.8次;最好成绩的出现时间6月份与世界大赛的比赛时间8月份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选拔机制的不同、短期内集中多次参赛、年度参赛目标的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竞技状态
参赛特征
优秀
男子
铅球
运动员
伦敦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隋新梅、黄志红的技术特征
被引量:
23
5
作者
魏星
李祖林
阚福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5-10,47,共7页
我国优秀女子铝球运动员隋新梅、黄志红1990年分别投出了21.66米和21.52米的优异成绩,名列当年世界最好成绩第一、二位。本文对她们创造上述成绩的投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文章还对铅球投掷技术中的过渡步等阶段的动作...
我国优秀女子铝球运动员隋新梅、黄志红1990年分别投出了21.66米和21.52米的优异成绩,名列当年世界最好成绩第一、二位。本文对她们创造上述成绩的投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文章还对铅球投掷技术中的过渡步等阶段的动作要领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用力阶段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投掷技术
最好成绩
铅球
项目
优秀
运动员
左脚
过渡
出手速度
滑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
被引量:
10
6
作者
吴延禧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10,4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几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准备参加第11届亚运会期间的投掷技术测定、三维摄影测量、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进行了技术诊断,指出了其技术上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最后用力
最佳出手角度
运动
成绩
投掷技术
优秀
运动员
铅球
出手角度
过渡时间
出手速度
铅球
出手初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铅球训练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
5
7
作者
何增生
肖林鹏
崔允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优秀铅球运动员
铅球
训练
教练员
几个问题
铅球
项目
力量素质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训练过程
大
运动
量训练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铅球投掷技术的动力学诊断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延禧
何志坚
+2 位作者
孙涛
张一平
郭松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6-77,82,共13页
本研究采用三个多维测力平台和三维摄影测量方法对我国四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投掷全过程的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同步测试。本文仅对未曾进行过动力学研究的滑步和过渡阶段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动力学特点的分析,并探索了动力...
本研究采用三个多维测力平台和三维摄影测量方法对我国四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投掷全过程的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同步测试。本文仅对未曾进行过动力学研究的滑步和过渡阶段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动力学特点的分析,并探索了动力学诊断的途径,从中寻找出了其关键技术和所需的主要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诊断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过渡阶段
膝关节
最大加速度
支撑腿
小腿
摆动腿
水平冲量
蹬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子铅球亚洲纪录创造者李梅素的训练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增生
杨瑞昌
《体育科学》
1988年第3期22-24,94,共4页
李梅素是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之一,她多次刷新亚洲纪录,并曾获得第23届奥运会第五名和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七名,在1987年中,年已28岁的李梅素多次突破亚洲纪录。今年四月又创造了21.76米的好成绩,相当于去年世界第二位。本文重点...
李梅素是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之一,她多次刷新亚洲纪录,并曾获得第23届奥运会第五名和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七名,在1987年中,年已28岁的李梅素多次突破亚洲纪录。今年四月又创造了21.76米的好成绩,相当于去年世界第二位。本文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李梅素1987年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世界田径锦标赛
科学训练
亚洲
成绩提高
严格训练
全运会
奥运会
教练员
训练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被引量:
30
1
作者
阚福林
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力量训练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介绍了对优秀铅球运动员进行的系统、全面的训练,包括一般力量的训练手段、采用的器械、练习安排及注意事项,专门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及安排,一周力量的综合训练安排等。
关键词
优秀铅球运动员
力量训练
一般力量
专门力量
专项力量
综合训练
Keywords
topnotch shot putter,strength training,general strength,specialized strength,special strength,comprehensive training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高校优秀铅球运动员体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富君
徐绪友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3-95,共3页
文摘
高校优秀铅球运动员存在着共同的体型特征 ,运动成绩越好 ,男子中胚叶成份分值越高 ,女子内胚叶成份分值为最高。中胚叶成份与内胚叶成份分值越接近者运动成绩越好。
关键词
高校
优秀铅球运动员
体型
男子
女子
Keywords
collegiate schools
elite shotput athletes
somototype
men
women
分类号
G804.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平
屈胜国
机构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69,共3页
文摘
本文对黄志红等国家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理论分析表明,左脚着地后的制动是左腿用力充分快速蹬仲的基础;力梯度、垂直冲量与投掷效果是高度相关;身体左侧的转动与鞭打是提高投掷远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左侧支撑用力
