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优秀男子50km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剑杰 李继东 +2 位作者 张会强 朱恩龙 曹春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0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影片拍摄等方法,对2016年奥运会选拔赛男子50 km竞走决赛前4名运动员的一个复步动作进行技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名运动员两个单步的步长较为一致,技术风格应向"大步低频"的方向转变;支撑腿在着地瞬间...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影片拍摄等方法,对2016年奥运会选拔赛男子50 km竞走决赛前4名运动员的一个复步动作进行技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名运动员两个单步的步长较为一致,技术风格应向"大步低频"的方向转变;支撑腿在着地瞬间和垂直支撑瞬间,膝关节角度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差异不大,在离地瞬间也能够保持很好蹬伸状态,单腿支撑的时间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也十分接近;与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相比,4名运动员的着地角差别不大,但在蹬地角方面差距明显,大小臂夹角和大腿夹角也需要改善;此外,4名运动员肘关节和膝关节的移动速度比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略快,应在今后的训练中对步长进行合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运动员 50 km竞走 运动学分析 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躯干肌力特征及与静态平衡能力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闫红光 王艳玲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
运用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和METITUR平衡测力台进行平衡测试,分别对国家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进行30°/s、180°/s速度下躯干的屈伸和30°/s下的躯干扭转力量的等动测试以及5种姿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并... 运用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和METITUR平衡测力台进行平衡测试,分别对国家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进行30°/s、180°/s速度下躯干的屈伸和30°/s下的躯干扭转力量的等动测试以及5种姿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并对躯干的屈伸肌力、平衡指标及躯干的屈伸肌力与平衡指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躯干伸肌群的工作特点与运动员平衡能力间的关系,为运动员日常的肌肉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优秀男子运动员 躯干肌力 静态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运动学因子及其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英梅 吕乙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起跳效果历来是专家、学者及教练员关注的焦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就已进入了起跳。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 ,通过因子分析 ,探讨整个起跳过程内部诸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背... 起跳效果历来是专家、学者及教练员关注的焦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就已进入了起跳。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 ,通过因子分析 ,探讨整个起跳过程内部诸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运动学特征可以用 4个因子来表示 ,并通过回归方程的分析 ,指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要提高起跳效果 ,须增大蹬伸距离 ,提高蹬伸幅度 ,提高摆动腿平均摆动角速度 ,加大摆动力度和调整摆动腿制动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优秀男子运动员 起跳过程 起跳效果 运动学因子分析 蹬伸距离 蹬伸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优秀400米跑运动员分段距离与速度分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戴名辉 萧文革 龙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8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400米运动员郭钟泽在天津全运会中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段计时,分析其分段距离与各分段速度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速度分配上的差异。研究得出我国男子优秀400米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差异...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400米运动员郭钟泽在天津全运会中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段计时,分析其分段距离与各分段速度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速度分配上的差异。研究得出我国男子优秀400米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差异主要在T3分段,突破T3分段,将会拉近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的差距。通过郭钟泽的个案研究,从实践上验证了男子优秀400米运动员分段距离与分段成绩、前后200米差值及总步数与步长特点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提高绝对速度是400米跑运动员的首要任务,加强速度耐力训练是400米跑运动员的基础,优化技术结构是400米跑运动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优秀男子运动员 400米跑 分段距离 速度分配 郭钟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兵 陈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5个因子构成,其中力量因子和耐力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较大,速度快,耐力突出,反应灵敏,柔韧性很好等特点。3)根据各素质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 优秀男子运动员 身体素质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技术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小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1,共6页
本研究主要运用Dartfish 5.5软件以25帧/s速度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范德伯格等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多届比赛的技术解析,分析不同竞技阶段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其结论如下:(1)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 本研究主要运用Dartfish 5.5软件以25帧/s速度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范德伯格等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多届比赛的技术解析,分析不同竞技阶段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其结论如下:(1)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2)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技术表现出:身体位置高平,躯干、腰部与手腿动作配合协调;窄收腿、快收腿,窄蹬腿的腿部技术特点;宽划水、深划水的手臂技术的特点。(3)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进时的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谷双峰",运动员划手与蹬腿是产生推进力的两个主要动作,单个动作周期内最大速度产生在手臂内划阶段,但蹬腿的推进力冲量对速度的贡献要大于划手的推进力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运动员 100m蛙泳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力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季东 龙跃玉 刘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6,共5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力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起跳腿踏跳过程中所受的垂直冲击力可达本人体重的5.77~7.24倍,踏跳时间为0.150~0.172 s;起跳腿肌肉反应特性值为35.72~43.61,并且与起跳过程...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力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起跳腿踏跳过程中所受的垂直冲击力可达本人体重的5.77~7.24倍,踏跳时间为0.150~0.172 s;起跳腿肌肉反应特性值为35.72~43.61,并且与起跳过程中垂直速度变化值呈高度正相关;起跳过程中膝关节和髋关节肌肉的退让收缩力量水平均对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的起跳力量较弱,部分运动员的起跳技术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 起跳力量 起跳腿 踏跳 退让 收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成万祥 林溪 于善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1,共4页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中不同高度跳次间,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腿支撑过程质心水平速度、质心高度、蹬伸阶段质心前移水平距离、膝关节角度等方面均存...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中不同高度跳次间,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腿支撑过程质心水平速度、质心高度、蹬伸阶段质心前移水平距离、膝关节角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认为:质心水平速度的降低,是运动员试跳失败的制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 助跑 最后一步 不同高度 摆动腿 支撑技术 运动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鲍善军 龙跃玉 王德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国际拳联新规则下我国与国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外运动员前后手直拳、前后手摆拳使用次数远多于我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的迎击战术运用次数均高于我...