制动
蹬伸
技术效果
Keywords
Elite women shot put athlete
Prop up and exert of left body
Brake
Thrust
technique effect
分类号
G8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伦敦奥运周期的参赛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华锋
翟廉芬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
中山市实验中学体育组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文摘
对美国《田径新闻》杂志公布的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多年参加比赛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在伦敦奥运周期中优秀运动员的年度成绩呈现出波浪型的变化,且年度最好成绩均出现在赛季的中后期;大赛年都高频参赛;年度间隔时间分为4~5个月或8.0~8.5个月两种。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年度训练与比赛的周期安排应依据其所处的“运动生涯年龄”来具体安排,以双周期或多周期为主;大赛前休息1~2周,平均参赛13.8次,大赛后3~5天就参加1场比赛,平均参赛4.8次;最好成绩的出现时间6月份与世界大赛的比赛时间8月份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选拔机制的不同、短期内集中多次参赛、年度参赛目标的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竞技状态
参赛特征
优秀
男子
铅球
运动员
伦敦奥运会
Keywords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
competition cond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me participation
excellent male shot-putter
London Olympic Games
分类号
G82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隋新梅、黄志红的技术特征
被引量:
23
5
作者
魏星
李祖林
阚福林
机构
国家体委科研所
国家田径队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5-10,47,共7页
文摘
我国优秀女子铝球运动员隋新梅、黄志红1990年分别投出了21.66米和21.52米的优异成绩,名列当年世界最好成绩第一、二位。本文对她们创造上述成绩的投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文章还对铅球投掷技术中的过渡步等阶段的动作要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最后用力阶段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投掷技术
最好成绩
铅球
项目
优秀
运动员
左脚
过渡
出手速度
滑步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
被引量:
10
6
作者
吴延禧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10,47,共11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我国几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准备参加第11届亚运会期间的投掷技术测定、三维摄影测量、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进行了技术诊断,指出了其技术上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最后用力
最佳出手角度
运动
成绩
投掷技术
优秀
运动员
铅球
出手角度
过渡时间
出手速度
铅球
出手初速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铅球训练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
5
7
作者
何增生
肖林鹏
崔允龙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优秀铅球运动员
铅球
训练
教练员
几个问题
铅球
项目
力量素质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训练过程
大
运动
量训练
训练方法
分类号
G82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铅球投掷技术的动力学诊断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延禧
何志坚
孙涛
张一平
郭松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6-77,82,共13页
文摘
本研究采用三个多维测力平台和三维摄影测量方法对我国四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投掷全过程的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同步测试。本文仅对未曾进行过动力学研究的滑步和过渡阶段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动力学特点的分析,并探索了动力学诊断的途径,从中寻找出了其关键技术和所需的主要素质。
关键词
动力学诊断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过渡阶段
膝关节
最大加速度
支撑腿
小腿
摆动腿
水平冲量
蹬伸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子铅球亚洲纪录创造者李梅素的训练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增生
杨瑞昌
机构
河北田径队
河北体科所
出处
《体育科学》
1988年第3期22-24,94,共4页
文摘
李梅素是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之一,她多次刷新亚洲纪录,并曾获得第23届奥运会第五名和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七名,在1987年中,年已28岁的李梅素多次突破亚洲纪录。今年四月又创造了21.76米的好成绩,相当于去年世界第二位。本文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李梅素1987年的训练。
关键词
优秀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世界田径锦标赛
科学训练
亚洲
成绩提高
严格训练
全运会
奥运会
教练员
训练安排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阚福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高校优秀铅球运动员体型特征分析
徐富君
徐绪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效果分析
王平
屈胜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伦敦奥运周期的参赛特征
周华锋
翟廉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隋新梅、黄志红的技术特征
魏星
李祖林
阚福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
吴延禧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铅球训练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何增生
肖林鹏
崔允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铅球投掷技术的动力学诊断
吴延禧
何志坚
孙涛
张一平
郭松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女子铅球亚洲纪录创造者李梅素的训练
何增生
杨瑞昌
《体育科学》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