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国际拳联新规则下我国与国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外运动员前后手直拳、前后手摆拳使用次数远多于我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的迎击战术运用次数均高于我国运动员,中小级别差距较为明显;国外运动员运用后仰、躲闪防守反击战术远高于我国运动员,运用后撤步、格挡防守反击战术低于我国运动员。据此提出我国拳击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 制胜因素 中外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月亮 吴瑛 张庆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0,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体能构成指标进行专家筛选并确定20项敏感指标。对26名男子健将级运动员进行指标测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层逐步回归统计筛选出8项代表性指标,并通过灰...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体能构成指标进行专家筛选并确定20项敏感指标。对26名男子健将级运动员进行指标测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层逐步回归统计筛选出8项代表性指标,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最终建立反映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 专项体能 体能模型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7届奥运会男子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何琼 张雨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1,124,共3页
通过对世界上 4名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发球技术统计和分析 ,寻找他们发球的技术特点与规律 ,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第27届奥运会 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发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凤龙 姜立嘉 董德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6,94,共5页
运用测试、比较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3个方面对我国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的体能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与国外优秀划艇运动员相差不大;2)相对平均功率与功率下降率明... 运用测试、比较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3个方面对我国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的体能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与国外优秀划艇运动员相差不大;2)相对平均功率与功率下降率明显低于国外优秀划艇运动员;3)力量训练中不同力量指标呈非均衡化特征,且身体不同部位的肌力呈左右非对称性。结论:在身体机能训练中优先改善运动员的功率下降率,即保持长时间、高功率的能力是关键;力量训练重在全面和稳定,同时还应关注身体不同部位的肌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 体能训练 无氧训练 有氧训练 力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7
13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优势环节;实践训练中两个年龄组应加强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等薄弱环节的训练,11岁组还应提高腰腹力量的训练质量;2)训练内容安排方面,11岁组和12岁组应分别注重上肢拉引、快速屈伸与推撑力量,以及上肢支撑、推撑和快速拉引力量的训练;3)下一阶段11岁组应重点提高躯干力量和下肢爆发力训练质量,12岁组应进一步加强下肢爆发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力量素质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高校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春虎 朱旭红 彭湃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运动学分析 身体重心 关键技术 蹬地角 我国高校 水平速度 研究对象 相关分析 垂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特征与评价标准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亮 朱瑞琪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2-95,共4页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方法,对我国现役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总体等级分布处于中等水平,有偏下趋势;(2)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结构分布不同于其它男子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方法,对我国现役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总体等级分布处于中等水平,有偏下趋势;(2)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结构分布不同于其它男子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智力测验成绩主要取决于单元C、单元A和单元E的原始得分。依据全样本测验成绩与各个单元原始得分建立回归方程以及智力评价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 智力结构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参赛1000m项目战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柯世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5-97,共3页
通过对 1 995年世界锦标赛和第 7、8届全国运动会获胜皮划艇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 ,发现中外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参加 1 0 0 0 m项目比赛时的战术特点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赛的差异。研究过程中发现 ,世锦赛上男子皮艇 5 0 0 m... 通过对 1 995年世界锦标赛和第 7、8届全国运动会获胜皮划艇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 ,发现中外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参加 1 0 0 0 m项目比赛时的战术特点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赛的差异。研究过程中发现 ,世锦赛上男子皮艇 5 0 0 m项目的战术特点较相似 ,其前后半程成绩非常接近 ,比赛速度、战术不是关键 ,而 1 0 0 0 m比赛项目很大程度上靠战术取胜 ,但在我国比赛中5 0 0 m和 1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艇运动 优秀男子运动员 1000m项目 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炜 韩海涛 叶国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6-44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国家赛艇集训队26名男子公开级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经指标初选、专家调查和多因素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统计筛选出7项有效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指标,运用灰...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国家赛艇集训队26名男子公开级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经指标初选、专家调查和多因素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统计筛选出7项有效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 专项体能 体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曰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3,共7页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态;潮流动作及连接较为突出,出现了新的连接形式、连接方式;形成了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必备或首选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体操动作发展 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 新奥运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男子跳马优秀运动员两跳动作组合的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元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资料等,梳理当今世界男子跳马运动员的动作选择趋向及变化规律,对男子跳马优秀运动员两跳动作组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2013版FIG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于跳马项目的调整较大,动作价值普遍贬值1.0分,在此基础上对...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资料等,梳理当今世界男子跳马运动员的动作选择趋向及变化规律,对男子跳马优秀运动员两跳动作组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2013版FIG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于跳马项目的调整较大,动作价值普遍贬值1.0分,在此基础上对踺子上板类动作进行升值,意在倡导此类动作的发展;(2)国外运动员善于采用"前手翻"接"空翻两周"动作,我国运动员倾向于采用"多度转体"类动作,踺子上板类动作的使用频率较低;(3)"前手翻类"与"侧手翻类"组合仍为当今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首选,两次世锦赛运动员共使用了3种动作组合形式,空翻类动作的使用比重依然较高,3次大赛两跳难度价值组合共出现8种形式,拥有绝对难度价值组合仍是夺冠的基础;(4)不断提高落地稳定性的同时,结合运动员特点开发新难度动作,尤其是6.0以上难度动作,采用最佳"两跳组合"方式是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马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男子跳马 世界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 两跳动作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玉堂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5,共3页
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当今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专项和竞技能力归属阶段的年龄结构特征,旨在为男子田径项目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世界级男子优秀田径运动员 年龄特征 亚类项群 亚类分组项目 竞技能力归属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